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真的,可能我死在屋裡,也沒人知道

真的,可能我死在屋裡,也沒人知道

真的,可能我死在屋裡,也沒人知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文:木舒

月初的時候看到了一個新聞。

遼寧有一位38歲的媽媽獨自一人在家帶孩子,三天前她還在和朋友聊微信,聊了一半沒了聲息,當時大家都沒在意。一直到三天後,親戚們發現家裡無論白天還是晚上燈都亮著,敲門敲了半天也沒人開,翻牆進去後發現,媽媽早已死去了多時,房間里散發著惡臭,而孩子就坐在屍體旁吃零食,他以為媽媽只是睡著了。

新聞爆出後,大家都對孩子爸爸意見很大,不能理解他居然三天沒有給家裡打電話,說他對家庭的不關心,稱這位媽媽為「空巢婦女」,說他們屬於「喪偶式婚姻」。

而後來,在聽過群里朋友的討論後,我才發現,真的,除了這個獨自帶孩子的媽媽,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人,都可能死在屋子裡都沒人知道。

真的,可能我死在屋裡,也沒人知道

朋友毛毛在群里說:「如果我有一天死在了出租屋裡,可能除了來催房租的房東,沒人會知道吧?」

這句段子可卻讓我感到一陣心酸,我想每個獨自漂泊在大城市裡的「空巢青年」們都有過這樣的感受吧?

毛毛說她有一次周末早上起床時突然眼前一黑,身上開始冒冷汗,哆哆嗦嗦的感覺話都說不出來。她倒在地上顫抖著翻電話簿,卻不知道撥給誰。

撥給自己的同事,可對方卻趁著周末出去玩了,沒在北京。撥給自己唯一一個在北京的大學舍友,可她距離自己太遠,趕過來最少需要兩個小時。而自己的爸媽在好幾百公里的老家,告訴他們也沒用。於是她先打了120,然後費盡全力的去把門打開,把手機錢包和醫保卡揣進衣服里,因為害怕120到時自己已經暈過去。

到了醫院,因為沒人陪著來,她自己顫抖的簽字,把醫保卡和錢包給了護士請她幫自己挂號繳費。然後就暈過去了。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意識才清醒,這時候她才知道是是因為腦出血,幸好搶救及時。醒來後大學時的舍友已經趕來了陪在她的身邊。

她說:「如果我沒來得及撥120,那我可能就死在出租屋裡了吧。」那種一個人面對著這些突發事件的無助感,真的讓人特別的心酸。

看到網上對「空巢青年」的定義:多指離開家鄉獨自在外打拚的年輕人。

作為一個「空巢青年」,每天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的?看到了網上的一張對於空巢青年生活模式的定義圖片:

真的,可能我死在屋裡,也沒人知道

我只想說,這已經是一個很「小資」的空巢青年了。而現實中呢?

買菜只買兩顆,買水果只買三四個,買多了怕吃不完壞掉。

一個人做飯嫌麻煩只能除了泡麵就是外賣,但外賣有時卻連起送價也湊不到。

一個不留神丟垃圾的時候就把自己鎖在了外面。

下水道堵了,傢具壞了,面對著這些突發的狀況,沒有人幫你,只能自己搞定。

每天上下班的時候要花上路上幾個小時,轉各種交通工具走進繁華的高樓大廈,可是租住的卻是窄小破亂的合租房。

發燒燒到40度,沒人給你倒水沒人給你拿葯沒人陪你去醫院,即使快要虛脫,你都還得打開門自己叫救護車。

大家看到的都是你光鮮亮麗的外表,覺得你在大城市賺大錢,可是沒人知道你在大城市有多麼的孤獨。

真的,可能我死在屋裡,也沒人知道

每一個空巢青年的背後,還可能有兩個空巢老人。今早看到了一句特別扎心的話:我最無助的時候:我爸躺在地上,而我在通訊錄里。

65歲的朱阿姨一個人照顧癱瘓在床的老伴已5年了,她預想過很多突發情況,但沒想到平時連翻身都沒辦法做到的老伴突然掉到地上。

真的,可能我死在屋裡,也沒人知道

朱阿姨折騰了20多分鐘,根本沒辦法把他抱到床上,而打開手機通訊錄,包括獨生女在內的100多人,她卻不知道該打給誰。

自己的女兒遠在成都,根本趕不回來。自己的親戚這個時間都在熟睡,也聯繫不上。最後無奈的朱阿姨跑到樓下央求兩位保安,在保證出了問題和他們沒關係的情況下,兩位保安才上樓幫忙把老伴抬上了床。

一周後,朱阿姨把自己家的一個房間對外出租,唯一的要求就是:老實本分的男孩。

群里有個朋友說老家的鄰居是一位60多歲的大爺,一個人居住,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都在外地。他不愁吃喝,經常和大家一起打麻將。他經常搬個凳子拿著碗坐在門口吃飯。

那段時間大家發現他家大門緊閉,以為他出門了,但幾天後聞到一股臭味,推開門才發現,他已經死了。經法醫鑒定,是哮喘突發。推門進去時發現了散落在地上的葯,他還沒來得及吃藥,就已經暈死過去了。如果家裡有個人,那可能就不會是這個結果了。

而他的兒子女兒一直到聞訊趕回來時,才知道父親得了哮喘,其實早就檢查出來了,但怕他們擔心一直沒告訴他們。

真的,可能我死在屋裡,也沒人知道

現在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實都是空巢的狀態,都可能是潛在的下一個死在屋子裡都沒人知道的人。很多人會說,那為什麼還要選擇獨自在外,空巢青年回了家,不就可以兩全其美了嗎?

但在開頭那位媽媽去世大家都在抱怨孩子父親不關心家庭時,一位保潔阿姨的一番話讓我深思:

如果可以,誰不想輕輕鬆鬆的生活和家人相守在一起,但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生活在同一個地方互相照料著的。有太多的人迫於生活的壓力分居兩地,他們也做不到像很多人一樣每天都噓寒問暖,他們生活的目標就是多賺錢,讓這個家好過一點。

這個阿姨說的話讓我觸動很大。有些人覺得三天不打電話簡直不可思議,可是在很多人看來,這很正常。有些人覺得遇到了事情就要聯繫家人,可是有的人卻害怕家人擔心,害怕給家人添麻煩。

我們總是以我們生活的標準去要求著別人,可是你沒體驗過別人的生活,可能就真的沒辦法去理解別人的生活方式。

有太多的無奈,好像讓人別無選擇。

真的,可能我死在屋裡,也沒人知道

我們都是我們自己生命中的英雄,但是在這個城市裡,就又顯得那麼的渺小。有的時候回覺得一個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有的時候又會覺得孤獨寂寞,想著回到故鄉和家人在一起。但無論是選擇回到故鄉,還是繼續留在這個城市,都會有各自的煩惱和弊端。

抱怨過,想要放棄過,但主動或者被動的選擇「空巢」的人還是那麼多。太多的壓力壓迫著我們必須選擇這樣一種生活狀態,可當我們無法去選擇生活的狀態的時候,只能去改變我們自身的生活態度。

生活是多麼的殘酷,可我卻依然要去愛他。好像也只能選擇去愛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有理 的精彩文章:

為藝厚道,技蓋群雄,周潤發是如何煉成的
「吉祥三寶」爸爸突然去世,才58歲!這病很常見,凌晨是高發期

TAG:娛有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