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大講堂第547講:技術面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大講堂第547講:技術面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來源:金融界愛投顧

怎樣看待技術分析?技術分析究竟有效嗎?

對於這個問題,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殊不知,投機領域不像其他領域,孰好孰壞,是沒有裁判可以裁定的,它只能由「市場」來做終極打分,賬戶數字的變化,可以說明一切。

一、和其他分析方法相比,技術分析基本沒有門檻

其他分析手段,比如基本分析至少要讀得懂經濟數據及其背後的邏輯吧,價值投資起碼要具備公司治理跟財務相關知識吧。可只有技術分析,電腦上裝個行情交易軟體,做上一兩筆交易,阿貓阿狗都敢說自己學過、用過技術分析。這樣的人一多,技術分析自然就被黑了。

我們經常看見,只要認識一個指標,就說這就是技術分析,截個圖形也說這是技術分析,知道個金叉死叉,也敢說自己是技術分析。由於只知皮毛,生搬硬套後往往被市場啪啪打臉。出現問題,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把板子打到技術分析身上。

技術分析無用論的觀點認為:所有技術指標都是根據歷史的成交與價格數據計算出來的,根據歷史數據來預測未來是不可能的。任憑把技術分析吹上天,用它沒賺錢,那就是扯淡;而用技術分析後,發現了主力意圖並及時搭上順風車,賺錢了,這些運用者,肯定認可技術分析並加以崇拜的。

二、有效無效論貌似都有道理

這說到底,還是以我為中心,起作用了就說有用,否則就無用。

如果進一步認識了解了技術分析,才會明白所謂無效論,其實壓根就沒弄明白技術分析是怎麼回事,所謂技術分析無用,就是門外漢的想當然。

讓我們回頭看看技術分析的鼻祖道氏是如何闡述市場的過去與未來的關係的:

技術分析的三大假設是:

1、市場行為包含一切;

2、價格沿趨勢運行;

3、歷史會重演。

其中歷史會重演,是指過去發生的行情,未來會再次發生。注意,這裡道氏有沒有說:未來就是過去的重演,未來的行情在過去一定曾經發生,所以了解過去,就等於了解未來乃至整個市場。

如果是這種理解,那就是片面和主觀。道氏以及後來所有技術分析者,研究歷史圖表的目的,不是試圖用過去的數據推導未來甚至整個市場,而是通過研究過去的行情,當類似或相同的行情在未來再次發生時,我們可以識別出來,進而做出合理的應對,規避風險甚至盈利。

這裡面自始至終,就沒有什麼由過去推導未來,由過去推導整個市場,技術分析認識到的的確只是市場的局部,但它也只對付那個被認識了的局部。

也就是說,技術分析本來是方法論,它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要解決「怎麼辦」的問題的;有人卻拿認識論的要求去套它,要它去解釋「為什麼」,結果自然是怎麼看技術分析,怎麼都不順眼。

三、關於技術分析有效論

道氏另一句話中,即「市場行為包含一切」。

這裡的一切,無論是內幕消息,還是市場情緒,最終都會通過價格體現出來,價格是市場中所有因的唯一果。

作為一個普通交易者,可能獲得並掌握市場中所有信息,所有要素嗎?顯然不可能,但價格卻是一視同仁對市場中每個人公開的。在因無法準確掌握,尋找充分條件難度太大的情況下,將唯一的結果--價格,作為分析對象,由尋找必要條件入手把握市場,就成了理性的選擇。

而對價格以及相關量能、持倉等圖表元素的分析,也就成了技術分析的基礎,所謂技術指標,不過是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根植其上的方便法門罷了。因此如果眼睛只盯著指標,甚至以為指標就代表技術分析,拿調過幾個參數,測試過幾個指標,認為自己已經了解掌握技術分析的證據,那別說入門,這其實連門在哪兒都還不知道呢!

四、沒有絕對可靠的分析方法

批評技術分析的人和批評價值投資的,其思維邏輯是出奇的相同,本質就是不懂市場、不懂概率、不懂資金管理、沒有交易系統,期望用一個方法就打天下,這種神功,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量化分析等都沒有。

技術分析是前輩不斷積累下的各種經驗,造就了各種分析指標的豐富多彩。不是技術分析不行,而是後人學到精髓者少而已。再加上各種明星交易員的隕落,讓不懂此道的人更有借口來攻擊技術分析無用。

五、技術分析,學得再精,也不會「總是有效」

技術分析,只是在某個時期,某些特定的環境下,有著相同或相似的規律,這種規律不見得總是有章可循,一成不變。

因此,技術分析只能是相對有效,並非絕對有效。既要相信技術分析,又不能迷信技術分析。

我們看到在市場,資金實力雄厚,背景不凡的主力,建倉、拉高手段往往出其不意,往往逆市場大眾心理而為,越是大家一致看好的支撐,偏要勢大力沉砸穿;拉高過程里,很多短線技術派人為不可逾越的重要阻力位,強勢股甚至採取持續的一字漲停手法突破。

那些照著頭肩底、雙底、上升三角形等標準技術圖形走的主力或許還是個實力不強的弱主。真正的強勢主力,是有大氣魄和高意境的。

六、各種分析的辯證關係

比較科學的和正確的做法是:為了克服一種分析手段的局限性,投資者應儘可能地把技術分析、政策分析、基本面分析,包括資金面分析融會貫通。要處理好這幾個分析之間的關係,分析中就應該區分主次,區分輕重。

正確的做法是:技術面服從基本面,基本面服從資金面,資金面服從政策面。把這個話倒過來看,就知道,原來,中國股市一直是政策面在頭。

另外,中國股市有技術分析所難以觸及的地方,那就是突發事件的出現,或者是基本面的徹底改變,包括政策面的轉向,純技術分析上的「頂」,「底」將在這樣的情況下而被改變。遠的如1999年中央提出科技興國戰略,5.19行情氣勢磅礴。2007年「5.30」印花稅突然調整,大盤恐慌跳水。2011年,美國提高債務上限,債務危機升級,全球股市暴跌。2015年A股因管理層強行降槓桿而引發的股災等等,都是具體表現。

七、技術分析基於什麼去做研究?

如果說宏觀信號是一種隱性「感覺」,那麼技術分析就是顯性的「技術」,技術分析實際上就是市場簡練和簡化的語言 ,技術分析基於什麼去做研究?道氏理論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是基於市場。什麼叫基於市場,最根本的就是各類交易者的買賣行為,已經發生過的買賣行為。

依據已經發生過的事實,運用一些方法,對後市做預測,根據行情的發展,去驗證預測是否正確並做相應的處理。這是技術分析的基本過程。預測,這也是被大部分反對技術分析的人所詬病的。這能理解,因為大部分人把預測當做猜測,而預測不是猜測。

技術分析,即是信號的生成工具,也是信號的確認工具。交易行為會反映在盤面上,利用技術分析工具,就可以捕捉到異動,信號就產生了。

技術分析就是通過價格、成交量、持倉量等圖表元素,來找到形成的原因,然後根據技術圖表的內在規律,去預測分析對象未來的趨勢和狀態。技術分析只有把這些元素融會貫通,綜合運用了,才能達到技術分析的最高境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北京率先啟動P2P借貸機構自查工作
荷蘭電池製造商將投18.5億美元與中國合作商在華建廠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