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年輕人會得大腸癌嗎?會!而且年輕人大腸癌惡性程度更高!

年輕人會得大腸癌嗎?會!而且年輕人大腸癌惡性程度更高!

一提到大腸癌,大家很容易就想到老年人,但是雖然大腸癌最常見於中老年患者,而且老年人大腸癌的發生率也遠遠高於中青年人。

但是絕非只有老年人才會得大腸癌,年輕人同樣也會得大腸癌。

而且,近年來青年人大腸癌的發病率有明顯升高的趨勢。

而且非常不幸的是,中老年人由於對癌症比較警覺,一般發現大便帶血,往往會想到腸癌的可能,會及時的去看醫生,所以發現的並不太晚而且老年人的大腸癌往往進展的比較緩慢,即使發現的晚了一些,治療效果也相對比較好。

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的年輕人即使經常大便帶血,大便次數增多,其本身和醫生也很少往腸癌方面考慮,多認為是痔瘡或腸炎等,用點藥物就打發了,很少為此做腸鏡檢查。

所以,一旦年輕人患有大腸癌,診斷時大多是晚期,而且由於年輕人的大腸癌惡性程度高,發展快,大多治療效果不理想。

大腸癌在各個年齡段的分布情況

大規模的統計數據顯示,大腸癌的發生率與年齡密切相關,年齡越大,大腸癌的發病率越高(圖1)。

圖1:不同年齡段大腸癌的發病率

美國2000年-2003年的研究數據顯示(圖2):

在每年新發病的大腸癌當中,發病年齡小於20歲的僅佔0.1%;

發病年齡小於34歲的僅佔1%;

發病年齡小於44歲的僅佔4.5%;

發病年齡小於55歲的僅佔15.4%;

發病年齡大於55歲的佔84.6%。

由此可見,大腸癌好發於中老年人。

圖2: 新發的大腸癌中不同年齡段所佔的比例

大腸癌為什麼多見於老年人?

大腸癌在發達國家的高發年齡為60~70歲,我國大腸癌好發年齡比國外提早10~15歲,但大多數大腸癌患者都是中老年人。老年人好發大腸癌的主要原因是「各種致癌因子的累積效應」。

大腸癌的發生是由於多種致癌因子的致癌效應長時間反覆累積的過程。人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都要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致癌因子。

尤其是大腸,大腸則是將食物消化吸收完之後的廢物排泄出去的最後關卡,大便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和致癌因子,這些因子反覆作用於腸道,就會引起腸道炎症,或者引起腸道粘膜上皮細胞發生突變,進而演變為大腸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致癌因子作用的時間越長,所以大腸癌的發病率越高。

年輕人會得大腸癌嗎?

雖然大腸癌最常見於中老年患者,而且老年人大腸癌的發生率也遠遠高於中青年人。但是絕非只有老年人才會得大腸癌,年輕人同樣也會得大腸癌。 而且,近年來青年人大腸癌的發病率有明顯升高的趨勢。

對上海長海醫院5000多例大腸癌的統計結果顯示:

發病年齡

30-40歲的佔6%,

40歲-60歲的佔40%,

>60歲的佔52%,最年輕的腸癌發病時僅14歲。

所以年輕人也可能得大腸癌,應該引起重視。

年輕人患腸癌大多與遺傳有關

我國年輕人大腸癌的發病率明顯高於歐美國家,這是我國大腸癌的一個主要特點。年輕人的大腸癌又與老年人有所不同。與老年人相比,年輕人的大腸癌往往惡性程度高、病情分期晚,術後容易發生複發和轉移,預後差。

大腸癌的發生是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雙重作用的結果,年輕人由於接觸環境中各種致癌因子的時間較短,所以年輕人發生大腸癌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

也就是說,發生大腸癌的年輕人體內細胞微環境較差,而且含有較多的癌基因,因此只需要經過較短的時間就容易發生大腸癌。

所以,年輕人發生大腸癌,在一定意義上意味著他體內的細胞微環境很差,而且其家族遺傳背景不好,容易得大腸癌。他的直系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發生大腸癌的概率時普通人群的3-5倍,應當儘早行結腸鏡檢查,以便儘早發現大腸癌,儘早治療,從而延長他們的生存時間。

另外,年輕人發生大腸癌(發病年齡小於50歲),要高度懷疑遺傳性結直腸癌的可能性。根據《NCCN遺傳性結直腸癌指南》,小於50歲的結直腸癌都需要抽血行基因突變檢測,以便發現可能存在的遺傳性結直腸癌。

腸癌有哪些癥狀?

大腸癌前期比較隱蔽,沒有特異性癥狀,所以腸鏡檢查越早越好!

當出現以下癥狀時往往已經是進展期。

1、血便:(勿與痔瘡混淆)

痔瘡出血:是血管出血,好比 「水管漏水」,出血量大,血液鮮紅。

腸癌出血:是糜爛面出血,就如「牆面滲水」,滲血量小,血液暗紅。

2、蛋清樣或膿樣粘液分泌

腸癌出血伴有蛋清樣或膿樣黏液。

3、排便規律的改變

腸癌腫瘤的反覆刺激使患者有排便不盡感,導致排便習慣的改變,如便秘腹瀉交替、次數增多等。

4、腫瘤消耗:

食慾減退、消瘦、貧血

因腫瘤消耗,可導致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等癥狀。

大腸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發現的太晚

其實,大腸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發現的太晚,錯過根治性切除的手術時機,只要早期發現,無論是老年性大腸癌,還是年輕人性大腸癌,治療的效果都很好。

要做到早期發現,關鍵的是高危人群在出現腸癌的常見癥狀,例如大便帶血、大便次數增多、出現持續的肛門下墜感和排便不盡感等時,儘早行結腸鏡檢查,儘早發現大腸癌,或大腸息肉等癌前病變,儘早治療,以免錯過追加治療時機。

再重複一遍:

高危人群在出現腸癌的常見癥狀前,儘早行結腸鏡檢查,儘早發現大腸癌,或大腸息肉等癌前病變,儘早治療,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END—

了解細胞微環境相關問題

可留言或添加微信諮詢

圖騰益生專家組,為您一對一服務

文章來源:胃腸病

溫馨提示:《大連圖騰生物》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連圖騰生物 的精彩文章:

這些行為就是自找癌症,你卻每天都做!
90%癌症患者不知道的飲食六大誤區,趕緊轉給需要的人

TAG:大連圖騰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