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這個難題,連美日都束手無策!中國用240根支架輕鬆解決

這個難題,連美日都束手無策!中國用240根支架輕鬆解決

眾所周知,咱們中國有個外號,叫"基建狂魔"。之所以能得到這樣的的稱謂,中國人的強大工程建設能力功不可沒,開山挖洞,修路架橋的乃是中國人的拿手活。

從青藏鐵路到港珠澳大橋,中國人用一個又一個超級工程,征服了世界。不過,咱們的超級工程可不僅僅局限在國內,如今的"基建狂魔"已經走出了國門,繼續著他的傳奇。

憑藉著超強的實力,中國的工程企業,拿下了許多海外的訂單。其中位於孟加拉帕國德瑪河上的孟加拉帕德瑪大橋項目,是中國企業在海外承建的最大單體橋樑工程。

帕德瑪河是南亞大陸最大河流恆河的下游部分,橫貫整個孟加拉國,被譽為孟加拉國的生命之河。但這條河在養育著孟加拉國人民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困擾。由於帕德瑪河的存在,孟加拉國的南北交通受到了極大的阻礙,人員物資的往來只能依靠擺渡。

如此的交通運輸方式,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還很容易受季節氣候的影響。要知道孟加拉國位於恆河三角洲,全國基本都是低洼地勢,當雨季來臨,河水暴漲,洪水肆虐,擺渡是非常危險的。這些都極大地阻礙了孟加拉國的經濟發展與南北區域的文化交流。

所以,在帕德瑪河建一座橋,是孟加拉國所迫切需要的。帕德瑪大橋也因此被稱為夢想之橋!

不過,想要在帕德瑪河上建一座橋,並不容易。

帕德瑪河作為恆河的下游部分,其地理環境極其特殊。這裡的土地大都是河流沖刷的泥沙堆積而成,土質雖然肥沃,但卻極其鬆軟,容易發生沉降。再加上其特殊的南亞氣候,每到雨季,便會四處洪水肆虐。

不管造橋還是建樓,基礎一定要牢固,但這裡的鬆軟土質根本支撐不起永久性的大型建築。因為只要雨季一發洪水,土地一沉降,便是樓倒橋塌的結果。

所以,在帕德瑪河兩岸,別說造橋了,連幾棟像樣的大樓都建不起來。

當時,孟加拉國自知自己是沒有修建這樣一座大橋的能力的,所以孟加拉國面向世界招標。來自於中國、美國、日本等國的多家企業參與了競標,但美國日本這些國家的企業因為無法解決土質鬆軟的問題,最終放棄了。而這個價值千億的項目就被中國中鐵大橋局集團拿下。

那麼,中鐵大橋局是如何攻克這一難題的呢?

其實對付鬆軟土質有一個死辦法,就是將樁往深了打,直到碰到岩石為止,這樣建築才能有一個穩固的承載平台。許多國家在三角洲地區的建築都是採用的這樣的辦法。

但恆河三角洲不一樣,這地方就是個純泥坑,堆積的泥沙太厚了,樁不知道要打多深才能夠得到底下的岩石。所以,想要用岩石作為承載基礎十分困難,這也是美日等國放棄的原因。

但面對帕德瑪河流域的鬆軟土質,中國的工程師們設計了一種名為"鋼管樁樁端預壓施工"的方法。就是打一根的鋼管樁,深入到土體之中,其鋼管樁的底部和頂部都被混泥土密封,中間是密實砂填充。

這樣作用是什麼呢?雖然同樣是需要打深樁,但其受力的承載基礎不是靠岩石,而是靠著樁與土體的應力承載,通俗點講就是摩擦力。當土體沉降擾動的時候,其與鋼樁會產生一定的摩擦力。只要這個摩擦力足夠大,那麼就能保證橋墩的穩定性。

所以,為了得到足夠的摩擦力,其鋼樁也要打得足夠深,達到了11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橋樑鋼管斜樁。與此同時其斜度為1:6,直徑為3米,重量達到了550噸。

整座大橋全長6150米,橋墩有40個之多,而每個橋墩會有6根鋼管樁作為基礎。也就是說,總共需要打240根這樣的鋼管樁,總重量超過10萬噸。

當然,僅僅有著這樣巧妙的設計是不夠的,因為這麼大規模的橋樑基礎同樣是世界罕見。如何將這些數百噸的大鋼柱打入一百多米的河床中,也是一大難題。鋼樁內部中間所填充的砂石,其密實性要求非常搞。為此,咱們專門定製了世界上最大的液壓錘,造價接近一億。

打樁錘

最終,這些鋼管樁就像一根根定海神針,被牢牢的插在恆河三角洲的泥沙之中,為帕德瑪河大橋擋住那來勢洶洶的洪水。

這一困擾美日等眾多國外同行的世界級難題,再次被"基建狂魔"給拿下,這恰好說明了咱們中國企業的工程建設實力。

而建成後的帕德瑪河大橋也將成為孟加拉國,第一座跨越帕德瑪河的永久性大橋。在中國人的幫助下,孟加拉人民僅靠擺渡過河的生活會徹底結束。

與此同時,作為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上層公路,下層鐵路),孟加拉國的交通現狀也將會因它而迎來蛻變。南北交通網路的貫通,會給這個國家的經濟帶來巨大的推動力。

對於咱們中國來說,帕德瑪河大橋也是好處多多,泛亞鐵路的南部將會在此實現對接,中國與南亞地區的經貿交流也會因此而加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軍事 的精彩文章:

呼籲取消五常,這國總統真要得罪全世界?真相其實如此
超強颱風肆虐日本,近半個國家陷入癱瘓,美國軍艦緊急撤離

TAG:鐵血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