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五戒的含義

五戒的含義

今天的周末講堂,大照法師為發心的佛子宣講《認識五戒》,闡釋五戒的具體含義,並逐條分析每條戒的毀犯情況,讓大家更加清晰地認識戒的作用,從而對觀自己在生活中的行為,清凈身口意,正信正行。

不殺生戒

殺戒以殺人為重,殺旁生異類為輕。殺人以具足五個條件,成不可悔罪:

一、是人——所殺者是人,而非異類旁生。

二、人想——蓄意殺人,而非想殺異類旁生。

三、殺心——有心殺人,而非無意誤殺或過失殺人。

四、興方便——運用殺人的方法。

五、前人斷命——被殺的人,斷定已死。

殺人的後果,可以有三種:

一、當時殺死,犯不可悔罪。

二、當時不死,以後因此而死,亦犯不可悔罪。

三、當時不死,以後亦不因此而死,犯中可悔罪。

殺生以心為主,無意殺者,不犯重罪;所以戲笑打人,被打者因此而死,不犯重罪,但犯可悔罪。意外的誤殺,無犯。若有誤殺的可能,而不加審慎者,誤殺他人致死,犯中可悔罪。如果為痴狂心亂、痛惱所纏,不由自主而殺人者,無犯。

佛戒殺生,故亦戒墮胎。若為殺胎兒墮胎,胎死犯不可悔罪,胎不死母死,犯中可悔罪(也從胎兒邊作殺方便而得罪),俱死不可悔,俱不死中可悔。若為殺母而墮胎者,得罪與此相反。如果他的意圖就是為了殺母親,然後假做了一個墮胎的葯給母親,讓母親死了,就構成了一個殺人的事實,所以犯不可悔罪。胎兒如果也死了的話,與胎兒那邊並不結罪,是與母親這邊結了罪。

因為殺人,人死,犯不可悔。殺非人,非人死,犯中可悔。殺畜生,畜生死,犯下可悔。按照藕益大師說:殺人作人想,犯不可悔。殺人作人疑,也犯不可悔。殺非人作非人想,犯中可悔。殺非人作人疑,也犯中可悔。殺畜生作畜生想,犯下可悔。殺畜生作畜生疑,犯下可悔。

這個疑,就是懷疑,有可能。比如我在樹林當中看到一個黑影過去了,我懷疑那個是某甲,是某個人。我一箭射過去了,如果真是某甲死了,那麼你也犯不可悔罪。如果說樹林當中一個黑影過去了,我以為是狗熊來了。我射了一箭,結果把某人殺死了。這個犯什麼罪?犯中可悔罪,這是與狗熊結的罪。雖然並沒有狗熊這個事實,但是你的心是想要殺狗熊的。

只要滿足上述五個條件的殺人,都是犯不可悔罪。但是當中也有一些特殊的,比如說殺阿羅漢和殺父母。阿羅漢,在我們這個時代,遇到了你也不知道;殺父母的話,犯逆罪,五逆罪。這些應墮無間地獄,乃是殺戒中的極重罪。

不偷盜戒

盜是偷盜,不與而取的行為,便稱為偷盜。盜戒的毀犯,也有輕重之別,具備六個條件,便成不可悔罪:

一、他物——他人的財物。

二、他物想——明知是他物而非自己之物。

三、盜心——起偷盜的念頭,亦即存有偷盜的預謀在先。

四、興方便取——假借種種方法,達成偷盜目的。

五、值五錢——所盜之物,價值五個錢。這是佛陀比照當時印度摩羯陀國的國法而制。當時國法偷盜五錢以上,即犯死罪。

六、離本處——將所盜的財物,帶離原來的位置。但此中包括移動位置、變動形狀、變更顏色等等,凡是以盜心使物主生起損失財物之想者,皆稱離本處。

不論是自身不與而取,教人不與而取,或派遣他人為自己不與而取他人的財物,皆為偷盜;獲得五錢以上的贓物者,即成不可悔罪。

例如:經卷法器,一切三寶用品,莊嚴財物,皆不得盜,若盜值五錢,皆犯不可悔罪;一切稅,不得偷漏,若漏稅,值五錢成不可悔罪。

依佛法,不得以任何理由,如飢餓、疾病、天災人禍、孝養父母、供給妻兒等,而行偷盜,若行偷盜,一律成罪。

不邪淫戒

除了夫婦之間的男女關係,一切不受國家法律或社會道德所承認的男女關係,均稱為邪淫。

邪淫戒以具備四個條件,成重罪不可悔:

一、非夫婦——不是自己已經結婚的妻子或丈夫。

二、有淫心——樂於行淫,如飢得食,如渴得飲。否則便應如熱鐵入體,或腐屍系頸。

三、是道——須於口道、小便道(陰道)、大便道行淫。

四、事遂——造成行淫的事實。

犯戒均在於心,如無邪淫之心,即不會主動去犯邪淫戒,萬一受到強力的逼迫,也有開緣:若為怨家所逼,而不受樂者,無犯。

不妄語戒

妄語,是虛妄不實的言語。妄語在佛教中說,分為三大類:大妄語、小妄語、方便妄語。最嚴重的是犯大妄語罪。大妄語具備五個條件,即成重罪不可悔:

一、所向是人——對人說大妄語。

二、是人想——認定對方是人,而不是非人或畜生。

三、有欺誑心——蓄意要使對方受欺騙。

四、說大妄語——自己未證聖果聖法,而說已證聖果聖法,乃至實未得四禪定,而說已得,實未見天來、龍來、神來、鬼來,而說見到天來、龍來、神來、鬼來。

五、前人領解——對方能領解所說的內容,如對方是聾人、痴人、不解語人,及向非人、畜生等說大妄語,不犯重罪。

妄語的定義是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見言見,見言不見,不覺言覺,覺言不覺,不聞言聞,聞言不聞。

凡是存心騙人,不論利用何種方法,使得被騙的人領解之時,不管能否達到妄語的目的(如求名聞利養),即成妄語罪。

故意的互相標榜,甲說乙是聖人,乙也說甲是聖人,以期求得第三者的恭敬供養,而實則皆非聖人者,也算大妄語罪。如果不以大妄語騙人者,一切欺誑,皆屬小妄語。若為救護眾生,菩薩可作方便妄語,比如有醉漢要殺某人,實見某人而騙醉漢言未見某人者,無罪。

妄語之中,尚包括兩舌、惡口、綺語,雖犯不失戒體,但犯可悔罪。兩舌是挑撥離間;惡口是毀謗、攻訐、罵詈、諷刺、尖酸、刻薄語等;綺語是花言巧語、誨淫誨盜、言不及義等言語。受了五戒的人,皆應隨時檢點,否則動輒犯過,猶不自知。

不飲酒戒

飲酒戒是佛戒的特勝,自五戒乃至大乘菩薩戒,無不戒酒。酒的本身,並無罪惡,所以飲酒屬於五戒之中唯一的遮戒。因為飲酒之後可能造成罪惡,為了遮止因飲酒而造成犯戒的罪惡,所以不許飲酒。飲酒雖不即是犯罪,酒卻最能使人犯其它四條戒。

什麼叫做酒?《四分律》中說:「酒者,木酒(果汁酒)、粳米酒、余米酒、大麥酒、余有酒法作酒者是。」

如何算是犯飲酒戒?《四分律》中說:「酒色、酒香、酒味,不應飲;或有酒,非酒色、酒香、酒味,不應飲。」

但是《四分律》中說:「以酒為葯,若以酒塗瘡,一切無犯。」然此必須是醫生的處方,不得自作主張,假名以酒為葯,而享飲酒之樂。否則便是咽,咽犯可悔罪。

答疑解惑

問:師父您好,請問受三皈五戒後,吃肉算不算殺生?

答:殺生是殺生,吃素是吃素,吃素並不是五戒範圍之內的,當然吃素是很好的,是我們漢族佛教的一個特色,它也是大乘菩薩戒的戒條。我們在家居士如果能吃素,我讚歎,吃肉(三凈肉)並不犯五戒,這一點我們要明確。有些人因為不能吃素而不敢受五戒,這是一種錯誤的知見。

問:師父您好,如果甲想殺乙,但甲在乙經常走過的大廈下面放個炸彈,然後甲看到乙走過,然後將炸彈引爆,最後乙沒有死,但將那個大廈炸毀了,犯什麼戒呢?大廈裡面有很多人。

答:如果殺乙,乙並沒死,那麼犯中品可悔罪。因為你所殺的對象乙沒死,構成殺人不可悔罪有五條,第五條不具足,所以是犯中品可悔罪。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這只是研究犯不犯戒,任何事情都離不開因果,你造作的這個行為之後,這個因果報應是不可思議的。就是說將來你一定會被殺,你殺了那麼多個眾生,即使是誤殺也有果報。

問:師父您好,我想問一下關於兩夫妻墮胎的事情,比如說,男方他主張墮胎,但女方不想,結果胎兒還是墮掉了。那麼兩夫妻之間的那個罪是怎麼區分的?

答:如果說都是受了五戒的話,那都破戒,為什麼呢?開始男方要墮,女方不想,但是最後還是墮掉了,說明女方也同意了,就是女方的觀點已經被男方影響了。

若有受益,隨喜點贊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光孝寺 的精彩文章:

夫妻、親子之間如何彼此相待?
腳部10種養生功法集錦

TAG:廣州光孝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