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聖寺有件寶貝,在傳說中,鑄造它時曾經下過一場「特殊」的雨

崇聖寺有件寶貝,在傳說中,鑄造它時曾經下過一場「特殊」的雨

在雲南大理,不僅有蒼山洱海,還有崇聖寺的遺存——大理三塔,每年都吸引了眾多的遊客慕名而來。當然,除了「大理三塔」之外,崇聖寺還給我們留下了一件「寶貝」,而且關於這件「寶貝」還有一個頗為傳奇的故事。因為它曾帶來過一場千年難遇的「銅雨」,雖然很多遊客都表示懷疑,但小編卻認為這是可信的,所以今天就來給您揭秘這神奇的「雨」。

崇聖寺有件寶貝,在傳說中,鑄造它時曾經下過一場「特殊」的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崇聖寺有件寶貝,在傳說中,鑄造它時曾經下過一場「特殊」的雨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按照老規矩,先看這件寶貝,然後再給您揭秘。它就是這件金光閃閃的雨銅觀音像,它是在1999年重修的,通高約12.6米,重量也高達11噸。原來的雨銅觀音像,修鑄於唐昭宗光化二年,也就是公元899年,後來不幸毀於戰火,雖然歷朝歷代都有修繕,但還是難免不會受到破壞。這尊雨銅觀音像,也可謂是命運多舛,一直到1999年這次重修才算「穩定」下來。看完了寶貝,那小編接下來就給您揭秘「銅雨」的秘密。

崇聖寺有件寶貝,在傳說中,鑄造它時曾經下過一場「特殊」的雨

首先,我們來盤點一下「銅雨」的前因後果。根據《南詔野史》和《大理縣稿》等史料的記載,當時雲南地區是屬於南詔國(或大理國)的版圖,他們在公元838年前後修建了崇聖寺,並作為皇家寺廟,之後又在公元899年進行擴建,所以就準備用銅來修鑄一座觀音像,以顯示皇家的氣勢。所以這就是「銅雨」的前因。

然後再說後果,當觀音像在鑄造到一半的時候,就被迫停工,因為銅全都用完了。這可就把寺廟的老方丈給急壞了,如果不能按時修完觀音像,那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就在匠人們都一籌莫展的時候,忽然一場「暴雨」從天而降,仔細一看,隨著雨點,竟然下的全是「銅」。當時匠人們就用這些「銅」鑄造完了觀音像,之後為了感恩「菩薩顯靈」,於是就將其稱之為雨銅觀音。看到這裡,想必很多讀者都會認為這是傳說,或者是神話,因為這看起來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小編卻始終都認為這是可信。

崇聖寺有件寶貝,在傳說中,鑄造它時曾經下過一場「特殊」的雨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個概念,史料中所說的「銅雨」,並非我們腦海中想的那樣——天上落下來很多閃閃發光銅絲,銅塊或者銅板等等。因為這是已經加工好的黃銅,而且還是通過我們現代的冶煉工藝生產出來的銅,要知道唐朝時期可沒有這樣的銅,他們用的都是青銅,正如我們常見的青銅器那樣,而要達到金光閃閃的樣子,那就是「鎏金」了。所以,弄清楚這一點就好說了。

崇聖寺有件寶貝,在傳說中,鑄造它時曾經下過一場「特殊」的雨

然後,如果是熟悉地理的讀者,一定也知道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的「四大銅都」,分別是大冶,銅陵,德興和東川,而東川就在雲南,也被譽為「天南銅都」,而它距離大理也不過百公里(直線距離)。另外根據史料記載,東川自西漢時期就開始露天采銅,到唐宋時期的采銅規模已經開始擴大,而到明清,就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采銅產業鏈。直到現在,東川銅礦也依然是我國的第二大采銅基地。所以這樣一來,「銅雨」的源頭就算是找到了。

因此小編推測,當年那場神奇的「銅雨」,正是東川露天采銅時產生的銅礦粉末或者銅沙,經過猛烈的大風一吹,然後就被帶到了大理,並隨著一場降雨,恰好落在了崇聖寺,所以就形成了這樣一場菩薩顯靈式的「銅雨」。其實這一點也很好理解,我國北方在春季經常會刮沙塵暴,而這不就「沙雨」嗎!既然沙粒都能隨著雨點從天而降,那麼銅礦粉末或者銅沙又怎麼不可能呢?

崇聖寺有件寶貝,在傳說中,鑄造它時曾經下過一場「特殊」的雨

如今的大理三塔和雨銅觀音像,已經是大理旅遊業的一張名片,如果下次還有人說「銅雨」是不可能的,那您就這樣給他解釋——國外還下過魚雨,蟾蜍雨,甚至是金幣雨(被颱風刮到天上,風力消弱後,又並伴著雨點,落回到了地面),不管「銅雨」是傳說還是神話,在科學面前都能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店 的精彩文章:

搖錢樹為何在漢朝盛行,而在唐宋陵墓中卻消失不見,原因首次揭秘
上海博物館有個雙管瓶,它詭異的模樣,揭秘歐洲一個不常見的習俗

TAG:歷史小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