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50年後,終於證實巴納德星擁有一顆超級地球

50年後,終於證實巴納德星擁有一顆超級地球

巴納德行星被證實啦!歐洲南方天文台11月14日宣布發現了一顆「超級地球」圍繞巴納德星運動。

巴納德星及其行星的太空藝術畫(來源:ESO/M. Kornmesser)

巴納德星是最著名的恆星之一,它是已知自行速度最快的恆星。所謂恆星是指在天空中位置不變的星,但是實際上恆星都在移動,我們肉眼可見的恆星都在銀河系內,都和我們太陽一起繞著銀河系中心運動,只不過因為距離我們太遠,肉眼無法察覺到它們的位移。1916年9月,美國天文學家愛德華·愛默生·巴納德(E. E. Barnard)宣布他測量到一顆恆星自行速度高達每年10.3角秒。如此算來,在人的一生中,這個恆星在天空中可以移動多達半個滿月那麼大的距離。只可惜它是一顆黯淡的紅矮星,亮度只有9.5等,肉眼看不見,否則古人早就會對「恆星永恆」提出質疑了。它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之一,只有6光年。

1985年-2005年期間巴納德星的自行(來源:Wikipedia)

對於巴納德星(Barnard"s Star)是否擁有一顆行星的問題由來已久。彼德·范·德·坎普(Peter van de Kamp)從1938年到1962年連續對巴納德星進行了照相觀測,他發現巴納德星有著奇怪的擺動現象。由於此前人們已經根據天狼星的擺動發現了它的伴星,因此,依葫蘆畫瓢,坎普認為巴納德星也有一顆伴星。1969年他發表了自己的計算結果,聲稱伴星質量是木星的1.6倍,公轉周期長達24年,運行軌道是一條比較扁的橢圓軌道。這樣小的質量不可能是恆星,只能是個行星。同年晚些時候他又對計算結果做出修正,認為巴納德星可能擁有2顆行星,質量分別為木星的1.1倍和0.8倍。然而其他天文學家重複了范德坎普的工作,卻始終沒能證實,甚至90年代哈勃望遠鏡上天,也沒有獲得有關巴納德星周圍行星的確鑿證據。

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來源:NASA/JPL)

11月14日,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空間研究所伊格納西·里巴斯(Ignasi Ribas)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宣布歐南台「紅點計劃」(Red Dots)有了新的鼓舞人心的結果,發現巴納德星極有可能擁有一顆質量為地球3.2倍的「超級地球」,行星公轉周期約為233天,將其編號為巴納德b。然而,雖然行星距離巴納德星只有日地距離的40%,但是由於巴納德星是個昏暗的紅矮星,它接受到的能量只相當於地球獲得太陽能量的2%。因此,巴納德b緊貼著「雪線」,這是揮發性化合物和水足以凝結成固態冰的界線。

行星巴納德b表面藝術畫(來源:ESO/M. Kornmesser)

雖然這顆行星並不處在宜居帶,但作為人類極為關注的一顆恆星,巴納德行星獲得證實還是非常令人感到高興的。另外,作為一顆質量僅為太陽14%的恆星,為什麼會擁有一顆數倍於地球質量的固態行星,還是比較有趣的話題。巴納德星的壽命可能是太陽的2倍,那麼有沒有可能這顆行星一開始在更靠近恆星的地方,而在漫長的歲月中,它被慢慢地推到目前位置?這種研究對我們認識太陽系演化也有著重要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牧夫天文論壇 的精彩文章:

坐地日行八萬里?——地球的運動到底有多快
流星雨又雙叒叕要來啦!——觀看金牛座北流星雨的小貼士

TAG:牧夫天文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