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中國最富有的農民:他把玉米種出千億,自己卻不知道上了富豪榜

中國最富有的農民:他把玉米種出千億,自己卻不知道上了富豪榜

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人,雖然是個只有初中學歷的農民,但他卻被外界譽為「雜交玉米之父」,這些年李登海與袁隆平齊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譽。在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記載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美國先鋒種子的創始人華萊士,他是世界春玉米高產紀錄的保持者;另一個就是是李登海,他是世界夏玉米高產紀錄的保持者。

據資料顯示:今年69歲的李登海,出生在山東省掖縣(今萊州市)西由鎮後鄧村。上個世紀60年代,他初中畢業後就回村裡務農,後來因為種地高產被選入村裡的農科隊當上了農民技術員,並慢慢走上玉米高產研究之路。

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有個專家到鄉下搞科研,帶來的一份資料讓李登海目瞪口呆:美國農民華萊士創建的先鋒種子公司,春玉米畝產最高達到1250公斤!要知道當時他們那個地方的玉米畝產僅兩三百斤。看到差距之大,讓他下定決心開始進行玉米高產攻關。

水分、溫度、養分、光合能力,每一項都與產量緊緊掛鉤。可以說李登海用盡了自己所學的辦法,還嘗試用土辦法,反覆地去做實驗。不過高產攻關,對於這樣一位只有初中學歷的農民來說,談何容易。為了彌補自己的不足,他之後去跑去農學院進修,只用短短一年的時間學完了四年課程。他甚至放棄到城裡的工作機會,回到鄉下還利用家裡的幾畝田和從親戚家租來的地搞實驗,在那個年代周圍的很多人都不理解,不少村民都笑他傻。

功夫不負苦心人,在多年的努力下李登海試驗田產量突破了1000斤,這在國內的玉米糧食種植上邁出了一大步。「在當時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我做到了。」面對媒體採訪,回憶起當年的往事他依然感到十分自豪。

在北方,夏玉米一年一季,而培育一個新品種,最少要七八年。上個世紀70年代末,李登海決定到氣候環境更佳的海南做研究。其實這麼多年以來,對於老母親、對於兒子和家庭,他都有不少遺憾,但卻說從不後悔。自從去海南搞育種,他已經很多年沒回家過春節。在老母親九十歲那年,李登海的妻子帶著老母親和兒子去海南,一家人才算是過了一個團圓年。

最困難的時候和大夥生活在海南的山溝里,吃著自己帶去的干蘿蔔乾,睡在臨時搭的草棚里,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四十年多來,李登海每年都會帶著科研人員南北奔波,每年以三到四代的速度進行科研育種,至今已經開展了一百多代玉米自交系的品種選育。


他把玉米種出千億,自己卻不知道上了富豪榜。

據了解,一個玉米新品種的成功率是十二萬分之一,李登海先後培育出100多個。這麼多年以來,他創造出不少紀錄,當年培育的中矮桿、抗倒伏的緊湊大穗型玉米創造了新的夏玉米世界紀錄,畝產1096.29公斤。之後從1000公斤攀登到1400公斤,他又花了整整十六年的時間,為社會創造出的效益超過1200億元,李登海還被評選為「時代楷模」的榮譽稱號。

雖然確實成為了人們眼中的富豪,但李登海農民可貴的本色不改,生命不息,埋頭奮鬥不止。根據此前,剛剛發布的2018胡潤百富榜顯示,李登海的身價達到35億。在前幾年甚至有媒體稱他為中國最富有的農民,面對外面的輿論他這樣說到:「外界都說我身價多少億,實際上我對這個一點概念都沒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柳先說 的精彩文章:

外國人最愛的中國品牌:它在海外無人不知,近年來利稅突破300億
中國最霸氣的女老闆:一年賺來200億,她給員工建了幾千套房子

TAG:柳先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