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農家小孩救了一隻黃雀,後世四代全部封侯拜相,善良的人永遠好命

農家小孩救了一隻黃雀,後世四代全部封侯拜相,善良的人永遠好命

農家小孩救了一隻黃雀,後世四代全部封侯拜相,善良的人永遠好命

作者/長河

中國有句古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生活當中,自己的一次舉動,可能會產生蝴蝶效應,不要以為理所應當,善惡循環早晚也會歸於自身。

做人要有仁慈之心,對於萬物也要有敬畏之情。人類在許多時候都會陷入一種視野局限中,認為只需要尊重同類即可,所以往往忽視了自然萬物,其實自然萬物也有靈性,甚至懂得報恩。

《續齊諧記》中曾經講過一個故事,一個農家的孩子,性格善良,一天在華陰山下看到了一隻被老鷹攻擊受傷的黃雀,黃雀躺在樹下奄奄一息,被一團螞蟻圍住。

這個農家的小孩叫楊寶,楊寶看到後生出憐憫之情,於是上前將這隻黃雀救了起來,帶回家中,放在房樑上餵養。過了幾十日後,黃雀羽毛豐滿便飛走了。

楊寶看見黃雀健壯的飛走後,十分欣慰。到了這天夜晚,楊寶在睡夢中做了一個夢,他夢到一個身披黃衣的童子來到窗前,對他說:「我是你當時拯救的黃雀,不過我的真身是西王母的使者。」

然後交給楊寶一個白環,並告知楊寶,因為他的仁慈拯救,讓自己得以保全性命,所以賜給他四枚白環,可保佑他們楊家子孫當上大官,位列三公,並且也能為官清廉,保佑家族長久。

結果,真如黃雀童子所說的那樣,楊寶的後代全部平步青雲、飛黃騰達,兒子楊震、孫子楊秉、曾孫楊賜、玄孫楊彪各個都是官至太尉,並且能力強、作風正,成為東漢後期朝廷的頂樑柱。

這個典故就是「結草銜環」中的「銜環」。此外,在古代也曾流傳過一句話:「馬有垂韁之義,狗有濕草之恩。」其中的「馬垂韁」和「犬濕草」也是兩個不同的典故。

在清代小說家李汝珍的《鏡花緣》中記錄過一個故事,十六國時期的前秦世祖苻堅在打仗時,因為遭遇埋伏導致戰鬥失敗。苻堅騎著自己的馬一路逃跑,在山路上不幸跌下馬來,摔倒在了山洞之中。

此時的苻堅早已經筋疲力盡,沒有力氣爬上來,而後面還有大量的追兵追趕。突然,他的馬跪在了洞前,把身上的韁繩垂到了洞中,苻堅抓著繩子就爬了出來,得以倖免。這就是馬垂韁的典故。

宋人編寫的《太平廣記》中,記錄了唐代時期的一個小故事。廣陵人楊生養了一條狗,平時對這條狗十分好,喂它最好的肉,給他最好的待遇。某一年的深秋,楊生帶著愛犬到河邊玩耍。

楊生坐在河邊喝了點酒便躺倒在草堆里睡著了,我們知道深秋之時,滿地都是枯黃的乾草。突然間,不知那裡來的火源,草叢起了大火,他的愛犬看到後狂吠不止,可是卻叫不醒主人。

眼看主人就要被烈火燒死,這條狗跳入河中,用自己的毛沾濕河水,然後在主人身邊打滾,將他身邊的乾草弄濕。冰冷的河水中,這條狗反反覆復跑了幾十次,最終讓楊生得以脫險。

這三個故事都向人們展示了一個道理,人要有良心,善待身邊的萬物,因為萬物皆有靈性,你善待它,它也會感恩你。善待周圍的一切,在不經意間就能收穫它們對你的感恩,永遠不要低估你的善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長河 的精彩文章:

1981年,徐州發現崖洞墓,墓室牆壁浮現一幅黑影,專家至今無解
一組很經典的圖片,能夠喚起許多人的記憶,90後都應該知道

TAG:文史長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