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廣東一個百萬人口縣級市,市名沿用1500年,曾與溫州南北齊名

廣東一個百萬人口縣級市,市名沿用1500年,曾與溫州南北齊名

吳川市是廣東省轄縣級市,由地級湛江市代管,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吳川位於廣東省西南部、湛江市東北部,東、南臨南海;從歷史上來看,吳川建縣歷史近1700年,從改名吳川至今也有近1500年歷史,改革開放初期曾經一度風光無限。

秦朝以前,該區域遠離中原,屬百越之地的南越人居住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遣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兵50萬大軍南征以平定嶺南地區,其間雖然經歷了屠睢被殺,但是秦軍仍勢不可擋,至公元前214年基本平定了嶺南地區所有的抵抗力量,嶺南地區納入了秦王朝的版圖,秦始皇在嶺南地區設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市境屬象郡轄境。隨後不久,中原地區爆發了反抗秦朝殘暴統治的農民起義,佔據嶺南擁兵數十萬的趙佗於公元前204年建立南越國,市境屬南越國地,劉邦建立漢朝後南越國雖然在表面上臣服並接受冊封,但實際上為具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割據勢力,直至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派遣大軍滅亡了南越國,市境才納入漢王朝實際管轄範圍,屬高涼縣(縣治設於今高州市境內)轄地,魏晉時期延續未必。

到了南朝劉宋統治時期,約在公元424~453年間在境內設平定縣,這是吳川建縣之始,平定縣先後屬宋、齊、梁、陳統治區域。隋文帝楊堅於公元589年派遣大軍滅亡陳朝統一了中國,同年廢除了平定縣,改設吳川縣,縣治設於現在的吳陽鎮,此後自隋唐至民國,吳川縣建置一直延續未變,吳川之名也一直沿用。

新中國成立後,吳川縣經歷了兩次比較大的行政區劃調整:1952年4月吳川縣與梅茂縣合併為吳梅縣,1953年4月又恢復吳川縣;1958年在全國精兵簡政、合併小縣的大環境下,吳川縣併入化州縣,直至1961年4月復置吳川縣,先後隸屬於湛江專區、湛江地區、湛江市。改革開放初期,吳川經濟發展迅速,個體和民營經濟發達,探索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發展道路的「吳川模式」,與北方的「溫州模式」並駕齊驅,是全國富豪數量最多的縣市,號稱「北有溫州,南有吳川」。199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吳川縣,設立縣級吳川市。截至2017年末,吳川市總面積848.5平方千米,全市戶籍人口109.2萬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風明骨 的精彩文章:

遵化清東陵:修了247年,埋了5個皇帝、15個皇后
「漢仇」得報:國號是「晉」的王朝,都滅在姓劉的手裡

TAG:漢風明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