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八戒到葯神,徐崢花了18年終於騎上了這匹金馬

八戒到葯神,徐崢花了18年終於騎上了這匹金馬

從《春光燦爛豬八戒》里憨萌的豬八戒,再到《我不是葯神》的中年油膩大叔,商人般的老奸巨猾,卻又攜帶隱性的憨厚,提名金馬影帝。徐崢曾說,他想證明自己是一個好演員。現在的他已經不需要證明,因為他就是好演員。

徐崢,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從小對話劇耳濡目染,他的表演更多在話劇中錘鍊,1994年,徐崢大學畢業之後,進入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參演《商鞅》《陪讀》等話劇。1998年,憑藉話劇《股票的顏色》獲得第十屆白玉蘭戲劇獎最佳男主角獎。話劇舞台給了他更多的是對表演的認知和對演員兩個字的理解。

後來徐崢開始轉戰影視領域,他拍攝的第一部影視作品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春光燦爛豬八戒》,他飾演的豬八戒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算得上一夜成名。並且和劇中小龍女的扮演者陶虹相愛,組成了家庭,如今也是非常幸福。

在拍攝電視劇的同時,徐崢也可是轉戰大銀幕。

2006徐崢參演寧浩的《瘋狂的石頭》,主演大反派馮董,與黃渤寧浩結緣,並且三人繼續合作,催生出《無人區》這樣傑出的犯罪題材的公路影片。

2014年監製並且主演了《催眠大師》,樹立起國產懸疑片的標杆。

2018年監製並主演了《我不是葯神》 ,演繹著小人物的自我救贖。

憑藉超高的國民度、精湛的演技以及個性化的表演風格,徐崢可謂成為了票房靈藥,他所參與的電影,無論是主演、客串,還是監製、導演,都做到了口碑票房雙豐收,這個過程中,徐崢完成的是對電影和表演的認知進階。

徐崢在生活中嚴肅卻在劇中渴望表現幽默,電影就是一個情感的傾訴點,在演戲過程中,找到自己想要的。

早年的喜劇種子已經在徐崢小時候埋下了。

徐崢曾經在採訪過程中,透露他小時候關於笑的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發生在部隊里演出時,演出的時候與軍隊挨得很近,幾乎被部隊包成一個小圈圈,由於其他演員的笑場,最後演變成全員笑場,導致造成兵民一家親的好戲,最後他也不記得他是怎麼演出完的。

第二件事是在大劇場演出過程中,徐崢剛上場褲子就垮了,接著蹦蹦跳跳到幕後,突然七八個人上來系腰帶,感覺快要撕碎了般。

也許通過這兩件事,徐崢覺得戲還可以這樣演,戲劇般的生活給予他更多的靈感,雖然這些細節在生活中看起來不足以力挽狂瀾,但是對於當時年幼的他,已經在對於演戲的定義上產生了新的變化,這些在對他以後的演員生涯中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早期在《春光燦爛豬八戒》中嶄露頭角,顯露出幽默的潛力。在2009年徐崢在楊慶所導演的《夜店》中大展身手,主演搞笑大叔何山水,戲劇化的演繹彷彿是從他幼時的生活所演變而來,角色在他身上演繹得活靈活現,他開始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角色。

在《我不是葯神》的後期採訪中,徐崢提到:

幽默的屬性是每個人物都需要的,是演員身上的魅力,有了幽默人物顯得會更生動和吸引觀眾,他不想變得死板,這也是這部電影接地氣的原因,不是每一個身患絕症的人都是悲觀的,也有開朗的,含有喜劇的悲劇,不像藝術電影,它可以讓每個人看得懂,會有切身體會,他希望給更多的人看。

徐崢表示「中國電影要能兼顧社會責任。」電影不僅有娛樂的一面,更應該兼顧社會層面、靈魂層面。回顧之前的電影,大多數都是抓住了娛樂性,而缺失了其他層面的內容。

所以在《無人區》中,他有了更好的選擇,他演的不再是簡簡單單的喜劇人物,在影片當中,他有血有肉,利益熏心的律師的善惡發生變化,努力完成救贖,人物刻畫相對之前的角色更加飽滿。

在《我不是葯神》里,一開始他是一個甘於現狀的市井小民,躺在神油店裡的躺椅上玩著蜘蛛牌,迫於孩子要打官司,父親病重,沒錢交房租的現實下,他轉身幫別人走私藥物牟利,並且用一副小人的嘴臉說「:什麼救世主,我要賺錢」。這裡已經暴露他商人的本性。

在被警察審訊時,無意了解到走私葯被抓到是要被判刑的,此時的程勇已經面露怯意,依然向警察掩飾著,終於在散場飯中,他嘶叫著:我又不是病人,上有老,下有小,我被抓了她們怎麼辦?

面對生死,求生慾望是人之常情,在失去呂受益和黃毛後,他被自己善良的一面徹底折服,猶如他在印度看到神像時,被煙熏到後又恍然放下手帕,種種細節的鋪墊,轉變的合情合理。

14年徐崢在微博中說過這樣一句話:

一直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好演員,但是造化弄人,開小差當導演也是為了有戲可演,我當導演是為了演戲,算堅持嗎?

在徐崢少年時,少年宮的一位老師在給他導戲過程中,認為其中一段需要改正,但是徐崢考慮後認為不能改,最後徐崢還是含淚拍完,從此他認為藝術是需要堅持的。

這就是在他拍完「囧」系列後有了資金支持,選擇轉戰《無人區》、《我不是葯神》等影片,以及挖掘由於無資金支持而被埋沒的好片的原因吧,在如今眾多流量小生當道的時代,他依然著力挖掘「冷門又熱門」的社會現實題材電影,堅持著自己當初的那份信仰。

徐崢早期在某個電影節上偶然看到「三無」電影《豬太郎的夏天》,邀請黃渤助唱主題曲《丟手絹》,擔任製作人,支持並挖掘新人導演和演員。

在《我不是葯神》拍攝前,邀請過一個當紅流量小生作為主演,在電話中,流量小生說這種低成本的製作不符合他的地位,徐崢當場笑噴,反問道:你怎麼知道這個電影沒有三億票房呢?是的,他證明了自己,很慶幸他當初選擇了這樣一群優秀的演員。

王傳君兩天沒合眼為了拍臨死的戲,為了塑造一個病態的形象,狂減二十多斤。譚卓在拍戲前苦練鋼管舞,在採訪過程中哭泣的無法自己。

徐崢已經不甘於精進自己的表演,現在的他更多的,是尋找華語電影更多的可能性,他投資新電影,發掘新人導演,都是在進行一種探索,這是他作為電影人而不僅僅是演員的一種責任和擔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劇刀叨 的精彩文章:

丟掉偶像包袱,楊洋真的「林動」了很多
一線明星甘當綠葉,半個娛樂圈為他宣傳

TAG:大劇刀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