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位開國少將隨身攜帶一個神秘的提包,誰見了都羨慕

這位開國少將隨身攜帶一個神秘的提包,誰見了都羨慕

原標題:這位開國少將隨身攜帶一個神秘的提包,誰見了都羨慕


開國將帥大多數都是非常簡樸的,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幾十年,打補丁是經常的事。不過,像今天介紹這位開國少將這樣的,還真不多見。


怎麼個特殊法兒呢?咱先來看看這個小故事——


有一次,開國少將黃連秋帶著一個幹事去參加會議。會議開始前,黃連秋髮現幹事的扣子掉了一個,就提醒他要保持軍容嚴整,可是幹事只帶了這一套軍裝,急得團團轉,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這時,黃連秋不慌不忙,拿過來自己的提包,從裡面掏出了一個針線包,從容地給幹事縫起了扣子。


這個幹事很驚訝,說您這麼大的領導,怎麼會隨身帶著針線包?

黃連秋笑道:「出門在外,難免有磕磕碰碰,針線我都是隨身帶著,破了就縫,縫好再穿,多方便?」


其實,黃連秋的提包里,不只有針線包,還有碎布頭、膠水、剪刀、鉗子……簡直就是一個雜貨店!很多人都對黃連秋的這個提包非常羨慕,說它太神秘了,什麼都有。



(圖:中間為黃連秋將軍)


黃連秋是湖南平江縣人,因家境貧寒,很小的時候就參加了國民黨的隊伍,但因為看不慣軍閥作風,後來跟著營長畢占雲起義,加入了紅軍隊伍,那年還只有16歲。

起義後,黃連秋隨部隊到達井岡山,受到了紅軍的熱烈歡迎,甚至連毛主席、朱老總都親自出來迎接,並將這個營改編為紅四軍特務營,主要任務就是保衛軍委機關的安全。


晚上,毛主席給這些起義戰士們上了一堂課,說為什麼大家整天從早忙到晚,還是沒有吃沒有穿,地主老財什麼都不幹,卻天天喝酒吃肉?為什麼地主老財過年收債,勞苦大眾卻要出門躲債?


黃連秋就坐著主席的對面,越聽越激動,流著淚站起來說:「我家裡兄弟姐妹8個,可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後來家裡忍痛賣掉了6個,只留下我和四姐。我娘得癆病,臨終時就想吃一口米飯,我和我爹到地主家借穀子,給人家跪了半天,承諾我給他們放半年的牛後,他們才借了一碗穀子。可是,等我回到家時,我娘卻已經死了……」說到這裡,黃連秋哭得已經說不出話來。


這堂課,是毛主席給黃連秋上的第一堂階級教育課,從此讓黃連秋鐵了心跟著主席,至死不渝。


在抗戰時期,黃連秋擔任晉察冀軍區一分區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是一分區公認最優秀的幹部,上到領導下到士兵,沒有一個不佩服他的。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好口碑,自然得益於他的公道正派、清正廉潔的表率作用。


大生產運動開始後,各部隊各部門都有自己的生產任務,一分區政治部也有種田收割的任務。到了第一個秋天,由於政治部人手少,所有人都要去收莊稼。


大家都勸黃連秋別去了,因為他的右手在長征時受過傷,握不到一起,拿不了鐮刀,去也是白去。可是,那天大家到了地里時,卻發現黃連秋已經在那裡幹起來了。


戰士們都很奇怪:黃連秋的右手不是握不住鐮刀嗎?他是怎麼做的?原來,黃連秋把鐮刀直接綁在了手臂上,割起莊稼來,一點也不比別人慢。

黃連秋晚年離休後,沒有在家裡安享晚年,而是義務輾轉於各個學校、工廠做報告,宣傳紅軍的光榮傳統,被媒體譽為:「永不褪色的紅旗」。


歷史客棧作者:荒沙


有趣味、有思維、有品位的「三味」歷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ashaohua10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他的資歷足以授上將,卻沒有軍銜,晚年把錢都送給老百姓
他是桂系第三大佬,更是抗日名將,卻因一個缺點沒人看得起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