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攻擊型核潛艇真的可以橫掃水面艦艇么

攻擊型核潛艇真的可以橫掃水面艦艇么

原標題:攻擊型核潛艇真的可以橫掃水面艦艇么


攻擊型核潛艇真的可以橫掃水面艦艇么?


我們先來看一下軍艦探測潛艇方法和軍艦殺傷潛艇方法。


軍艦探測潛艇方法:


1,艦殼陣列,探測能力15~60千米,缺陷:探測距離近,位於淺層海面,難以探測躍變層下目標,布置於船體,受浪擊干擾,航速越大浪擊越大效果越差,高海況聾子。


2,艦尾拖曳陣列,探測距離50~150千米甚至更多,缺陷:放得越長探測能力越強,但是航速受限(不然整個聲納扯斷),淺水區域容易拖底損傷,航速既不能太高(扯斷)也不能太低(拖底),而且等核潛艇被你探測到的時候,估計你已經沉了。

3,固定翼艦載反潛機,難以探測核潛艇,已經全面淘汰,主裝設備異磁儀,僅僅能探測水深100米內目標,而且只有靠得很近才能發現。優勢是速度快,航程大。


4,反潛直升機,使用垂吊聲納,可以探測半徑5~20公里內目標,優點機動靈活,缺點高海況聾子,無法起降,航程小需要大量部署。



軍艦殺傷潛艇方法:


1,深水炸彈,這個東西高興就好啊,覺得如果船上沒吃的,可以用這個炸魚。

2,火箭助推魚雷,


比如阿斯洛克,射程只有20公里,戰鬥部是個324毫米魚雷,採用所謂主動模式,也就是入水後魚雷開機自動尋找目標,受324毫米小魚雷限制,其自航能力極低,對潛艇探測距離僅僅500~1000米,殺傷效果也是高興就好啊。



再來看看核潛艇。


艦體聲納不受浪擊干擾,同樣裝備拖曳陣,而且隨時能夠躲藏到漸變層(鹽濃度/溫度斷層,可以遮蔽探測)之下躲藏,可以長時間座底,擁有多層消聲瓦

火力最差的核潛艇至少對付水面軍艦擁有4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最垃圾的533也能切高速打20公里遠,用40節航速打50公里十分簡單。比抬著8聯裝捕鯨叉+127單裝小鋼炮,雷達對著水線最遠看得到17公里的「萬噸大驅」強到姥姥家了。


火力最強的核潛艇則除了裝一堆533和650魚雷發射,650重型魚雷可以打100公里,對3W噸以下戰艦即便用常規裝葯也有一擊必殺之功能,除此之外還裝備72聯裝重型超音速反艦導彈發射裝置,能在1分鐘內完成飽和打擊任務,這個反艦火力比30條宙斯盾巡洋艦還強。


……管子多還帶來個額外好處:可以裝一大堆聲學誘餌。有的能欺騙魚雷,有的乾脆給自家潛艇錄過音,可以按照預設路徑走走停停苟好幾天,一邊走一邊播放假的潛艇雜訊,你以為他往東去了?實際上人家往西去了。


航速的話核潛艇基本功都在33節以上,而且在這種高航速下還可以開啟主動聲納。水面艦隨便碰個大風海況就跑不上25節,核潛艇?不存在的。


水面艦普遍雙軸4~5葉槳,一分鐘轉個300+轉,推進器噪音和轉速的四次方成正比,自噪音巨大同時干擾自家聲納,核潛艇除了動力總成上各種減震措施,推進器都是大直徑7葉或者泵推,俄亥俄25節航速下推進器僅僅150轉,噪音比水面艦小多了。


再說阻力問題,水面艦用10萬馬力雙軸跑出來的速度,核潛艇在水下用4萬軸就足夠,動力負荷小噪音更小。水下水流衝擊噪音也比水面小得多。所以發現距離上核潛艇完全佔優。


此外,核潛艇可以在冰蓋下苟上2個月,水面艦和陸基反潛機是崩潰的。


原創聲明:本文系橄欖情愫團隊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橄欖情愫 的精彩文章:

二戰至今,美國的軍工水平到底如何
為什麼中國的東風21D會有航母殺手的稱號呢?

TAG:橄欖情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