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湄潭:兼容並蓄 茶葉飄香

湄潭:兼容並蓄 茶葉飄香

CCTV-10

11月18日 晚間22:31

《中國影像方誌·湄潭》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蒹葭》中的這幾句詩,構建了一個優美的愛情境遇。一個 「湄」字,渲染出一種水草交接,似水非岸的空靈意象。

水邊為湄,聚水成潭。湄潭,因湄江水蜿蜒逶迤,隨處可見盈盈不知其深的潭水而得美名。

1945年,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李約瑟博士曾說:「在遵義之東75千米的湄潭,不僅有世界第一流的氣象學家、地理學家竺可楨,有世界一流數學家陳建功、蘇步青;還有世界第一流的原子能物理學家盧鶴紱、王淦昌,他們是中國科學的希望。」

李約瑟這番言論讓湄潭這座名不見經傳的貴州小城,聚攏了世人好奇和驚嘆的目光。

浙大重生的起點

在浙江大學校史館中,湄潭被定義為其步入黃金時代的起點。而漫步在湄潭縣城,也總能看到很多與浙江大學相關的印記。

1937年,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

浙江大學西遷歷史陳列館

為了躲避日寇的炮火,當年11月11日,國立浙江大學師生在校長竺可楨的帶領下,被迫開始了西遷。浙大先後在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輾轉,並於1938年10月到達廣西宜山。短短几個月後,宜山遭到敵機的猛烈空襲,將浙大師生再一次置於炮火的威脅之下。

當此國難,時任湄潭縣縣長的江蘇人嚴溥泉,深知一個國家的強大離不開民族的振興,而其根基,在於教育。他在聽聞浙大的困境之後,嚴溥泉立刻給竺可楨寫信,表達了傾盡全縣之力接納浙大師生的強烈願望。

浙江大學西遷歷史陳列館

湄潭縣城全景圖

竺可楨收到了嚴溥泉一封接一封的來信,信中不僅流溢著一縣之長熱忱地邀請,更是附有嚴溥泉親自繪製的湄潭縣城全景圖,並將校舍之用的287間房屋逐一標出。

竺可楨被嚴溥泉的摯誠所打動。

1939年6月,他帶領浙大師生涉水跋山、苦渡難關,最終遷校至湄潭縣。

這次成功的遷校,扶浙大之將傾,保文化之根脈,同時也改寫了湄潭這座小城的發展軌跡。

在遷至湄潭的7年里,這些懷揣著救亡圖存夢想的浙大師生們,取得了傲人的學術成就。

中國核物理學家王淦昌 、盧鶴紱、李政道、程開甲,國際遺傳學家談家楨、數學家蘇步青等蜚聲中外的科學巨擘,他們學術和事業的發軔與起航,都離不開湄潭山水的滋養。

現今,距浙大西遷,已經過去了80年。

如今的湄潭已不再是那個偏遠貧弱的小縣城,浙大也早已成為中國的一流大學。但這段跨越1500千米的情緣早已融入兩地人的血液,一代民族困境中求發展的奮鬥精神,也在後代們口傳身教中發揚光大。

中國現代茶葉從這裡啟航

「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

「茶聖」陸羽,一生嗜茶,品茶無數,即便如此,仍然給了貴州茶「其味極佳」的盛讚。

經考證,陸羽提到的夷州、播州,正是今天湄潭的所在地。

湄潭便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之一。

國茶產區不計其數,為什麼湄潭成為了茶樹育種的寶庫呢?這要從那個血與火的年代講起。

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發展戰時經濟,壯大我方實力。茶葉,肩負起了換購槍支彈藥、支持抗戰的特殊使命。於是,增加茶葉產量,提高生產效率便成為了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

當時中國頂級的茶葉專家張天福、李聯標等人,經過多方的調研,紛紛把目光投向了湄潭。

1940年2月,就在浙大西遷至湄潭幾個月後,湄潭再一次接納了一個國家級的科研學術機構——中央實驗茶場。

中國現代茶葉乘風破浪,由此揚帆起航。

從1940年到1944年,在戰火紛飛的困難時期,全國各茶區的優良茶樹種子紛紛彙集於湄潭。

茶場的科研人員們將這些品種資源分門別類播種、觀察,並不斷進行雜交實驗。

經過十多年的研究,在20世紀五十年代,一款湄潭本土茶樹品種改良成功。茶樹的環境適應性、抗病性更強,產量更大。

用這款改良茶樹製作而成的本土紅茶,黔紅正式出品,很快就成為西南地區出口創收的主力。

一杯茶,融合了環境、技術、人才,以及文化與傳承,也構成了湄潭以茶興縣的天時、地利與人和。

現代化茶產業的金飯碗被湄潭人牢牢地捧在手裡,老一輩茶人篳路藍縷的奮鬥精神被繼承和發揚。

今天的湄潭不負往昔榮光,躍升為中國茶產量最大的縣之一。

漫山遍野的美麗茶園,正孕育著湄潭更加美好的未來。

兼容並蓄,湄潭人留住了國立浙江大學和中央實驗茶場,在戰時為科教文化、抗戰力量壯大提供了養料,蓬勃了幾多生機,輸送了不竭動力。

湄潭人的足跡,寫下了一部敞開胸襟,吸留外來文化,兼攬天下而並行的歷史。

站在千年的時間線上,湄潭從未像今天這樣生機勃勃。

中國影像方誌

《湄潭篇》

播出時間:11月18日 22:31

監製 / 閆東 主編 /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田楚韻 程鳳潔 徐傳寓(實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科教 的精彩文章:

謳歌新時代 抒寫祖國頌
中國發病率最高的婦科腫瘤,早期檢查就能規避70%的風險!

TAG:央視科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