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有人說米喇印是順治年間回民起義領袖,他因何反清復明?

有人說米喇印是順治年間回民起義領袖,他因何反清復明?

月滿弦

半壺紗

劉珂矣

00:00/04:14

作者:齊雲軻

(一組回族服飾圖片)

米喇印,是明朝甘肅回族世襲的土官,最初接受了明朝授予的武職官銜,後來大順軍進入甘肅,他投降了大順。清軍進入甘肅,他又投降了清朝,仍舊做他的土官,管轄回族群眾。


一、被逼反正

清朝統一西北之後,米喇印任甘肅巡撫張文衡標下副將,率軍駐守甘州。

當時清朝政府強迫軍中士卒剃髮,激發了當地降清各族將士的強烈不滿。米喇印勸張文衡不要著急逼大家剃髮,先對大家進行籠絡。米喇印這樣說本來是為張文衡著想的,沒成想竟然遭到張文衡拒絕,並強行令他帶頭剃髮。

他被逼剃髮後,遭到了其他少數民族將領的責備,因此對清朝政府懷恨在心,不再強制軍隊中的將士剃髮,又遭到張文衡的切責。

順治五年(1648),四川一帶抗清勢力鬥爭如火如荼,清朝軍隊疲於應對。清朝決定調遣甘州的士兵到四川剿殺明軍。消息傳出,甘州軍中一片嘩然,一是大家不願意離開本土作戰,二是不願意去四川送死,三是剛被強迫剃髮,大家正一肚子怒火沒地方發泄。

正在此時,巡道林維造又來火上澆油,他是明朝巡撫林日瑞的侄子,當初大順軍進攻甘肅,林日瑞被大順軍所殺,現在他想替叔叔報仇,嚴懲當年投降過大順軍的人。

米喇印等人當初均投降過大順軍,害怕被林維造報復,最終決心反清歸明。

順治五年(1648)三月,米喇印與丁國棟率部殺掉張文衡、林維造等人,佔據甘州,宣布反正。

然後,米喇印等人率軍東進,一連攻克涼州(今武威)、蘭州等地,西北少數民族和漢族人民苦於清王朝的殘酷鎮壓與暴虐統治,紛紛響應,隊伍一下子達十餘萬,對外號稱百萬。


二、擁立明王

為了師出有名,米喇印擁立了明朝宗室延長王朱識釧,以反清復明作為號召,得到了西北各地群眾和官紳的支持。

朱識釧在蘭州城據守,將自己的家眷也全部帶進城,表示與蘭州共存亡,極大地激發了民眾的抗清熱情。

米喇印等人率軍四處征戰,取得了很大的戰果,幾乎將甘肅全境佔領,並推進到了寧夏一帶,極大地打擊了滿清政府的暴虐統治。

四月中旬,陝西總督孟喬芳率軍前往鎮壓。米喇印、丁國棟調集各地明軍四萬餘人,重點防守於蘭州。二十四日,清軍進攻蘭州城,米喇印率軍迎戰,雖然奮力殺敵,但最終還是被擊敗,無可奈何之下,只好率軍轉移,放棄蘭州。

朱識釧見此,也被迫逃走,後被清軍抓獲,不屈而死。


三、失敗戰死

米喇印率軍突出重圍向西撤退,清軍跟在後邊緊緊追擊。

五月二十七日,在永昌西的水泉堡附近,米喇印與清軍不期而遇,慌忙中擺開戰陣,迎戰清軍。戰鬥中,米喇印被清軍的鳥槍所傷,仍奮力殺敵。

部下勸米喇印先撤,被米喇印拒絕:「今天生則同走,死則同葬。」最終,米喇印率部與敵人拚死力戰,寡不敵眾而壯烈犧牲。

米喇印死後,丁國棟等人收拾殘部據守甘州。八月,清軍兵臨城下,派人勸降。丁國棟等人不為所動,放箭將來人射殺。

隨後,清軍發起攻城,被明軍擊退。

清朝甘肅總兵張勇下令圍城。丁國棟等人趁夜率軍出城,殺進清軍營中,殲敵數百人。後,清軍設伏,想一下子殲滅出城來犯的明軍。

丁國棟率領一支弓箭手出城,射殺清軍一通,又返回城裡。

到第二年(1649)正月,清軍攻破甘州。丁國棟等人退到肅州。清軍得到援軍的支持後,迅速包圍了肅州,然後不分日夜地進攻。

丁國棟等人知道城破在即,而清軍破城後習慣進行屠城,不想拖累城裡的百姓,就主動放棄了肅州,準備撤往草原,然後與叛清的蒙古部合作,繼續抗清。於是乎,明軍在一個夜裡開城突圍,起初很順利,將清軍甩在後邊。可是,離開城將近十里外,卻不幸中了清軍的埋伏。

結果,清軍炮擊明軍,丁國棟等人負傷墜馬,為清軍所擒殺。

至此,米喇印等人領導的反正復明運動宣告徹底失敗。

【作者簡介】齊雲軻,男,1988年生,教育工作者。2007年以來,在各級媒體發表作品七十餘萬字。閱讀悅讀平台簽約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汝南縣作協副主席、新蔡縣作協特邀理事。

《紅樓夢》里的主子姑娘們有錢花還是手頭很窘迫?

金庸寫「瑛姑」寫出的三個愛情真理

左宗棠的頭號戰將「飛將軍」劉錦棠何許人也?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之寫乎 的精彩文章:

助完顏阿骨達立國的蕭奉先為何在《遼史》里被兩次立傳?
《紅樓夢》里所謂賈寶玉「銜玉而生」是誰的陰謀?

TAG:閱讀悅讀之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