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發芽食物到底能吃嗎?有些真的會中毒!但這些營養翻倍~

發芽食物到底能吃嗎?有些真的會中毒!但這些營養翻倍~

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生薑、花生、番薯等發芽的情況,但很是糾結:直接扔掉覺得浪費,把發芽的部位削掉再吃,又擔心會食物中毒。那麼,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發芽食物到底該如何處理呢?到底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1


土豆發芽=有毒




幾年前,廣東博羅縣曾經發生過一起小學生集體中毒的事件,其中罪魁禍首就是發芽的土豆。




正常的成熟土豆中龍葵鹼含量極低,對人體無害,而當土豆一旦開始發芽、變綠,土豆會產生大量

龍葵鹼

,其含量是正常土豆中的50倍,對人體是有「

劇毒

」的。而且普通蒸煮燉炒都很難破壞它,削去也不一定能去除乾淨!




龍葵鹼不僅對腸胃有較強的

腐蝕性

,還有

中樞麻痹和溶血

的作用。誤食後,可能會有口乾發麻、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急性腸胃炎

癥狀,嚴重時還會出現

發熱、呼吸困難、抽搐

等癥狀。




存儲方法

:日常我們應將土豆放到陰涼處,避免見光或者被風吹,降低發芽的幾率;還可以將土豆和蘋果放一起密封儲存,因為蘋果釋放出的乙烯氣體能有效抑制土豆的發芽速度。

2


這些食物發芽


營養價值會降低




還有些食物發芽了雖然無害但營養會降低,而一旦產生

霉變

,也易引發中毒。



1

生薑


發芽的生薑在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甚至剛買來的姜也是帶芽的,雖然沒有毒,但營養卻大打折扣。




切開發芽的姜後,你會發現姜肉變得很乾,吃起來乾癟癟的,這是因為芽吸取了生薑的營養,所以發現姜長了芽,要儘快用掉。




同樣的食物還有芋頭、山藥、馬蹄等,都會因為發芽而致水分流失,影響口感。




提示

:如果生薑已經腐爛長出黴菌,腐爛部分及周圍都不宜食用,因為生薑在腐爛霉變中可產生

黃樟素

,可能使得

肝細胞變性、壞死,

甚至誘發

肝癌。



2

紅薯


紅薯發芽也是非常常見的,它並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成分,將紅薯上長的芽去掉就能食用。但紅薯長芽後,營養和水分會大量流失,吃起來不僅口感不好,食用價值也會降低。




注意

:發芽的紅薯容易產生霉變。如果表皮有褐色或黑色斑點,這是受

黑斑病菌

污染的現象,其產生的如

甘薯酮

的毒素,即使經過水煮、火烤,生物活性也不會被破壞,就不要食用了。




因此,

發芽紅薯可以吃,霉變紅薯可吃不得

3


這些食物發芽=營養加倍




還有些食物,發芽了,不但沒有毒,營養價值還會翻倍!



1

黃豆、綠豆


黃豆、綠豆自身的營養價值就很高,經過發芽後就成了我們常見黃豆芽、綠豆芽,更是增加了營養利用率。




研究證明:黃豆發芽後,其中脂肪和糖含量下降,

蛋白質、異黃酮和維生素C

等有益營養元素有所增加。並且,更適合消化功能不佳人群。



2

豌豆


豌豆苗中的

胡蘿蔔素

含量可達

2700微克/百克

,約為人們常吃瓜果類蔬菜的

27倍

。因為芽菜生長周期較短,一般來說,不用施肥和打葯就能保證質量和產量。因此基本都是無公害蔬菜,安全性相對更高,推薦食用。



3

花生


經過人工培育使花生髮的芽,維生素C含量會大大增加,而且還會增加白藜蘆醇這種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營養物質。




但是,很多發了芽的花生因外皮受損,產生霉變,形成有毒的黃曲霉素,會致癌。




所以

花生髮芽可以食用,但是霉變的花生要立即丟掉



4


有研究發現:發芽大蒜的

抗氧化物(硒元素)

含量比新鮮大蒜更高,其

膳食纖維、維生素C、維生素A、胡蘿蔔素

等方面的營養含量,也比沒發芽的更勝一籌。 




但是,變色、發霉的大蒜同樣不能再繼續食用。



5

糙米


發芽糙米,被認為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新型功能性食品。但糙米不易消化、口感不佳、烹煮費時,而發芽糙米恰巧彌補了這些缺點,使得

γ-氨基丁酸

(GABA)等有益成分得到顯著提高。




發芽糙米含有較多的

生育酚、三烯生育酚

,而且

抗澱粉性

更強。它可減少皮膚氧化損傷、保持皮膚細胞中

VE正常

水平

血管硬化、對抑制癌細胞增殖

也有一定的協同作用。




製作方法

:選擇米粒表面光滑、米胚呈淡黃色、米粒飽滿無雜質的糙米。清洗時除去上浮的糙米與雜質,用溫水充分浸泡5分鐘,倒出水,蓋上濕屜布保持糙米濕度,2-3天即可發芽。


來源:健康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陵掌上醫生 的精彩文章:

蒲地藍,「感冒萬能葯」到底還能不能吃?
Get!辦公室養生技能①|常坐辦公室?這個病你一定有,不信你看

TAG:金陵掌上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