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英國脫歐草案引政壇地震!倫敦金融中心地位能穩多久?

英國脫歐草案引政壇地震!倫敦金融中心地位能穩多久?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註:魯曉芙看歐洲合作請聯繫微信:Xiaofu_Lu

11月13日,英國與歐盟就「脫歐」達成了585頁的「脫歐協議」文件草案。14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召開了緊急內閣會議,會議長達五個小時,最終以內閣支持「初步脫歐協議」而告終。

財經作家魯曉芙應英國《華聞周刊》邀請,對於英國脫歐最新形勢和倫敦金融中心地位問題,做了評論。

但是今早英國脫歐事務大臣多米尼克·拉布(下圖)和就業和退休保障大臣艾斯特·麥克維相繼宣布辭職,就連梅姨自己的首相地位都「搖搖欲墜」,加上協議草案需要在英國議會獲得通過,這些都為「初步脫歐協議」在英國議會通過帶來變數。

根據協議內容,英國和歐盟已達成脫歐初步協議,這將使倫敦這個龐大的金融中心在脫歐後能達到進入歐盟市場的基本水平。該協議將基於歐盟現有的金融市場准入制度,即等同性,歐盟官員一直認為這是對英國的最佳安排。

該協議草案一出,英國財長哈蒙德呼籲商界人士支持首相。

作為英國出口和稅收收入的最大來源,英國的金融服務業一直在努力尋找一種方法來保持現有的貿易流量。許多頂級銀行家擔心英國「脫歐」將慢慢削弱倫敦的金融地位,而全球國際性大銀行已經在英國退出歐盟之前重組了一些業務。

倫敦是否會因為英國「脫歐」而造成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不保?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倫敦到底有多牛?

歐洲的經濟結構分工可以說成:德國提供技術,法國提供奢侈品,英國提供資金。

任何一方妄想取代另一方,都是徒勞的。至少短期之內是徒勞的。

英國作為世界第二、歐洲第一金融中心,遠遠地拋離了歐洲大陸的同行們,碾壓德國法蘭克福、法國巴黎、瑞士蘇黎士。

我們把倫敦和法蘭克福、巴黎做一個直觀的對比:

從銀行數量來看:倫敦有超過500家本土銀行和外國銀行機構,法蘭克福有336家,巴黎200多家:

從股票交易所來看:倫敦交易所是歐洲市值最高的交易所,也是最國際化的;法蘭克福交易所歐洲第三;而巴黎,只是歐洲排第二的泛歐交易所的一部分,巴黎同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馬德里、里斯本等共同組成了泛歐交易所。

從保險行業來看:英國是歐洲保險行業的絕對中心,擁有歷史悠久的保險交易所勞合社(Lloyd"s)。中國的保險公司齊聚倫敦,其中平安保險、中國人壽、泰康人壽等,已經在倫敦買下多個地標性大樓。

從名字也可以看出端倪,倫敦有金融城,法蘭克福有金融區,巴黎沒有以金融命名的地區。

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倫敦具有對面歐洲大陸所沒有的優勢:

一個是法律體系。英國採用英美法系慣例法,依據以往判決慣例,有助於司法體系適應千變萬化的社會現實,也有助於保護金融業務的發展。德國和法國採用大陸法,或者說成文法,依據固定的法典執行,對於金融業務的支持,有先天不足。

另一個是語言和時區優勢。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開會時,採用的語言是英語。英語的巨大優勢顯露無疑。

倫敦的時區,剛好在亞洲和美國之間,倫敦交易員上午可以和亞洲(下午時間)做交易,而美國交易員上午上班的時候,剛剛倫敦工作時間下午。

歐洲跟倫敦一個時區的大城市,只有葡萄牙里斯本。

倫敦成為最大離岸美元、歐元交易中心,不是沒有道理的。

你在金融行業所碰到的難題、所想到的創新,幾乎都可以在倫敦金融城,找到答案,找到交易對手。

舉一個細分行業的例子,葡萄酒金融,包含了葡萄酒投資基金、葡萄酒物流倉儲、拍賣行、期酒等,倫敦具有最好的市場。國內的某些葡萄酒和藝術品投資基金,很多同倫敦機構合作。

中國目前面臨銀行貸款不良率攀升的問題,我曾經問過倫敦同行如何解決,一天就收到了快十家買賣銀行不良貸款的公司推薦。在中國,專業買賣銀行不良貸款的公司只有四家,脫胎於四大銀行的四家資產管理公司。

但是,因為英國「脫歐」,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多多少少要受到衝擊了。

為何倫敦的金融業務要轉移到歐洲?

跟倫敦的金融機構打交道,經常看到名片上印著:EMEA TEAM。

這是什麼意思呢?EMEA為Europe,the Middle East and Africa的字母縮寫,為歐洲、中東、非洲三地區,名片上就可以看出倫敦金融業務的國際性。

倫敦基本上主導了歐洲的大型融資活動。歐洲大陸的大企業融資,不論是銀團貸款,還是發行債券,沒有倫敦的機構參與,是不可想像的。

歐洲大陸的大型上市企業開Capital Day投資溝通會,往往一半多的參會人員,從倫敦飛來。

套用中國的古話,倫敦同歐洲大陸的金融聯繫,那是「一衣帶水」,雖然隔著英吉利海峽,卻毫無阻隔。

歐洲76%的對沖基金總部設在英國,歐盟國家74%的OTC衍生品交易在英國,歐盟78%的資本市場行為是在英國進行的。英國金融服務業的年產值達到1800億英鎊,約佔英國經濟產值12%。其中對歐業務貢獻殊多。

英國「脫歐」以後,多家國際金融機構聲稱,要削減倫敦的工作崗位和部門,轉移到歐洲大陸。這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英國經濟前景不明。這周英國和歐盟談判出現反覆,造成英鎊走勢動蕩。今早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拉布宣布辭職,英鎊兌美元短線暴跌100點,最低下挫至1.2846。早前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調低了英國的國家評級,從AAA降到了AA,英格蘭銀行行長卡尼就曾警告「脫歐」有可能造成經濟衰退。

雖然英國與歐盟達成了「脫歐初步協議」,但由於依然存在很多變數,英國各行業開始大量囤積進口物資,從白紙到冷凍食物原料,他們擔心脫歐談判破裂影響供應鏈。

其次,英國和歐洲大陸之間的金融活動稅費優惠,也要重新計算。金融業是特殊的服務業,提供的服務是融資,得到的收入是利息和費用。本來各國對於金融活動的利息和費用,也要收稅。在歐盟的框架下,歐盟各國對於英國的金融活動,進行稅費減免或者優惠。「脫歐」以後,這些優惠政策很有可能要重新計算了。

最後,金融行業是人員流動性最大的行業。看看國內證券行業有多少「空中飛人」,可見一斑。原來倫敦和歐洲大陸的人員可以自由輪換。「脫歐」了以後,倫敦和歐洲業務人員需要固化。

以上三個變化,都導致倫敦的國際金融機構需要重新調整區域策略,縮減倫敦地區規模,增加歐洲大陸的投入。

倫敦可以複製瑞士模式?

對於英國「脫歐」後的金融發展,也有樂觀的人。認為英國「脫歐」後,同時也會與歐盟達成新的自由貿易協定,而「金融護照」將維持,因此倫敦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會受到影響。

「樂觀派」搬出了瑞士和挪威的例子,尤其是瑞士,雖然不是歐盟成員國,但是同歐盟內部國家逐一達成自由貿易協議,簽署了30多個自貿協議,也穩固了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我個人認為,英國無法做瑞士——離開歐盟,又保持金融中心毫髮無損。

英國是大國,瑞士是小國,其規模經濟不同。

瑞士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類型是離岸金融中心,主要是私人銀行中心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在富人理財領域,瑞士是全球的領導者。這類業務客觀上「在岸」(本土)的銀行中心、股票交易中心、黃金中心、保險業和航運金融中心,其市場類型和深度、廣度,都是瑞士無法比的。

而金融中心最重要的是人員和資本自由移動,英國脫歐以後,這方面有欠缺。

瑞士和挪威沒有加入歐盟,但是同歐盟國家達成的協議中,對於人員自由移動、移民問題和難民問題,基本保持了支持的立場。挪威和瑞典雖然不像德國和瑞典那麼積極,每年都在和歐盟配合,按數量規定接收難民。

而英國「脫歐」的一大目的,就是反對移民和難民問題,在日後同歐盟的談判中,這個問題迴避不了。

總之英國是個大傢伙,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無法只享受好處,而不承擔義務。

英國,無法像瑞士和挪威那樣,做一個安安靜靜的「美男子」。

金融中心不是一夜建成

但是,有一點我們需要理解,金融中心不是一夜之間建成的,也不會一夜之間消失。

倫敦金融中心業務部分轉移到歐洲大陸,並不意味著倫敦金融中心地位不保,世界第二、歐洲第一的地位,據信會穩固。

倫敦在金融方面的優勢,支持了歐洲大陸的融資活動,德國和法國也在受益,德國和法國支持、認定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就算主觀意願想撇開,實際上也撇不開。

倫敦是世界金融中心,對歐業務是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脫歐」以後,倫敦對歐業務,需要部分調整,為其他國家帶來機會。是部分轉移,不是歐洲業務整體轉移。

金融對於英國和歐洲大陸都至關重要,在「脫歐」公投以後的雙邊談判中,金融行業很有可能會繼續保持特殊地位,同貨物貿易相區別。

只是,英國「脫歐」才剛剛與歐盟達成「初步協議」,還沒有就關鍵的貿易問題進行談判。沒有幾年時間折騰,也達不到理想效果。這幾年時間,誰又能知道,其他歐洲大陸的金融中心,會不會利用機會,奮起直追呢?

編輯:Lee 格式:黃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