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禪詩,空靈流動,深藏大智慧,令人拍案叫絕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禪詩,空靈流動,深藏大智慧,令人拍案叫絕

王維,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晚年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前期寫過一些邊塞詩,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有《王右丞集》。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首王維經典的禪詩《終南別業》,一起領略王維禪詩的空靈流動,不用禪語,時得禪理的意境,使人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禪詩,空靈流動,深藏大智慧,令人拍案叫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此詩是王維晚年的作品,當寫於唐肅宗乾元元年(758)之後。王維晚年官至尚書右丞,由於政局變化反覆,他早已看到仕途艱險,便想超脫煩擾的塵世。他吃齋奉佛,大約四十歲後,就開始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

此詩描寫作者退隱後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生動地刻畫了一位隱居者的形象,突出表現了其豁達的性格。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禪詩,空靈流動,深藏大智慧,令人拍案叫絕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中年我已有較濃的好道之心,晚年遷家到南山腳下。開篇點明詩人中年以後即厭惡塵俗,而信奉佛教。一個「頗」字,點明其崇佛的虔誠心態。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興緻一來,每每獨往山中信步閑走,有快樂的事就自我欣賞自我陶醉。「每」表明「興來獨往」非常頻繁。「獨往」寫出詩人的勃勃興緻,興緻一來就等不及邀人同往,一個洒脫的隱者形象栩栩如生展現在眼前。

一個「空」字,從字面意義上看,隱隱約約帶有些許孤獨與落寞,但詩人卻是醉心於這種山林情趣間。「自知」寫出詩人欣賞美景時怡然自得的樂趣。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禪詩,空靈流動,深藏大智慧,令人拍案叫絕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閑情漫步,不知不覺中,已到了溪水盡頭,似乎再無路可走,但詩人擁有超然的心境,卻感到眼前一片開闊,於是,索性坐下,看天上風起雲湧、雲捲雲舒。

山間流水、白雲,無不引發詩人無盡的興緻,足見其心情悠閑自在。雲,有形無跡,飄忽不定,變化無窮,因而給人以無心、自在的印象。陶淵明《 歸去來兮辭》有詩云「雲無心以出岫」。

而在佛家眼裡,雲也象徵著「無常心」、「無住心」。因此「坐看雲起時」還蘊藏著一種「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禪機。簡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夠去掉執著,像雲般無心,就可以擺脫煩惱,得到解脫,得到自在,詩人在一坐、一看之際已經頓悟。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禪詩,空靈流動,深藏大智慧,令人拍案叫絕

從結構上看「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對偶工穩,渾然天成;從藝術手法上看,此二句儼然是一幅山水畫,是「詩中有畫」。

因此這兩句廣為世人所傳誦,堪稱千古名句。清代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里贊曰:「行所無事,一片化機。」就是說這兩句實在得了奇妙無跡的禪機。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偶爾在山間與林中老叟相遇,與他盡情談笑,以致忘記了回家。詩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風采躍然紙上,與前面獨賞山水時的洒脫自在渾然一體,使得全詩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意境。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禪詩,空靈流動,深藏大智慧,令人拍案叫絕

「偶然」二字,貫穿前後,其實「興來獨往」,「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等,也是「無心的偶然」,然詩人至此方借「值林叟」點出「偶然」二字,可見藝術手段之高超。因為處處「偶然」,更顯現出心中的悠閑自在。

「談笑無還期」結句自然,卻暗藏哲理,詩人因為體悟到物我兩忘、物我一體之境,從而忘記了那變化無常的世俗世界,這是真正的「空」境。

綜觀全詩,此詩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物,而是重在表現詩人隱居山間時悠閑自得的心境。詩的前六句自然閑靜,詩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興緻來了就獨自信步漫遊,走到水盡頭就坐看行雲變幻。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禪詩,空靈流動,深藏大智慧,令人拍案叫絕

結尾兩句引入人的活動,帶來生活氣息,詩人的形象也更為可親。全詩平白如話,卻極具功力,把閑適情趣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詩味、理趣二者兼備,堪稱千古名篇,值得一讀再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