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太極拳何為「文練」,何為「武練」?

太極拳何為「文練」,何為「武練」?

文|網路 編輯|禪音

侘寂之境

 茶界 II

巫娜 

00:00/05:10

太極拳亦有文練與武練之分:文者,體也;武者,用也。體為用之本,用為體之能。譜云:「文無武之預備,為之有體無用;武無文之伴侶,為之有用無體。如獨木難支,孤掌不鳴。」點明了文練和武練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關係。

何為文練,何為武練?

文練又稱文功,屬行功技法,為陰,性柔,主修內功;武練又叫武功,屬應戰技法,為陽,性剛,重在練技。

太極拳的文練以練意為核心,以練出內氣、增長內勁為標誌,以強身固本、防身自衛為目的,它是傳統武術的一種修鍊形式,但決不是健身操。文練雖然是以練內氣為主,可是在行功走架時每招每式仍講究技法,因此比單純的武練高級得多,雖為文練,同時又是最高級的技擊練法。

如果說文練是以內功來推動技法,那麼武練就是以技法來表現內功。拳無技不榮,技無功不用。無技法的練功,不是拳術。有人說大成拳不用技法, 其實不然。以為單憑內功就可以搭手放人於丈外,讓應者立仆,如果不是內行故意省略技法描述,就是外行沒看出技法。有關太極拳的神奇描寫莫過於此。實際上沒 有穩定的應戰心理和較為嫻熟的化打技法,同樣也是動急不能應,動緩不能隨,上不去,接不住,化不掉,發不出。任何人寫理論文章或介紹前人的功夫都應實事求 是,要講科學,不能搞「神」化。

拳本無法,有法也空,動即是法。一法不立,無法不容,文練法和武練法都是法。不深刻體悟這些道理,不在實踐中反覆驗證,就無法攀登武學高峰。不少人習武多年還不能應戰,特別是練太極拳的只會推手,不能對付其它拳種拳法,這往往是上來就文練,不重視或不會武練的結果。於是在推手中叫人家不要用力,冷不防給人家一拳。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提高對武練的認識,加強武練。

武練,是太極拳的基本練法,是基礎。它是以技法為主的訓練,屬應戰技法。太極拳的武練法強調功架的工整,細節的變化,方向的正確,角度的巧妙,勁意的深透。

武練法除了套路訓練,還有單式、發勁、發聲,以及對接、喂拳訓練,也要練習排打等。但所有武練的內容都是科學的,不違背生理特點的。如適當地練習打沙袋,主要是感受技擊中的應力,決不是硬打蠻幹,以打出一手老繭為「功」。

無論文練還是武練,都應在明師指導下進行,特別是初學啟蒙時,老師更為重要。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光靠看書、看錄像是學不會的。太極拳傳統技法相當細膩,要求相當嚴格,即使在老師指導下,也不是很快可以入門的,千萬不要以為看著書學真能成才,自學得有了基礎再進行。

太極拳的文練和武練說到底是要練好內功,提高拳技,達到功與技的高度統一。有功無技難成藝,有技無功渾身空。功技合一,不可偏廢,這才是練好太極拳的正確途徑。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撅臀實指尾閭不中正的上身前俯姿勢
太極智慧主導修身安養《上篇》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