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男人育精:壯而不色,老而不獨,思而不慕,怒而不張

男人育精:壯而不色,老而不獨,思而不慕,怒而不張

(本文為「文君然文化工作室」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養生學》、《實用中國養生全書》、《中醫藏象生理學》

列位看官,今天咱們來談談馭精之道。

何以為「精」?

其實,這個「精」,連同「精氣」概念,從本源上來說,最初是屬於中國古老哲學範疇之內的。中醫學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古老哲學作為理論支撐。因此,中醫裡面的很多概念,也就都充滿了哲學味道。

祖國醫學裡面所說的「精」,狹意,指的是生殖之精。我們生命的源頭,以及我們生命的延續,靠的是精。廣義的精,指的是人體內一切液態生命物質的統稱,包括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血液、津液、髓等等。

而本篇文說所要講的「馭精」,指的就是如何保養我們體內,起到生命物質基礎作用的一切液態物質,如血液、精津、骨髓等等。

如何「馭精」呢?談四句話,共16個字,即「壯而不色,老而不獨,思而不慕,怒而不張」。

先來說說「老而不獨」吧。養生這件事,最關心的還是老年。

什麼是老而不獨?它實際上是在幫助我們避免人到老年出現「閉」的狀態。

咱們都知道,人的生命進程,用中醫的視角來看,就是一身臟腑功能不斷發揮的過程。這個氣化,其實就是「精」功能的體現。氣,離不開升降出入。因此,我們的身體,要時刻處於「通」的狀態才可以。

但遺憾的是,我們越是年老,「不通」的狀態越是明顯,氣機升降越是緩慢、滯澀。這是臟腑機能衰退、經絡淤阻的必然現象。這個時候,如果老年人性情孤僻,無人陪伴,斷絕和外界的交流,終日長吁短嘆鬱鬱寡歡, 那就會給自己營造出一個「封閉」、「不通」的身心環境,會嚴重影響到體內精氣的運行。所以說,人老了,就必須有個伴兒,多交朋友,多走出去,多開心,而不能靠回憶活著。

再說說「怒而不張」。

什麼是「張」?「張」者,張揚、奔發者也。怒而不張,說的是我們在憤怒的時候,不要過於奔發,否則會傷到精氣。

其實,人活著,路遇不平,不可能不發怒。發怒的時候適當發作,有助於調節情緒。這是肝「疏泄」功能的一種體現。但是,凡事總有一個度。「怒」字的結構告訴我們,「怒為心之奴」。如果怒不可遏,被情緒不斷驅使,令發作不止,導致過度的宣洩,使得肝疏泄太過,則會影響到氣血的平和,令精氣耗散。

這體現在生活里,這就是有了情緒,適當說幾句就可以了,不要不依不饒、大吵大嚷、沒完沒了,甚者大罵不止。這樣做,輕則氣得頭暈目眩,重則血壓升高、鼻血直流。最要命的,就是令人亂了理智分寸。前不久的公交車墜江事件,不就和這有關係嗎?

然後說說「思而不慕」。

什麼叫「思而不慕」?這裡的「慕」,指的是受內心的趨勢,而情不自禁、不可抑制地渴望得到。我們人,長了大腦,有了心靈,是為萬物之靈長,不可能不思考。有了思考,就不可能沒想法。有了想法,就不可能沒有慾望。無論是原始的性慾、食慾,還是作為社會角色所產生的對金錢、地位、權勢的慾望,其產生出來都是正常。這是「思」的結果和必然。

但是,有了慾望,不要被其驅使,在其影響下而「慕」,使得自己過度地想要靠近和得到。「慕」的狀態,意味著理智的喪失,意味著心神被蒙蔽,當然也意味著氣血的不平和。這其中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職場上的升遷。誰升上去,誰升不上去,這裡面大有說道,於是參與競爭者朝思暮想,處心積慮,這就是「慕」了。而盡人力、聽天命,放平心態、力所能及,這才是「思而不幕」。如前者,必然茶不思飯不想,夜裡睡不好。如後者,才能讓氣血平和、精氣不為之耗散。

最後,說一說「壯而不色」。

這很好理解了。它告誡我們,人在青春壯年的時候,應節慾保精,不要過於貪戀男歡女愛。情色之欲,雖說是人之大欲,不可否定,尤其是壯年之際,精盛氣滿,更是如此。但是,過於追求歡愛,導致精氣為之消耗,則會給日後帶來無窮無盡的疾病隱患。譬如在中醫男科臨床上,雖然還不見得形成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有相當多的不孕不育患者,或者其他生殖功能障礙患者,有縱慾無度的問題。還有無數前列腺炎患者,有很大一部分也和此有關係。可見,「壯而不色」的告誡,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總而言之,壯而不色,老而不獨,思而不慕,怒而不張,是中醫學古老養生智慧的一種總結。它不見得全面,但是對個別問題卻直中要害,因此值得我們認真品讀。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五種人,再困也別午睡!否則容易把自己「睡過去」
腿越粗,壽越短!這句話有依據了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