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學習|你與學霸的差距,就在這55分鐘里!

學習|你與學霸的差距,就在這55分鐘里!

很多同學都深有體會,自己明明很認真努力、課外也自覺預習功課,晚上熬夜做練習但是成績總是提不上來;而有的同學學習時間短,早上賴床、晚上早睡,成績卻是名列前茅!

學習|你與學霸的差距,就在這55分鐘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這到底是有沒有天理了?!

先別抱怨,

大家不妨從課堂的聽課質量和課後的複習技巧上找原因。

差距一

課堂45分鐘,眼高手低、心不在焉

課堂45分鐘,絕大部分時間是老師在講,學生在聽,大家都坐在同一教室里,區別在哪呢?

1、課堂45分鐘——思考

同是聽課,有人在認真聽,有人看似在認真聽,還有人在消磨時間,這就是主要差距!如何將課堂45分鐘高效化?需要我們勤于思考,即上課時,自己的思維要隨著老師講到哪裡就想到哪裡,對老師提出的問題要認真思考,多想幾個為什麼!對同學們的回答,也要想一想對在什麼地方、錯在什麼地方、應怎樣改、還有沒有更巧妙的方法。

有些學生會認為自己已經預習無需再聽,其實隨著老師不斷深入地講解,每個人都會自然地聯想到自己預習時遺漏的知識點內容,並對知識點有新的看法。

需要著重提醒的是,千萬不要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對於自己在預習過程中已經掌握的知識也應該仔細地聽老師講一遍,也許老師的理解更到位,或者你自己的理解有出入。

2、課堂45分鐘——做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據調查分析,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善於做筆記。有些同學認為上課聽懂就行,記筆記不重要,何況也沒什麼可記的。有這樣的想法,一定是因為這些同學還沒有掌握記筆記的正確方法。

其實這裡說的記筆記,並不是把老師講的全部記下來,而是有篩選地記!記完筆記還要多看,因為筆記的內容是重點、難點、易錯點等,是考試常考的和自己掌握不牢的地方,只有反覆強化記憶練習,才能把知識學紮實。

差距二

課後10分鐘,完勝熬夜2小時

雖然大家都知道高三的時間緊、任務重,想再擠出一點時間來學習著實有點不容易,其實,如果我們把「課後的十分鐘」的「文章」做好,完全不用另外擠時間!

仔細回想一下,我們的課後十分鐘都用來休息、玩鬧、補充能量……如果把每個10分鐘用好,晚上熬夜的時間就可以省略了!那麼,具體該如何利用課後10分鐘呢?

1、首先是回想

課堂上我們利用45分鐘來「想」,課後當然就是「回想」咯!回想什麼?回想我們在上節課中學到了什麼,比如新概念、新方法、新技巧,新思路、之後遇到新題我們該如何解答等等。

2、然後是練習

課間休息時一般會有些嘈雜,無法全神貫注地做數學題,但大家可以利用這個時間來做語文或英語語法題,因為英語語法和語文基礎知識題,可以隨看隨記,而且不用聯繫上下文。

3、最後是記憶

上廁所回來後時間幾乎沒得剩,如果用來做英語習題也有點顧不過來,這時候,同學們可以用來記憶單一的知識點,例如幾個單詞、幾條公式、幾句詩詞等等。

努力了但是成績上不去

要先從源頭找原因哦

對症下藥才能拉近跟尖子生的差距!!

傳說這份

「96%的高中生用了都能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習方法」

同學們趕快來領取吧~

一、3個過程

【學校學習】

學校學習是最主要、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大多數基礎知識都來源於學校老師的傳授,由於學生基礎知識不同、努力程度不同等等,導致很多學生均為一個老師教的,考試成績差異卻很大。

【家庭學習】

是學校學習的補充,是較為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若家庭學習做的較好的學生,其成績也會不斷得到提高。

【再學習】

即日複習和周複習。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注重基礎,查缺補漏的再學習。再學習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將所有知識點一字不漏的再學一遍,再學習應掌握方法和提高效率。

二、4個環節

【學】

就是接受新知識。在校學習要緊跟跟教師的講課進度,基礎的知識點一定要理解消化,出現了差距一定要及時彌補,不要放鬆或者丟棄疑點,否則積少成多,會嚴重影響聽課的質量,增加自己基礎知識的學習負擔。學生必須每天做日複習,並且複習應在做作業的前面完成。日複習做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當天完成老師作業正確率的高低和做題速度的快慢。

【查】

就是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和檢查,作業和考試是查的主要方式。查是對第一個環節學的質量進行分析和檢驗的一個超額雖解決針對性學習的一個先決條件。老師通過布置作業或安排考試的方式來檢測學生所學的知識點是否掌握。寫作業和考試並不是老師的目的,布置作業和安排考試的真正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考試來了解自己知識點的漏洞。

【改】

就是對知識不穩固和漏洞進行整改,一個很有效的法是建立錯題本,並隔段時間將其再做一遍。如何建立和使用錯題本呢?一:給每科都建立一個錯題本;二:應每天做當日作業前,把昨天的錯題解決後再開始新的作業。三:對每道題都要做錯誤過程陳述、錯誤原因分析、錯誤類型總結、最後將正確解題過程寫出。如果有多種方法也應該做出。

【納】

即知識的歸納,歸納知識點時應有以上三個環節才行。

三、6個習慣

一、預習習慣:首先要提前發現新知識點的重點,難點,疑點。

預習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階段時間的控制分為三種:日預習,單元預習,學期預習。

2、預習時要讀、思、問、記同步進行。如果是以前沒有預習的學生不要一下子全面鋪開,每門都搞提前預習,這樣會感到時間不夠,造成學習壓力,可以選一兩門自己學起來感到吃力的先預習,再逐漸增加學科。

二、聽課習慣:聽課是學生學習的中心環節和關鍵環節,要記課堂筆記,圍繞知識重點、難點、疑點。

聽課要注意的問題:

1、做好聽課的準備工作

2、自我調節和控制注意力

3、聽課時要結合自己的個性需求去聽

4、積極和老師互動

5、處理聽課和記筆記的關係

三、複習習慣:複習要對照課堂筆記抓知識的重點、難點、疑點,這個習慣應該融合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而不是抓們為考試準備的。

複習也需要注意分為日複習,單元複習,全面複習。

四、作業習慣:作業要控制時間,提高正確率和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提高應試能力,我們認為,作業習慣決定了考試習慣。

作業的基本要求:注意力集中,時間合理控制。

基本過程:審題,思考(尋找解題途徑)、正確解題、檢查。

五、思維習慣: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應該經常注意新舊知識之間,學科之間,所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等方面的聯繫養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做到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的習慣。

六、作息習慣:要勞逸結合,科學用腦。這也是提高學習效率很關鍵的一點。

四、1個計劃

把一個最終計劃劃分成一個個階梯式遞進目標,然後一步步實現它。

1、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幫助學生擬訂一個學習計劃。

2、管理好自己的知識,定期做一個小結,把自己的知識系統化。

3、管理好自己的漏洞,做一個深層次的試卷分析。

做好學習計劃以後,最關鍵的就是定時定量的完成學習計劃,把它養成習慣。

本文整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