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下雨一多就裂口,一成熟必須馬上摘,名氣一大就容易滯銷

下雨一多就裂口,一成熟必須馬上摘,名氣一大就容易滯銷

這些年是我國水果種植高速發展的時期,隨著農業科學家不斷培育出優良的水果品種,農村的水果種植業也在進行著更新換代,不少水果與以往相比,品質都大大提升。最初一批種植新型水果的農民都嘗到了甜頭,也帶動了不少農民一起種植,冬棗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在2010年之前,市場上還很少看到冬棗,在當年冬棗在市場上大獲成功之後,有很多農民都砍掉自家的其他果樹紛紛改種冬棗,當年冬棗帶來的收益是實實在在的,有不少農民靠他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走向了小康生活。但是現在接近十年了,冬棗的價格卻一路下跌,雖然名氣人盡皆知,但是每年到冬棗豐收的季節,卻很容易遭到滯銷。

冬棗是一種需要精心呵護的水果,因為它的皮很薄,果肉又脆,在豐收的季節如果接連遭遇雨天的話,那麼冬棗的果皮再吸收了水分之後,很容易發生裂果的現象,其實這種裂果也是可以吃的,發生裂果反而是最甜的冬棗。但是這種裂果在市場上沒有銷路,是屬於品相不好的次果,價格再低也沒人買。

而且冬棗一旦裂果後就很容易爛掉,不止如此,冬棗一旦成熟就必須馬上摘,耽擱兩三天都不行。因為你如果不摘的話,它就可能會掉在地上爛掉了,所以請人摘冬棗也是很大的一項開支,但是不摘又不行。

每年一到冬棗收穫的季節,很多種植戶的心情都是喜憂參半,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現在除了在一些主要的冬棗產區之外,還有不少其他地區的農民看到冬棗的效益之後跟風種植。

然後有種植早熟冬棗的,也就是在十月之前上市搶佔了先機,通常十月之前的冬棗都不太甜,但是由於它上市期比較早,首先就已經在市場上賣了一輪了,而等到十月份真正品質好的冬棗上市的時候,價格反而沒那麼高。但是冬棗不熟的話又不能提前摘,不然也不甜。

很多人都喜歡吃冬棗,但是很多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並不能分清楚,哪個季節的冬棗最甜,只是看到它上市就買了,如果上過一次當,那等到第二輪冬棗上市的時候很有可能就不買了。

我國山東地區的冬棗一直在全國都很有名氣,但是它的價格從2010年的20元一斤,到如今的7元錢一斤,甚至有些地方還低至3元一斤,可以說經歷了階梯式地下降。而市場上很多其他地方的劣質冬棗,打著山東冬棗的名號提早上市,等到山東的冬棗一上市反而遭遇了滯銷情況。

有時候農產品特別希望能打出品牌,但是打出品牌之後如何維護這個品牌,有時一個擺在眼前的難題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歡吃冬棗,以及大家對於這一現象如何看待呢?歡迎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禾木報告 的精彩文章:

樹根里的這種害蟲400元一斤,民間稱為「疳積蟲」,油炸是極品
一到冬季農民就上山砍它,拿來熏臘肉是一絕,用來洗頭更有大用

TAG:禾木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