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初期直隸舊影,燕山與渤海之間

民國初期直隸舊影,燕山與渤海之間

秦皇島。☆戰國時期,此地屬燕國遼西郡。秦漢時期這裡是東巡朝拜和兵家必經之地。秦始皇第四次出巡到碣石,刻碣石門。隋唐時期,這裡是抵禦關外突厥、契丹的戰略要地,唐玄宗派史思明統平州太守,兼統盧龍軍使。元朝忽必烈將中書省平灤路設在此地,後改為永平府,明朝曾在此設立鹽署。

1644年,明王朝覆滅,吳三桂開關引清軍15萬同李自成大戰,這就是改變中國歷史命運的「石河大戰」,經三天苦戰,農民軍終因兵寡失利,退至境內盧龍縣(永平府),重整軍隊再戰,大敗,李自成逃回京城。清王朝從此入主中原。

清王朝統治時期,1898年,津榆鐵路(天津-臨榆)通車。同年,清政府正式將北戴河開闢為「各國人士避暑地」。1949年設市;1978年秦皇島為首批全國沿海開放城市。

山海關。☆山海關北靠燕山,南臨渤海,扼守華北與東北之間狹長的陸路交通要道,地勢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商朝時,屬孤竹;周朝時,屬燕地;秦、漢時,屬遼西郡。北齊和隋唐時都在這一帶修建過城關,今日在撫寧石門寨,仍可看見北齊長城遺址,隋文帝時,設置榆關,元朝時稱遷民鎮。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將徐達修築城,在此設立關城,歸隸永平府管轄。嘉靖年間,戚繼光重修角山長城。在關城以北修築了北翼城,以東的歡喜嶺(又名凄惶嶺)上修築了威遠城。

崇禎年間,兵部尚書孫承宗在關城以南及海邊修築了南翼城和寧海城。寧海城背接長城,高3丈,周長1里,從陸地直插海中,狀似龍首,故稱「老龍頭」。此外還有城堡、水關、墩台等多處,星羅棋布,相互呼應。以上共同組成了布局合理、層次分明的防禦體系,歷來是中國最緊要的軍事重鎮之一。

山海關火車站。☆光緒二十年火車站落成,當時站房面積256.8平方米,可容納214名旅客候車休息。火車站南北兩座站房間由廊橋連接。北母站房於2004年投入使用,建築面積4400平方米。站房融民族風格與現代建築為一體,殿頂為當地景點「天下第一關」的仿古工程。

天門山。☆天門山,北依燕山,南鄰渤海,旅遊區群山環抱,峰巒疊嶂,峽谷彎曲而陟峭,石壁直立而蜿蜒,奇峰聳至,怪石林立,山勢優美,形態各異。人稱「北國黃山」。至今還遺留有眾多的人文歷史景觀。

天門山旅遊區內,有長約3公里長城,這裡的長城雖然不長,但因其獨特而聞名。天門山,自古多神跡逸事,素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譽,是一座仙氣洋溢之山。【河北省秦皇島山海關,1917年。攝影:西德尼·戴維·甘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曜趣談娛樂 的精彩文章:

皇帝路邊攤吃涼粉沒帶銀子,寫了張欠條,慈禧看後如數還上

TAG:德曜趣談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