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出自《世說新語》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出自《世說新語》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望梅止渴】

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一覽無餘】

謂一眼即可全見。

《世說新語·言語》: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暢,則一覽而盡,故紆餘委曲,若不可測。

【二童一馬】

指少年時代的好友。

《世說新語·品藻》:殷侯既廢,桓公語諸人曰:「少時與淵源共騎竹馬,我棄去,己輒取之,故當出我下。」

【才疏志大】

謂志向大而才能小。

《世說新語·識鑒》:伯仁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識暗。

【千里蒓羹】

舊時多作思鄉之辭。原為具有吳地風味的名菜,後泛指本鄉特產,含思鄉之意。

《世說新語·言語》:陸機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曰:「有千里蒓羹,但未下鹽豉耳!」

【千岩萬壑】

形容峰巒與山谷極多。

《世說新語·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岩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

【不舞之鶴】

喻名不副實。

《世說新語·排調》: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嘗向客稱之。客試使驅來,氃氋不肯舞。

【相煎何急】

喻自相殘殺或迫害。

《世說新語·文學》: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盲人瞎馬】

前者比喻處境危險而猶暗昧無知。

《世說新語·排調》: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因共作了語。顧愷之曰:「火燒平原無遺燎。」桓曰:「白布纏棺豎旒旄。」殷曰:「投魚深淵放飛鳥。」次復作危語。桓曰:「矛頭淅米劍頭炊。」殷曰:「百歲老翁攀枯枝。」顧曰:「井上轆轤卧嬰兒。」殷有一參軍在坐,云:「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一目故也。

【竹頭木屑】

比喻可供利用的廢置之材。

《世說新語·政事》:陶公性檢厲,勤於事,作荊州時,敕船官悉錄鋸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後正會,值積雪始晴,聽事前除雪後猶濕,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無所妨。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後桓宣武伐蜀,裝船,悉以作釘。

【管中窺豹】

比喻只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世說新語·方正》:王子敬數歲時,嘗看諸門生摴蒲,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割席分坐】

謂不與志同道合者為友。

《世說新語·德行》:管寧、華歆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簸之揚之,穅粃在前】

謂揚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本為調侃之詞,謂位卑而居前列。後亦用為謙詞,謂無才而居前。

《世說新語·排調》:王文度、范榮期俱為簡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將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後。王因謂曰:「簸之揚之,穅粃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礫在後。」

【肅然起敬】

肅穆地產生敬佩的態度或心情。

《世說新語·規箴》:遠公在廬山中,雖老,講論不輟。弟子中或有惰者,遠公曰:「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執經登坐,諷誦朗暢,詞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肅然增敬。

【華亭鶴唳】

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

【蒹葭玉樹】

蒹葭,指毛曾;玉樹,指夏侯玄,謂兩個品貌極不相稱的人在一起。後以「蒹葭玉樹」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貴的人。亦常用作謙辭。

《世說新語·容止》:魏明帝使後弟毛曾與夏侯玄共坐,時人謂「蒹葭依玉樹。」

【絕妙好辭】

用以指極其美妙的文辭。

《世說新語·捷悟》: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脩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蒱臼」八字。魏武謂脩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脩別記所知。脩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韲臼,受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

【醉玉頹山】

形容男子風姿挺秀,酒後醉倒的風采。

《世說新語·容止》: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云:「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身無長物】

形容極其貧窮。

《世說新語·德行》:(王恭)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道邊苦李】

喻庸才,無用之才。

《世說新語·雅量》: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青州從事】

美酒的代稱。

《世說新語·術解》: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從事,言到臍;督郵,言在膈上住。

【難兄難弟】

指兄弟兩人才德俱佳,難分高下。

《世說新語·德行》: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銅山西崩,洛鐘東應】

比喻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響。

《世說新語·文學》:殷荊州曾問遠公:「《易》以何為體?」答曰:「《易》以感為體。」殷曰:「銅山西崩,靈鍾東應,便是《易》耶?」

【頰上三毛】

比喻文章或圖畫的得神之處。

《世說新語·巧藝》:顧長康畫裴叔則,頰上益三毛。人問其故?顧曰:「裴楷俊朗有識具,正此是其識具。看畫者尋之,定覺益三毛如有神明,殊勝未安時。」

【面如傅粉】

形容男子美貌。

《世說新語·容止》: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

【食辨勞薪】

形容識見卓越。

《世說新語·術解》:荀勖嘗在晉武帝坐上食筍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問之,實用故車腳。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十首古詩中的十大名花,一花一詩,驚艷千年
《沁園春·悼金庸》爆紅網路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