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一太監曾娶妻生子,給慈禧太后上了一封條陳結果被斬

晚清一太監曾娶妻生子,給慈禧太后上了一封條陳結果被斬

太監是皇帝的奴僕,但因其照顧皇帝起居,整天圍繞著權力中心轉圈,很容易演變成干預朝政。清朝吸取前朝的教訓,對太監嚴厲管束,堅決杜絕他們觸碰權力。

1655年,順治帝命工部鑄立鐵牌,強調:「(太監)但有犯法干政、竊權納賄、囑託內外衙門、交結滿漢官員、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賢劣者,即行凌遲處死,定不姑貸」。

晚清皇宮內當差的太監。

這道鐵牌成為清朝皇室的家法,應該說執行得不錯,太監基本上都不敢過問政治(通常文化水平很低,也沒有能力過問)。

但是,在晚清時期,有一個太監幹了一件非同尋常的事,引起了朝廷的震動。他就是寇連材。

寇連材是直隸昌平人,幼年時家境小康,有幾十畝地,練過武術,也上過幾年私塾,粗通文墨。15歲結婚,婚後育有二男一女。

1890年,他23歲時,其父寇士通與財主趙燦因地界糾紛而輸了官司,寇士通身亡,家道由此迅速敗落。年輕的寇連材遭此變故,心情苦悶,到京城尋找出路。不知何故,他毅然拋妻棄子,自閹入宮,做了太監。

慈禧太后身邊圍繞著大批太監。

寇連材在慈禧太后身邊做了梳頭太監,比較受信任。他入宮之日,正是清朝內憂外患日益加劇之時。可能因為他心懷正義感,又有點文化,整天對局勢憂心忡忡。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軍大敗而歸。日本步步緊逼,國家喪師失地,寇連材更加憤懣憂傷,甚至在慈禧太后面前表現了出來。慈禧對他呵斥一頓,並未加罪。

攬鏡自照的慈禧。

寇連材沒有罷休。1896年初的一天,他請了5天假,在這5天里他幹了兩件事:一是跟家人見了一面,二是寫了一封《上太后書》。銷假後,他就把這封條陳進呈給了慈禧。

條陳裡面寫了什麼內容?內閣侍讀學士惲毓鼎在日記中寫道:「凡十事:一,頤和園不宜駐蹕;一,停止勘修圓明園工程;一,不宜使皇上日近聲色;一,請立皇子;一,李鴻章不宜出使外洋;一,武備廢弛,沿邊請練鄉團;一,停止鐵路工程;一,鑄行銀元(其三條不得其詳)。」

晚清太監。

惲毓鼎獲知的這些內容,可能得自傳聞。據歷史學家戚其章考證,寇連材上書的內容如下:

一、以紙(幣)貫通天下,以興利弊,能安天下,軍民一心。

一、國家用人,宜以利為先(指提高人才待遇)。

一、練軍宜每庄(原文缺失,下同)。

一、宜多修工,即養天下民之法。

一、天下各處宜設立官學教人院,不拘男女,均十歲入學。

一、慮修鐵路、洋葯即是中國之大患,均宜裁撤。

一、天下各犯宜赦,亦宜各賞給命牌一件。

一、天下各處官員,均宜三年一任,不宜連任。

一、天下風俗、銀平、斗秤、尺寸、地畝清目,各處均不相同,均宜一法制之。

一、我國現今無嗣,就此可選天下文武兼全、才學廣大者過繼,不可按親友過繼。

慈禧身邊的太監。

就當時的社會認識而言,寇連材的上書並無過人之處,可行性也不高,像停修鐵路、廢止西藥的建議愚蠢透頂,不能不說是餿主意。

不管這份建議書有沒有道理,慈禧太后看了已經是怒不可遏了,在她看來,你寇連材是教我怎麼治理國家么?這不是干政是什麼?太監就不要扯什麼愛國情懷。「太后震怒,謂祖制宦官不許干預國政,立予斬決。」

1896年3月29日,寇連材在菜市口被斬首。臨刑前,他表現從容,稱得上是剛烈漢子!「至市,索袍褂著就,向東拜別祖塋及老母,云:『我雖系內監,然所陳諸事皆忠君愛國之心,即駢首市曹,亦可見祖宗於地下。』恬然就戮。」

參考資料:戚其章《梁啟超考疑》,馬忠文《寇連材之死與「烈宦」的誕生》,春才、精武《寇連材其人其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歷史 的精彩文章:

抗戰老照片:生活條件艱苦 百姓與飛虎隊關係融洽
清朝的荒唐王爺:敢懟乾隆帝,給自己辦「活人葬禮」

TAG:小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