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請記住這幾個古代地名:朱棣北征途中曾在那裡遇到遍地寶石和美玉

請記住這幾個古代地名:朱棣北征途中曾在那裡遇到遍地寶石和美玉

明成祖朱棣五次北征,打得瓦剌和韃靼俯首稱臣,徹底心服口服成了明朝藩屬與北疆屏障。至於後來明英宗遭遇土木堡之變,純屬自己寵信宦官內政不修武備馳廢,這才給了也先可乘之機,還真怪不得明成祖朱棣:前輩替你打下江山,你自己作死有怪得誰來?當然也有人說明成祖北征興師動眾勞民傷財,那是他們不知道正是明成祖的犁庭掃穴,才保證了大明北疆數十年安寧。其實朱棣北征每戰必勝,戰利品還是相當可觀的。不過按照現在的眼光來看,他忽視了一種最寶貴的戰利品,如果他要是帶著一個珠寶鑒定師去,那麼他可就發了大財了。但是朱棣對遍地寶石視而不見,反而跟手下大學士一路上冷笑話不斷,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在很多人眼裡,永樂大帝朱棣冷麵鐵心殺人不眨眼。而事實上除了靖難之役殺伐過甚之外,朱棣對手下大臣,尤其是文官大學士們還是相當不錯的。他北征的時候,身邊帶著一大幫大學士,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楊榮(五朝元老仁宣三楊之一)、金幼孜(先後任文華殿、武英殿大學士、少保)、胡廣(字光大,文淵閣大學士,後位至太子少師)。這些人一路上跟永樂大帝談古論今其樂融融,還時常打點野味來做燒烤。金幼孜和楊榮吃飽喝足還分別寫了《北征錄》和《北征記》。據這兩本書記載,明成祖北征途中發現了大量寶石美玉,只可惜當時大家都沒怎麼在意,朱棣也只拿了一塊——如果感興趣的讀者追尋朱棣北征足跡,沒準兒會有意外驚喜呢。

話說那是在永樂八年二月,朱棣大軍從京師出發,經過兩個月的攻擊前進,來到了大甘泉北邊的清水源,在大軍駐紮的時候,發現了不少鹽池。火頭軍取鹽做飯,發現比中原的鹽好吃十倍。但是「君子遠庖廚」的朱棣並沒有發現鹽池的巨大經濟價值,反而拿金幼孜和胡廣尋開心。看著金幼孜穿著狐皮大衣戴著狐皮帽子還瑟瑟發抖,用手緊緊地捂著帽子生怕被大風刮掉,就笑他「今日秀才酸矣!」旁邊胡廣湊趣:「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朱棣連他他不放過:「你也是南方人,也捂得嚴嚴實實,金幼孜是酸秀才,你胡光大是冷學士。」

朱棣君臣說說笑笑,從大甘泉往北又走了五天,來到了一個叫鳴轂鎮的地方——筆者之所以詳細記錄這些地名和行路時間,就是想請讀者諸君記住,寶山馬上就要到了,如果您有機會去文中記載的地方,可不要入寶山而空回。從鳴轂鎮往北再走四天,就到了歸化甸,看看那路邊的山川,就知道這不是一個尋常地方:「兩旁皆山,西山皆黑石,礌砢層疊」。按照一般尋寶人的眼光看來,這些黑石頭自認就是火山岩了,而火山岩基本就等於藏寶庫——岩漿會從地層深處給我們帶出來大量黃金美玉鑽石。

歸化甸的山谷里,「地多美石,有如琥珀、玳瑁、馮瑙、碧玉者,其光瑩然。」面對遍地寶石,只認刀槍不認錢的武將自然不屑一顧——此次出征,能不能活著回去還不知道呢。而金幼孜等人也只是把那些琥珀美玉當成了小玩物:「好事者下馬拾以為玩。」這山谷中的寶石多麼豐富,看看他們的行程就知道了:從早上一直走到中午,朱棣大軍就是在踩著玉石前進,一直走到楊林戍,寶玉的品相才漸漸降低:「地亦有美石,但不如前所見者之佳。」

但是要說朱棣此行是入寶山而空回也不完全正確,除了擊潰五萬韃靼鐵騎,逼迫阿魯台俯首稱臣之外,朱棣也收穫了一塊寶石:「中官以玄石坡字來進,觀畢,命司禮監藏於篋。」每當讀到《北征錄》這段文字,筆者都禁不住替朱棣扼腕嘆息:遍地寶藏,你居然只拿了一塊,這不等於孫悟空定住了七仙女之後又去吃桃子去了嗎?

大甘泉、鳴轂鎮、歸化甸到底現在叫什麼名字,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考證一下,如果考證出來,請不要忘記告訴大家,畢竟那裡的琥珀美玉已經沉睡太久了。要是我們都知道那是什麼地方,起碼路過的時候也能撿到一點紀念品不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有人質疑岳雲一雙鐵椎重達八十斤?只有一個很簡單的原因
古代地位第二顯赫的女人 生了四帝二王二皇后 死後無人為之戴孝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