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學會這3點,人人都能養出優秀的孩子

學會這3點,人人都能養出優秀的孩子


作者

 | S媽









家的拆遷款終於下來了。




還來不及體驗一夜暴富,他們就負債了兩百多萬。




原來,為了孩子的教育。


他們夫妻倆把拆遷款作為首付,買了三環內的學區

「老破小」




同事睡在客廳隔出來的硬板床上,一遍遍告訴自己

「都是為了孩子」。



除了拼盡全力掙學區房,為了

「不輸在起跑線」

,老父老母能做什麼常人根本不敢想。




之前有網友發朋友圈說自己在產房見識到了真正的

「雞血媽媽」







剛從手術室回到病房,胳膊上掛著點滴,就開始跟她家老大語音通話:

我看了一下英語,拼錯了倆單詞,這有點不應該啊......你把**APP打開,今天要完成1234......你今天的奧數課聽完有不懂的嗎....




然後掛了語音電話,打開手機里提前準備的《

笠翁對韻

》,放到還沒排胎便的老二耳邊說:

來,寶寶,今天的早教課開始了......




而這,是一個出產房不到3小時的媽媽。






父母大多有

望子成龍

的心理,誰都希望能讓孩子獲得成功的人生。


可是,在這條成功之路上,家長疲憊,孩子也同樣心累。




父母有多用力,孩子就有多焦慮。


父母的付出和期盼,變成孩子沉重的負擔。


好像只有成功,才不辜負他們這麼多年來的期望和栽培。




為什麼我們父母對成功有這麼強烈的執念呢?







心理學家給了我們答案:

人有一種偏好,看到殘缺的東西,就總是想把它補齊。





我想,望子成龍的父母大概也是這麼一種心態,自己沒能做到的,總希望孩子來填補。


對孩子優秀的期盼,其實不過是彌補自己的夙願。





可是,這種心態之下,傷害在所難免。




看過一個年輕攝影師的採訪。


他的父母都是醫生,所以一出生,他就被安排好了往後的道路。







為了不讓孩子走彎路,父母用自己的經驗得出結論:

醫生這個職業才有前途,你就別考慮其他方向了。




可是男孩卻拒絕了:

我不想活成父母的樣子,我不想只為生存而生活







生活里,有太多這樣的故事,而真正像他一樣敢於

「叛逆」

的人並不多。


大多數孩子選擇順從聽話,以孝順的名義默默承受父母給的壓力。




可是,他們失去的,恰恰是人這一生最寶貴的東西:活出自己的機會。




海桑在《給孩子的詩》里說過一句話: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培養優秀的孩子,其實遠不需要父母費多大力氣。


只需順勢而為,發現他們的獨特。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小時候跟不上,長大後步步艱難。


但其實,在父母看不見的地方,孩子早已不堪重負。




想讓孩子優秀並沒有錯,但錯的是,優秀的標準太過千篇一律。







好父母,都懂欣賞孩子的獨特




國際知名舞蹈家許芳宜曾經在TED演講中講述自己從小到大的經歷。




她說自己的父母學歷很低,父親白手起家不容易。

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就是好好學習,將來可以當老師,坐辦公室,每天不用那麼辛苦。







所以即使許芳宜從小熱愛跳舞,還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強迫自己努力讀書。可每次打開書本,都覺得是書本在看她,而不是她在看書本,功課自然不好。





家人總說,如果功課還是沒有起色,那以後就只能出去當女工了。


許芳宜內心很恐懼,她不敢有夢,她也不敢想,因為自己功課不好,覺得自己沒有前途,沒有未來。







直到19歲那年,許芳宜遇到澳大利亞著名舞蹈教師羅斯·帕克斯。



老師不經意地說了一句:

這個孩子在舞蹈上很有潛力

,這讓許芳宜非常感動。


她從來沒有想過這個世界上還有人能支持她的夢想。


也是從那天起,許芳宜不再害怕,她敢去做夢,她想成為一個職業舞者。







學會欣賞孩子,他們身上除了成績以外,還有那麼多優秀的特質。



允許孩子不一樣,他們才有可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給孩子做減法,允許他們慢慢長大




為了培養出

「競賽型孩子」

,我們很容易一股腦把英語、跳舞、樂器、運動全部塞到他們身上。


我們總希望他會得再多些,不至於

「書到用時方恨少」




結果培訓費花了不少,孩子一樣都沒學成,還在家長的威逼下連一開始感興趣的項目都厭煩起來。







親戚家的小孩,剛滿兩歲,父母就開始為孩子的教育問題發愁了。



送幼兒園吧,國家又有規定,不滿三周歲不能入園,思來想去,把孩子送到一家私立幼兒園去了。


結果孩子太小,面對陌生的環境,無法適應。


不能完全理解老師的指令,經常大哭,加上抵抗力差,沒兩天就感冒了。


家長也跟著上火,真的是適得其反。




有見識的父母,都會給孩子的教育做減法。


他們了解孩子的差異,尊重孩子的節奏。


既不會自尋煩惱地焦慮,也不會急迫地拔苗助長。







孩子的性格比成績重要




我有一次出差,在動車上遇見了一對母子。


和媽媽東拉西扯地閑聊,我發現,無論說起什麼話題,她都能扯到孩子身上。


然後各種唉聲嘆氣:

我花了這麼多錢,可孩子就是不給力。




可是,我卻發現,這個孩子其實並不像媽媽嘴裡說的那樣不爭氣。




他是非常有禮貌的孩子。


和我說話的時候總是認真地看著我,耐心聽我碎碎念。


說起自己興趣愛好,也是頭頭是道。


特別是下車前,他收拾桌子的模樣,讓我感慨萬千:


為什麼這麼好的孩子,他的媽媽卻看不見?










其實很多時候,一個孩子的價值,未必需要名校的加持。




前段時間,一段暴雨後小男孩的溫暖舉動刷爆了朋友圈。


石家莊暴雨突降,使部分路面積水嚴重。


一個小男孩怕過往的行人受傷,就在路段前充當著一個指揮的小天使。







中年男子遇車禍被撞倒在地,路過的七歲小男孩用小小身體為他遮陽,直到120趕到後才離開。







這樣的事情,其實在生活里還有很多很多。





這些孩子或許不是學霸,

也沒能寒門逆襲。


可是他們身上的善良,難道不是另外一種優秀嗎?




父母望子成龍的初心往往是好的。


就像《奇遇人生》阿雅說的:

媽媽不會覺得你是一個不成功的人,她一定覺得你是一個很好的孩子。她只是擔心你沒有辦法照顧自己。







因為體會過這個世界的殘酷,我們才會害怕孩子將來走上自己的老路。


但是孩子還小,他們只看到了我們的嚴厲和批評,他會誤會我們是不是根本不愛他。




或許我們可以換種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愛和關心。


少些擔心,多點關注,少上兩節補習課,多陪孩子探索世界。


就算沒能進入頂級小學,成績拼不過隔壁鄰居,也並不影響他們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好父母,都懂得管理自己的焦慮。



他們不會把成人世界的壓力過早轉嫁給孩子,反而懂得放手,讓他們自由發揮。


其實,孩子的能力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每一個孩子都能綻放獨特的光芒。




為人父母,能留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並不是存摺和房子,而是一個機會做自己。




- End -




作者:

S媽,一個不太正經的媽,左手帶娃,右手寫字。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公眾號又改版了,怕你們找不到凱叔


建議大家將「凱叔講故事」設為星標


(安卓用戶可設置為「置頂」)


↓↓↓



家有0-3歲寶寶,關注這個號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叔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孩子不乖,挺好的。
預告 |李開復、潘石屹都在用!美國百年Vitamix破壁機,真正的家庭料理師

TAG:凱叔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