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誰家都有霧霾的痛

誰家都有霧霾的痛

誰家都有霧霾的痛


倫敦空氣污染依然嚴峻

去年,倫敦市長薩迪克·汗宣布:「現在這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政府有最後一次機會做對的事情。」

薩迪克·汗提到的這個「生死攸關的問題」,其實是倫敦的空氣污染。他並沒有誇大這一問題的嚴重性。

誰家都有霧霾的痛

根據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的說法,倫敦每年平均有大約9500人死於空氣污染。 由薩迪克·汗委託進行的另一項研究發現,該市有800多所教育機構里的學生接觸的二氧化氮水平超出了歐盟的法定限制。 英國議會議員甚至將其稱為國家衛生突發事件。

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報告稱,英國每年約有40000人死於室外空氣污染,並將空氣污染與癌症、哮喘、中風和心臟病,糖尿病和肥胖聯繫起來。 兒童和較貧窮的社區往往面臨空氣污染危險的風險更大。

空氣污染對於倫敦來說早就不是什麼新問題了。作為世界上最早開啟工業革命的國家的首都,倫敦的霧霾可謂歷史悠久。在十九世紀末,倫敦年均霧霾天數已經達到六十天左右。

在此期間,倫敦治理空氣污染的努力不可謂不多。從1847年到1926年,《都市改善法》、《鹼製造業控制法》、《環境衛生法》、《制鹼等事業控制法》、《公共衛生(煙害防治)法》相繼頒布,試圖控制煤煙排放。與此同時,倫敦也在城市規划上下了功夫,控制城市無序擴張,並提高了城市綠化率。

然而這些措施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倫敦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煤煙依舊困擾著倫敦。直到1952年12月5日,大禍釀成,當時倫敦還依靠廉價煤炭發電為家庭供暖。 寒冷而無風的天氣,在城市上空形成了一層厚厚的霧霾,使能見度降低到十多厘米。四天後,霧霾造成4000人死亡,之後幾個月內因併發症導致8000多人死亡。 研究表明,這一不幸事件中倖存的兒童可能在晚年患上哮喘。 這可能是現代英國歷史上最大的環境災難。

在這之後,英國政府才痛定思痛,於1956年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該法案明確規定,在城市裡設無煙區,只能燃燒無煙燃料;發電廠和重工業設施都必須關閉,遷往市郊;為居民家庭提供補貼,改造城市居民傳統煤炭爐灶,讓他們用上更清潔的燃料,如天然氣。

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隨著英國傳統工業的衰落,工業污染源遠離倫敦,人們認為問題已經解決了。


老革命遇到新問題

然而最近幾年,倫敦空氣又遇到了新問題。這次的污染源主要是交通工具。

根據倫敦皇家學會環境物理學家的說法,交通工具帶來了兩種最緊迫和最危險的污染物:可吸入顆粒物和二氧化氮。前者包括發動機的碳排放、發動機磨損和制動中的少量金屬和橡膠顆粒,以及路面顆粒。

自2010年以來,英國二氧化氮每年都會超標。2017年1月23日,倫敦空氣質量指數高達197,而當天北京也就才190而已(笑。

誰家都有霧霾的痛

其實因為交通工具造成污染,這在現代化大城市也屢見不鮮了。由於發達國家去工業化,重污染的傳統工業大多搬出了市區,城市空氣污染就主要是由交通工具的排放造成的了。

1952 年和1955 年洛杉磯先後發生了兩次嚴重的「光化學煙霧」事件,每次都造成數百名65 歲以上老人因呼吸系統衰竭而死亡。事後查清光化學煙霧的罪魁禍首是汽車尾氣中的未燃燒碳氫化合物與二氧化氮排放進大氣,在紫外線照射下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光化學煙霧。於是監管機構要求減少發動機曲軸箱的未燃燒碳氫化合物排放。

最初的方案是改裝曲軸箱設備,讓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重新燃燒。但是由於汽車廠商的阻撓,稱改裝設備造成了發動機損壞,這一方案最終被擱置。

後來又引入了催化轉化器,但是這次車製造商依然堅決抵制其引入,起初他們說不可能做到這一點,說這項技術不可行,其成本非常高。

但是,催化轉化器還是被強制推行了下去。這和環境問題終於在美國得到了重視有關。1970年,《清潔空氣法》修正案出台,它規定了由聯邦政府制定空氣質量標準,列出空氣污染物質名單,制定了車輛的認證、檢測、減排配件應用等多項制度,而且聯邦環境保護署也應運而生了。

另外提一下,美國開始對德國施加壓力的大眾尾氣門事件,也是以這部法律作為依據的。用的好的話,法律總是能成為令人驚嘆的武器。

然而洛杉磯的空氣污染也不是徹底根治了。今年6月19日到9月13日,該地區臭氧污染水平連續87天處於高位。這很有洛杉磯特色——主要由尾氣排放造成,污染嚴重的時候是夏天。

順便說一下,對於倫敦來說,冬天污染更嚴重些,那是因為除了汽車尾氣,輪動空氣還有一個重要的污染源——燃燒木炭的爐子。這些燒木炭的火爐被認為製造了倫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可吸入顆粒物。

全英國共有超過一百萬個家庭使用燃燒木炭的火爐,每年還有17.5萬台這樣的火爐在投入使用,一方面這種火爐取暖確實更省錢,另一方面人們覺得燒木炭是一種綠色清潔的取暖方式。想像一下,寒冷的冬日,外面大雪深數尺,你的大房子里壁爐燒得正旺,燃燒的木柴噼噼啪啪作響,映得你滿臉通紅,這是多麼小清新的景象啊——然而這一點也不環保。

英國甚至準備立法禁止火爐燃燒濕木頭,因其熱值更低、效率低且產生更多顆粒物。這會減少18%的木柴燃燒,避免其產生的8000噸可吸入顆粒物進入空氣。


最嚴重的印度

要說什麼國家空氣污染最嚴重,恐怕印度在這一問題上是最具競爭力的。全世界PM2.5污染最嚴重的十座城市裡,有九座都在印度。

印度首都新德里就排在這個榜單的第六位。去年年底這座城市面臨嚴重的空氣質量危機,導致航班取消、交通事故、學校關閉並引發了抗議活動。一位部長甚至稱新德里是「毒氣室」。新德里宣布這次霧霾引發了一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那段時間新德里還鬧出了一個段子似的真實新聞——原本打算出動直升機洒水驅散霧霾,卻沒想到霧霾太大,能見度太低,直升機飛行員表示要等霧霾散了才肯出動。另外由於是首都,新德里附近有大量的禁飛區,低效率的各部門內部溝通又花了很長的時間。等到一切問題都解決,霧霾已經自己散了。

當然,哪怕直升機成功起飛灑了水,對於新德里的霧霾也不過是揚湯止沸而已。2015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新德里空氣中的顆粒物有52%時汽車尾氣和揚塵,施工現場揚塵也是顆粒物的重要做成部分。

霧霾發生前一周,與新德里接壤的各邦進行了大規模的秸稈焚燒,加上一周後的無風天氣,共同造成了印度北方部分地區空氣污染水平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日常標準30倍以上。

這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印度城市的許多顆粒物來自農村地區。 2015年,約有110萬印度農村人因空氣污染而死亡,占因空氣污染而死亡的印度人總數的75%。

誰家都有霧霾的痛

印度三分之二的人口仍居住在城市之外,其中80%的家庭依靠燃燒木材和糞便等進行烹飪和取暖。燃燒秸稈在印度農村也很普遍。農村裡燃燒生物質產生的煙霧擴散到印度的等主要城市,在那裡與汽車尾氣、工廠排放廢氣和建築揚塵混合在一起。家用爐灶在印度造成25%的戶外污染。

當然,這樣的爐灶也會在室內造成污染,這對兒童尤其危險。最新報告發現,印度的母親更有可能在使用木材或糞便作為烹飪燃料的家庭中生出體重不足的嬰兒,而兒童更容易患上哮喘並感染結核病。

印度當然也有反污染的法律,但執法不力,跨區域協調也很難做到,所以主要城市可以在其境內禁止像磚窯這樣的污染源,卻不能阻止廢氣從其他地方擴散過來。控制這種污染需要在一個地理區域內跨越城市進行協調,但印度的農村政治家和城市政治家有著截然不同的選區,訴求完全不同,因此城市居民難以說服農民使用污染較少的做法,農村居民也難以要求城市居民少開車。


我們沒什麼特殊的

最後我們來說說中國的情況吧。

其實也並沒有什麼特殊情況,不過是過去老牌工業國家的英國和現在混亂印度的中間形態。最大的排放大戶無非是工業污染源排放和機動車尾氣排放,而生活中的散煤燃燒以及農村秸稈燃燒起著幫凶的作用。

如果考察各種因素對霧霾的影響,你會發現,人口密度不是霧霾的決定性因素,更具決定性影響的是工業和交通工具。傳統工業是加劇霧霾污染的關鍵經濟因素,如果能早日實現產業升級,對於空氣污染的改善是具有很大幫助的。汽車數量越多,造成的污染也越嚴重。

在城市裡建設綠地目前對提高空氣質量作用微弱,這可能是因為當前人均綠地面積不達標,城市綠地管理和維護不到位等問題有關,綠地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一個好消息是,一般來說環境質量和經濟發展符合「庫茲涅茨曲線」關係,即已開始隨著經濟增長,環境質量越來越差,等到拐點出現後,環境質量會隨著經濟增長而越來越好。這是由於在經濟發展初期,人們更多地注重經濟發展,為此會犧牲環境質量造成環境質量下滑。等到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受教育程度提高,環保意識增強,向產業鏈的更高層次攀登,就會有意改善環境,淘汰落後產能,為環保犧牲一部分經濟利益。

誰家都有霧霾的痛

當然,這個拐點也不是等來盼來的,需要所有人都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需要為此犧牲一部分經濟利益,承擔更多成本並補貼較為貧困的居民,需要先進地區和落後地區協調發展。如果不能照顧到各方利益而盲目一刀切的話,就會造成去年「煤改氣」時候發生的事情:「煤改氣」對於改善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費是有好處的,但是不少民眾不捨得用天然氣,造成了糟糕的後果。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實現起來還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你學環境科學越發深入,可能你會越發失望——這是一門什麼都要學,什麼也學不精的學科,像個亂七八糟的大雜燴,很多事情還因為牽扯到事社會問題而無能為力。甚至手裡有沒有技術都不是你人生能否登上頂峰的決定性因素,因為這個行業的走向根本不以從業者的期望為轉移。

不瞞各位,我和老油條同志都是從這個行當里出來的逃兵。所以最後說一個老油條經常掛在嘴邊的梗吧:

他有一個大學同學,因為色弱無法做化學實驗而被學院勸退調劑到了信工學院。六年後,噹噹年一起報道的老朋友們聚餐的時候,大家赫然發現,他是唯一一個月薪過2萬的。其實這麼說都有點埋汰他了,因為剩下仍然在本行業的同學年薪很少有超過8千的。

一個來自上海的真實故事。

所以準備投身這個行業的各位讀者,也許可以考慮一下早早脫身,代碼擼起來。


本回完

作者寫於2018-11-1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激光讓俄羅斯隊出局?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