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胃癌手術3天出院,真是厲害!

胃癌手術3天出院,真是厲害!


由於環境污染、生活習慣改變


以及人口老齡化,


近年來

胃腸癌

已經成為


我國發病排名「前五」的癌症






眾所周知,一旦發現胃腸癌,手術切除是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然而不論是以往開放式手術,還是如今的微創治療,手術都會對患者身體造成極大的創傷。


聽說胃癌、腸癌是大手術,術前要嚴格禁食禁水,術後也好幾天不能吃東西,傷口疼得折磨人,不少人半個月之後出院都瘦了十幾斤,太遭罪了!


吃瓜的美男子


小郎中


那都是以前的事啦!在江蘇省中醫院普外科,這一情況正被打破。




加速康復外科




胃腸癌患者手術前無需長時間禁食,


術後沒有明顯痛感,


幾乎不插鼻胃管,


第一天就能下地行走,


出院時間縮短了一半……




國內加速康復外科領軍人、江蘇省中醫院普外科主任江志偉教授

積極倡導和帶領下,江蘇省中醫院普外科致力於打造更為人性化的醫療服務體系。




以減少手術病人的生理、心理創傷,從而達到加速手術病人康復為目的,由外科、麻醉、護理、營養、理療等諸多學科參與,不斷優化圍手術期措施,提高治療效果,不僅減少術後併發症,使患者少受罪,並且有效縮短住院天數,節省大筆治療費用,無數患者因此受益。





故事一




93歲老人結腸癌術後第一天就能下地活動






在很多人的意識中,高齡老人手術風險遠大於常人,他們通常被視為手術禁忌者。然而近日,93歲的章奶奶在江蘇省中醫院普外科不僅成功接受了結腸癌手術,而且術後恢復良好,第一天就能下地行走,連家人都驚呼不可思議。




病情回顧:




章奶奶兩個月前出現腹痛不適,剛開始並沒有重視,隨著時間的推移,腹痛沒有緩解反而愈加嚴重,難受得她吃不下、睡不著。家人趕緊送她到附近醫院檢查。CT結果提示,章奶奶腸腔內有腫塊導致腸套疊,伴隨不全性腸梗阻。經過一段時間的保守治療不見好轉,於是醫生建議她轉到江蘇省中醫院救治。







「由於長時間的腸套疊和梗阻,老人不僅腹痛難忍,且腸粘膜受損出血,血色素掉到了6克,隨時有腸穿孔的可能,情況十分危急,於是我們緊急將其收治入院。」普外科主任江志偉教授介紹說,由於老人年過九旬,體弱不能反覆灌腸,且梗阻在深結腸處,難以通過腸鏡取活檢做病理確診。入院後,醫生們一方面採取相應治療措施,改善老人身體狀況,另一方面與患者家屬積極溝通後,最終決定通過手術探查。





老人不僅體質弱,且心肺功能相對較差,如果按照以往手術前後長時間的禁食禁水、插鼻胃管等方法,對她而言是巨大的挑戰,這樣的病人更要求我們採取微創加快速康復。




手術前一天,章奶奶吃了些稀飯麵條,只喝一次了瀉藥,並在前一天晚上和術前2小時,分別喝了1000ml和500ml糖水,使身體盡量維持在正常狀態。入院第五天,在與麻醉科通力合作下,江志偉教授及其團隊成功為老人進行了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




手術不到一小時,精準基本無出血,沒有放置鼻胃管,術後加強止痛、營養。老人恢復得非常迅速,第一天就能間斷性下床活動,第三天開始進食米湯、營養粉等半流質食物。以往此類手術至少要14天才能出院,章奶奶在術後第9天後即康復出院。






故事二




不幸查出胃癌,想不到手術後3天出院




「我現在每天都要走上兩公里,鄰居們看到我都說我走路帶風,不像是做過大手術的病人。」兩個月前剛做完胃癌手術的高大叔回到江蘇省中醫院普外科複查,高興地對醫生說道。




病情回顧:




據了解,高大叔今年50歲出頭,來自丹陽。從今年年初開始,他總感覺胃不舒服,經常隱隱作痛,吃飽了有噁心的感覺,仗著身體素來不錯,認為可能是消化不良所致,自行服用胃藥。誰知6月的某天晚上,突然大口嘔血,鮮血直接從口腔噴出,家人趕緊將他送至當地醫院救治。兩天後胃鏡檢查初步懷疑是胃癌,隨後的病理檢查證實了這一判斷。




高大叔是家裡的頂樑柱,又正值壯年,卻意外查出罹患胃癌,得知這一噩耗一家人如同掉入無盡深淵。在瀕臨絕望之際,經熟人介紹,他慕名找到江志偉教授。在做了兩次化療穩定病情後,8月底,江志偉教授把高大叔收治入院,完善術前檢查後,為其進行胃癌手術。




讓高大叔沒有想到的是,術前幾乎不需要做腸道準備,手術後幾乎沒有感覺,恢復得也特別快。「手術當天晚上,就能下床活動,第一天開始少量進水,並能下地行走,胃腸道功能也逐漸恢復。」經過3天的治療,高大叔就在家人的陪伴下順利出院。




加速康復——外科的高速公路



 


如果將普通的手術治療比作鄉間公路,時速80公里就已經很快了,甚至險象環生,但加速康復外科不一樣,它如同外科的高速公路,即使速度達到每小時100公里,也會覺得很輕鬆。


                                                            ——江志偉






十年來


在加速康復理念的指導下,江志偉教授帶領團隊將

胃腸癌術後康復時間縮短了一半

,原本胃癌患者術後平均住院12天左右,如今只需要6-7天,以往腸癌切除術病人平均住院2周,現在也縮短到了6天之內。






加速康復不僅讓患者在術後迅速康復,並且圍手術期的體驗也更為舒適。




以結腸癌為例


傳統觀念強調,術前三天內禁食,術前幾小時禁水,術後幾天不能進食且必須卧床靜養10-15天。如今,患者不需要長時間的腸道準備,術前2小時可以喝糖水,手術後只要清醒就可下床,8小時可以喝水,進食半流質。過去,病人手術後,要插導尿管、傷口引流管、鼻飼管,而現在最多只插一根管。




打造全新的加速康復外科,江志偉教授認為,不僅與微創、腹腔鏡等先進技術的運用有關,還跟自身條件以及麻醉、護理、外科醫生的水平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




「一個病人的康復是多學科的,是外科、麻醉、護理、營養等多學科的整合和優化。不單單切口要微小,還要把疼痛控制、營養改善、心理、護理等各方面加強,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病人的微創和快速康復。」




事實證明,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推廣和實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醫療效果和就醫體驗,同時亦可最大程度地節約醫療資源,降低政府、醫療機構和患者自身的醫療費用支出,實現了各方共贏。




來源:江蘇省中醫院訂閱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陵掌上醫生 的精彩文章:

「陪讀媽媽」成高危職業?南京有位媽陪娃寫作業腦梗住院了
2人死亡,1人進ICU!還有一女子曾因此差點截肢!節假日這病高發,千萬別當小事!

TAG:金陵掌上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