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車」不是隨便誰都能坐,弄不好要被殺頭,慈禧的要求就很高

古代「車」不是隨便誰都能坐,弄不好要被殺頭,慈禧的要求就很高

關於公車使用,其實,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早在2015年,我國便有了公務車輛的使用要求,禁止公車私用。而在古代,對於官員的配車和用車,也有著嚴格的要求。自古以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每個時期的官員配車也是不盡相同。

從牛車到汽車,不斷變化與改進,它一定程度上,見證了整個歷史文明的發展。《逸禮·王度記》記載:「天子駕六馬,諸侯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意思是,按照禮制,天子可以駕乘六匹馬拉的車,諸侯、大夫、士人、庶人拉車的馬數依次遞減。

所以按照古代的「禮」制,你該是什麼階級的人,就應該用相應匹數的馬來拉車。如果「越級」配車馬,比如:庶人用兩匹馬、諸侯用六匹馬,就是「僭越」,放在古代,是要殺頭的。

據了解,古代官員的官車,最早為牛拉車,而後改為馬拉車,再往後發展就成人抬轎。可以發現,古人所謂的官方配車,車是其次,主要是看用什麼來施力。牛、馬、人,三種生物對應三種階級,且呈階梯狀上升。

這是內心的虛榮心在作怪,顯然在古人心中,只有用人抬轎,才更能彰顯身份的尊貴,發展到後來,攀比現象愈加嚴重。什麼四抬大轎,八抬大轎,好似人數越多,身份顯得越尊貴。先秦時期,首次出現官車記載,當時的王公大臣已乘坐馬車,作為身份的象徵。

這裡有一個小典故,孔子在魯國做官時,朝廷曾給他配了一輛官車,有一次,他的學生顏回死了,顏回的父親想把這官車賣了,給兒子做棺材。結果,被孔子發現後,斷然拒絕,理由是:「我乃堂堂魯國仕大夫,怎能帶頭破壞官車使用制度?」

西漢王朝建立之初,天下百廢待興,由於多年戰爭損耗,人口數量不如以往。漢朝當時所要做的便是休養生息,儘快恢復農業生產。朝廷採用無為而治,一心勤政愛民,減輕百姓負擔。在官員用車的問題上,劉邦率先帶頭,實行節約為民。

《漢書》記:朱買臣拜為會稽太守的當天,「長安廄吏乘駟馬車來迎」,這也說明,在漢朝自有一套機構按程序在操作。

據史料記載,劉邦想找四匹馬作官車都找不到,後來才知道,不是找不到,是劉邦不想找。既然,開國皇帝都不用官車,手下那些大臣,自然是沒人敢了。之後,經過漢朝幾任皇帝的勵精圖治,一直到了漢景帝時期,百姓安居樂業,經濟文化空前發展。

也正是在這個時期,漢朝頒布了中國歷史上有記載以來最早的官車使用規定:

「首先、將以馬匹數量區分官位,官位越高馬匹越多。其次、將以官車的裝飾顏色,來區分官位。裝飾方面,官車可以裝上遮風擋雨的車蓋以及兩側屏障,而普通百姓則只能用青布遮蓋。顏色方面,則不同的官員有不同的顏色,俸祿一千石以下的,可以將官車左側染成紅色,而兩千石以上的可以將兩側都染成紅色。」

而且,並不是每個官階都有機會得到朝廷配車,對於漢朝來說,只有俸祿在兩千石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獲得朝廷配車,而一些小官員想要官車怎麼辦,可以,但是,需要要自備。

南北朝時期的官車使用制度,沿襲於兩漢,基本差別不大。

雖然官方規定法定代步工具為馬車,但當時的人們喜愛追求個性化,基本都是各選各的。比如說宋文帝,他就不喜歡馬車,每次出現非要找小羊來拉車,本身小羊就瘦弱無力,比不起牛馬那般壯實有力,可偏偏在當時就是備受推崇,被人稱讚為有品位。

南朝宋曾有一位右光祿大夫顏延之,他的品味也比較獨特,酷愛以牛車代步,而且所挑選的都是一些老牛和病牛,總之在他眼中越是奇形怪狀就越是喜歡,以顯是自己的獨特品味。這其實反應了當時人們審美疲勞後,對個性化事物的追求。

隋朝的配車制度,相比漢朝範圍進行了擴大。

在漢朝,配車只是中高級官員的權力,而在隋朝,只要你是五品官階以上王侯以下,皆可獲得朝廷配車。隋唐的這種百官乘行制度,看似寬鬆,其實還是有限制的。除了王紅瑞命,祭祖大典等重要典禮外,其他場合,百官一律需要騎馬,哪怕是萬人之上的丞相,也要遵從此制度,與百姓無異。

在宋真宗時期,曾有一位宰相叫做王旦,為人粗疏。有一天,為他控制馬韁的役卒因役期到了時間,來向他告別。當時王旦還搞不清此為何人,待那役卒轉過身去,王旦方才恍然大悟,趕緊將其召回,拿出不少金銀錢財,送給役卒。

原來,這役卒雖然整日為王旦勒馬,但是,王帶並沒有見過其面目,平常只能看到背部。剛剛役卒轉身,看到那熟悉的背影,王旦方才想起這就是每日為自己勒馬的人啊。從這個小典故也能看出,王旦家的官車,是朝廷提供的。

在清末時期,中國才正式出現第一輛真真正正的官車,這可不是牛車馬車,而是一輛價格昂貴的汽車。這輛車是袁世凱花了一萬兩白銀,從美國人手中購得,送給慈禧太后的生日禮物。

首次乘車時,慈禧太后覺得司機不配與自己平起平坐,派人拆掉了司機的座椅,讓司機跪著開車。當時的司機孫富齡倍感羞辱,為了報復慈禧太后,他找來棉絮堵住了汽油管,謊稱:汽車壞了。這在當時,國內沒人會修汽車,因此,慈禧太后便再也沒有做過這輛車。

而司機孫福齡,因為害怕事情敗露,第二天便攜全家老小,逃到南方隱居了起來。

參考資料:

『《漢書》、《輿服志》、《通典》卷六十五、《南朝梁會要》、《古代的公務用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光緒為何如此喜歡珍妃?看她照片就知道了,卻因得罪一人必死無疑
和珅的女人中,有一個女子對他最鍾情,聽聞和珅死訊她當場跳樓了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