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第三屆海外華文文學上海論壇:詩情雅意與時代擔當

第三屆海外華文文學上海論壇:詩情雅意與時代擔當

原標題:第三屆海外華文文學上海論壇:詩情雅意與時代擔當


  11月17日,由上海作家協會主辦,華語文學網和復旦大學華人文化文學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三屆海外華文文學上海論壇在上海作協開幕。


今年論壇主題為「詩情雅意與時代擔當」,共組織十二組作家與評論家對話。少君、劉荒田、王性初、曾曉文、王宇秀、江嵐、陳永和、林湄、蓉子、張奧列、章平等海外華文作家與劉登翰、陳思和、王列耀、陸士清等十餘位評論家與會。

海外華文文學上海論壇今年已是第三次舉辦了。上海作協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王偉表示:「我們之所以持續舉辦這個論壇,是基於海外華文文學繁榮發展的現實,是基於上海這座城市與海外華文文學特殊的淵源,是基於為上海文學的發展汲取更多啟迪和借鑒,也是基於推動中國文學日益走向世界的需要。」

11月17日,由上海作家協會主辦,華語文學網和復旦大學華人文化文學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三屆海外華文文學上海論壇在上海作協開幕。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攝


專註於研究海外華文作家的作品

相比前兩屆,與會海外華文作家來自的區域更為廣泛,涵蓋美洲、歐洲、澳洲、亞洲四大洲,寫作體裁也更為多樣,有小說家,也有詩人和散文家。而受邀評論家分別來自高校和研究機構,其中包括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的會長和多位副會長,代表了國內當前華文文學研究的最高水準。


「在座各位都是世界華文文學的拓荒者,很多人都是第一代在外面開創世界華文文學的元老級作家,值得我們敬仰,也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復旦大學教授、上海作協副主席陳思和感慨,世界華文文學這個領域在中國發展的時間並不長,尤其是從台港文學進入到世界華文文學這樣一個過程也沒有多少年。「所以在這個時候,我覺得非常需要這麼一種固定的論壇,而且應該有一些經典性的研討。」


他說:「很多文學作品首先在海外發生影響,然後才慢慢反饋到中國學術界,相對來說中國大陸學術界的研究有個時間差。所以在今天我覺得我們有這個責任,有這個願望,也有這樣的條件,對海外各位老師在當地開拓的功勛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記錄和研究。」


王偉認為,海外華文文學上海論壇一個顯著特點是專註於對海外華文作家作品的研究和評論。這也是上海高度重視文學批評的一個鮮明例證。

「我曾經說,繁榮的文學批評是上海文學版圖上一道特別的風景。在這道特別的風景中,應該有關於海外華文文學的批評留下的色彩。每屆論壇我們都邀請到十位左右有代表性、創作活躍的海外華人作家,同時約請海內外著名評論家,大家一對一地進行對話交流、互動研討。我想,這對於推動海外華文文學的深入研究和創新發展,一定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本屆論壇主題為「詩情雅意與時代擔當」。在王偉看來,這是一個十分契合現實的題目。「在當今這個變動不居的時代,人們的精神世界受到極大的衝擊,文學不能僅僅局限在小天地里抒發詩情雅意,而應當體現時代呼喚,思考和表達人類所共同關注的一系列重大課題。海外華文作家接觸過更多元的文化、見識過更多樣的世界,對這樣的主題,他們通過各自的作品,一定有不同尋常的闡釋。」


今天的鄉愁,更強烈在於文化的鄉愁


海外華人作家王性初回顧自己寫作歷程,覺得寫詩是「心靈的創傷孕育了詩歌」。在寫詩過程中,他給自己立下了規矩:到了海外之後,居住國的現實是他要關注的重要內容。


「對美國這樣一個社會,我從一個旁觀者和參與者的角度去看,所以我的詩歌里牽涉了很多美國的社會現實,比如種族歧視、貧富差距、槍擊犯案、兩黨政治、家庭生態。我覺得我的詩歌應該要來反映美國的這些社會現實。」

與此同時,作為中華文化的受教育者,鄉愁也是王性初詩歌里很重要的內容。「我去美國30年,我們改革開放40年。這40年裡面,那是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麼我們的 "鄉愁"應該不能停留在傳統意義上的鄉愁,應該要超越鄉愁,應該讓我們鄉愁有新時代的文化內涵。特別在東西兩岸奔波中,給自己心靈所留下的痕迹。」


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會會長劉登翰與王性初相識四十年。他說,王性初拿了美國身份,但其實是個旁觀者、外來者,並沒有完全進入美國,這是一種很尷尬的地位。


「但他身份的尷尬也是一種獨特的人生,尷尬的獨特感受也有一片足夠馳騁的藝術空間。王先生在他一系列冷眼寫美國的作品中,這種尷尬的身份使他對美國萬象所採取的嘲諷的口氣,是冷抒情、冷敘事。」


「當他回到自己的故鄉,自己既非客人,也不是主人,這樣一種尷尬一直處於雙重的漂流當中。但他大量的作品在看似很狹隘的空間里有了廣闊的藝術空間。我覺得這個領域裡,王先生的創作有他的特殊性,也從這裡形成了他個人的特殊風格。這強烈表現在他寫美國萬象,寫美國大量的現實生活,我們強烈感覺到他帶著一種旁觀者嘲諷、調侃的口氣。」

「另外,他對故土有很強烈的一種熱愛的深情。」劉登翰感慨,我們古代鄉愁,走得再遠還在我們自己的土地、文化中,但很多異國者的鄉愁是在外面文化暴雨中的鄉愁。


「比如王先生寫到曾經在澳大利亞待的半個月,用的都是刀叉,吃的都是香腸,突然第四五天出現一碗白粥,他幸福得不得了,一碗稀飯喚起他強烈的鄉愁,這是離開故土文化的一種強烈的鄉愁。他也寫到,品嘗這一勺白粥深沉有如 "品嘗一個亘古不變樸素的血統",雋永有如 "品嘗一首永不走調清醇的戀歌"。 我們今天很多人寫鄉愁,跟古代的鄉愁比有很強烈的表現,是在於文化的鄉愁。」


不只有「漂泊流浪」,還追求「落地生根」


海外華人女作家曾曉文兩次移民,於1994年至2003年旅居美國,隨後定居加拿大至今。初到美國之際,她像所有新移民一樣,經歷了文化休克、語言障礙、失業等,一度陷入生活低谷。


不久,她因短篇小說《網人》獲得一項台灣文學獎,重新燃起文學激情,陸續發表《夢斷德克薩斯》《遣送》《卡薩布蘭卡百合》等作品。


「多年來,我一直關注現在時的華人群體,反映自己能夠駕馭輕熟的移民生活,即 "他國故事"。我希望以我的微弱之筆,為移民代言,賦予 "無聲者"告白的權利,我想這也是新移民作家的時代擔當。」


2003年底,曾曉文在多倫多的一家建築管理公司找到了一份助理工作,打拚十年後成為IT總監,去年十月還被美國建築雜誌評為「北美建築業傑出女性」。「我筆下的人物也不再停留於 "漂泊流浪",而追求 "落地生根",長篇小說《移民歲月》正代表了這一精神轉變。它在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背景下擴展新題材,探索平等、自由、友善、誠信、民主等多元主題,同時關注人物的心靈軌跡,關注精神上的 "弱勢群體"。」


曾曉文還在現場念了作品《背靈魂回家》中的一段文字:「我身居非中文環境的異國,在業餘時間寫作,也許我和千百位海外寫作者一起,背負中華文化遺產,永遠行走在回家的路上,正 "建立一座非人工的紀念碑",以 "文字喚醒人們的善良的感情"。」


她說:「我想這可能會比較代表在座海外華文文學作家的心路歷程。」


同濟大學教授錢虹評價,曾曉文並非寫了一段世界華文文學還回到寫大陸文學,而是專心致志地寫北美新移民生活、人情世故、世態炎涼,這是非常難得的。


「特別是她作品的題材,有很多是很多作家難以想像和涉獵的。比如寫移民,她的第一部成名作《夢斷德克薩斯》。寫本來是北美伴讀,為了生存辦了一家華人餐館,突然莫名其妙地在開業當天就被移民官抓走,然後就在監獄中生活了差不多好幾個月,直接跟那些殺人犯、人渣、妓女……各色各樣最底層的人關在一起。像這樣的生活是很多作家難以想像的。」


與此同時,錢虹認為曾曉文的敘事突破還超越了鄉愁,超越了新移民本身只關注自身溫飽,而已經超越了種族、國度,上升到對人性、對宗教的關切和憐憫。


作者:澎湃新聞 羅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重看百年前日本學者鏡頭下的中國史跡,或悲或嘆
俞曉群五行占:雞禍之信用群小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