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回應北約最大演習巨艦出動,俄羅斯祭出一款終極反潛武器

回應北約最大演習巨艦出動,俄羅斯祭出一款終極反潛武器

北約最大規模的三叉戟-2018演習已經結束,俄羅斯表示要在其距離不到40海里的區域進行導彈試射。然而一直以來卻沒有相關信息公布,直到2018年11月16日,我們才發現,北方艦隊的反應是非常強悍的,出動了排水量2.8萬噸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在巴倫支海的演習包括艦炮轟擊和反艦導彈打靶,但這些都不是重頭戲。從這張照片中,可以看到該艦發射了一種奇怪的武器。這種武器不是直飛衝天,而是徑直地鑽到海里。通過查閱資料發現,它可是非同尋常的殺手鐧。

此次在巴倫支海參加導彈試射演習的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俄羅斯目前能夠出動的最大水面作戰艦艇。PD-50浮船塢的沉沒,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維修工作面臨困境,使之無法像美國海軍那樣出動一艘航母。該航母即杜魯門號,是30年來美國航母首次出現在挪威的周邊海域,當然俄羅斯會尋求某種對等。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此次發射的殺手鐧武器是RPK-6型反潛導彈,其北約代號是SS-N-16。RPK-6型反潛導彈是一款比較老的導彈,1981年投入作戰部署。該型反潛導彈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一種兩用導彈,既可以攜帶533毫米魚雷,也能攜帶核深水炸彈。

圖為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發射的RPK-6型反潛導彈正在入水。該型反潛導彈的姿態從魚雷發射管中發射後先鑽入水中,然後再鑽出水面,固體燃料發動機點火,再飛向目標,接近目標後則再次入水發起攻擊。它採用慣性制導,最大作戰距離可以達到100千米,具備實施防區外反潛的能力。

從這張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RPK-6型反潛導彈入水和衝出水面的痕迹,發動機已經點火,有大量的白煙殘留在海面上。雖然時至今日反潛技術已經有非常大的突破,然而該領域仍然是各國海軍面臨的重要難題。為克服這個難題,主要有兩個解決辦法。

一個解決辦法是提升搜攻潛的效率,讓反潛武器的精度更高。而另一個則是提升反潛武器的威力,為它裝備核戰鬥部,美國和蘇聯海軍都曾經研製過核反潛導彈。這種導彈的威力極大,可對戰略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實施面殺傷。

依靠核戰鬥部,類似於RPK-6型導彈這樣的反潛武器可以實現瘋狂的炸魚。儘管參加三叉戟-2018演習的國家有31個,參演艦艇超過60艘,但似乎俄羅斯並沒有太重視這些水面力量。畢竟他們易於發現,俄羅斯的反制手段也有很多。

而假如有美國核潛艇在俄羅斯的家門口執行攻勢反潛任務,則對俄羅斯海軍會構成嚴重的威脅。因此作為對三叉戟-2018演習,反潛倒成為重要的內容。別看RPK-6型導彈的精度可能不高,但完全可以依靠核戰鬥部彌補缺陷,只要得知概率區域,對方核潛艇根本跑不掉。

得益於巨大的排水量,彼得大帝號安裝了強大的反潛、反艦和對空作戰武器。比如用於發射RPK-6型導彈的魚雷發射管,就有10根之多。其實美國也有類似的核反潛導彈,就是薩布洛克,可攜帶當量為5000噸的W55核彈頭,但是它已經在20世紀80年代末退役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的空母 的精彩文章:

太精貴故意躲開俄羅斯?美國四代艦載機完成首次實戰任務
俄浮船塢已使用80年還沒報廢,曾遭德國輪番攻擊仍然倖存

TAG:雲上的空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