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王桂蓮:民族地區幼教「破冰者」

王桂蓮:民族地區幼教「破冰者」

第一個帶領孩子做遊戲,第一個搞學前教研,第一個去小學化……29年里,她用倔強,推動著一場場改革;用執著,打破了一塊塊「堅冰」,推動保靖這個邊遠山區民族縣的學前教育,走上了科學健康的發展軌道。

她就是湖南省學前教育工作先進個人、保靖縣幼兒園園長王桂蓮。

「一打一變」,課堂奇蹟般地活了

保靖縣是土家族苗族聚集地。1989年9月,長沙師範學校畢業的王桂蓮,熱情滿滿地來到保靖縣遷陵鎮龍溪中心完小,擔任學前班老師。

沒教具,沒玩具,從早到晚,孩子們趴在桌子上不停地寫寫、算算……

「校長,能不能給孩子們添點教具、買點玩具?」王桂蓮「急」了。

「學堂沒錢搞這些。你只要守著孩子們別摔著就行了……」校長壓根兒沒有一點「急的意思」。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一請」就碰壁的王桂蓮,從自己第一個月的工資里,抽出錢來買皮球、買跳繩,孩子們抱團拍球、跳繩,快樂地「滿天飛」。

第二個月,王桂蓮再次「出山」,把低年級那架破舊的風琴搬進教室,又把許多自己創編的幼兒舞蹈和音樂遊戲穿插進去。農村孩子對風琴上課很感興趣,原本不敢唱跳的孩子,在彈彈唱唱中,變活潑了。

為了讓孩子們直接感知算術知識,她到坡上,采芭茅、砍竹子、摘野果;到河邊,撿石子、挖沙子、掏黃泥……利用本地自然材料製作玩教具,孩子們在動手動腦中,學會了算術和泥工。

王桂蓮打開的是幼兒教育的「另一扇窗」。

1991年秋,作為全縣幼兒教育的一面旗幟,縣教育幼兒園的常規工作還處在「最原始狀態」。剛調入的王桂蓮緊緊抓住全園幼兒無基本生活能力這個「弱項」,選擇了以「刷牙齒、講衛生」為主要內容的常識課,通過公開課的方式全面推開,打開了全縣幼兒教研的「盲區」。

為了改變民族貧困地區孩子們語言表達困難的現狀,王桂蓮用上了大自然這本「活教材」。1992年春天,王桂蓮做了全縣「第一隻敢下水的鴨子」,嘗試用「聽音響編故事」開展語言教學活動。為推進這種新教法,她背著錄音機,帶著筆記本,下到偏遠的土家苗寨,先後錄製了雷聲、雨聲、風聲、流水聲、鳥鳴聲等原生態的大自然聲音。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她鼓勵孩子們用這些聲音創編故事,講給大家聽,促使孩子們表達力、想像力得到提升。

「教材」變了,課堂奇蹟般地活了。孩子們都奔著這份快樂來了。當年秋季,小小的教室突然湧來64名孩子,園裡沒了椅子,孩子們自帶板凳來參加活動。

「一改一搭」,敢於向老規矩怪現象動刀

2011年暑假,通過競聘,王桂蓮走上了縣幼兒園園長崗位。

地面黑暗潮濕,牆壁滿目瘡痍,操場坑坑窪窪……嚴重小學化的縣幼兒園,奄奄一息。

為收拾這個「爛攤子」,她推動著一場場改革。

改善辦園條件是王桂蓮要啃下的第一塊「硬骨頭」。初任園長,不懂基建,憑著20多年幼教經驗,她研究裝修方案,著手園舍改造。

沒想到,「首場秀」就冷場了。

許多人都認為,她突擊建設是為謀取私利。其間,有給紀委寫信告狀的,也有指手畫腳當面發難的……

身正不怕影子歪。「摸著石頭過河」的王桂蓮,像開弓的箭沒有回頭。

2012年春,她轉讓了吉首的兩所分園,集中精力和資金改裝老園,先後投入100多萬元資金改裝電線、加固安全防護欄、重修廚房、添置大型玩具等。在「縫縫補補」中,原本30年的舊園「顏值」高了。

改革的箭在弦上。王桂蓮直奔的第二個改革目標是推行雙休日。為了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她頂著生源不足的重重壓力,改規矩,推行雙休日制度。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改掉縣幼兒園這個幾十年來周六都上半天學的「老規矩」,王桂蓮觸碰到了家長的「底線」,很多周六甩手慣了的家長,搖頭不答應,認為她偷懶,想把幼兒園辦垮。

那段時間,只要一開園門,王桂蓮就會遭到許多家長的圍攻。

「天天上園,孩子們累,學堂要按教育規律辦園……」王桂蓮苦口婆心,慢慢改變了家長的看法。

激發工作熱情是她改革的第三個重點。縣幼兒園有一種「怪現象」:老師們工作熱情不高,討論問題都從自己利益出發,對待孩子沒耐心,不肯給孩子提褲子、擦屁股……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為了搭建好隊伍,改善辦園環境的那幾年,她沒有雙休日、寒暑假,不拿加班費;平常推進工作中,老師們不願做的事情,她沖在了最前面;管理人員不願乾的事情,她做在了最前頭……

行動是最好的示範。在王桂蓮的帶動下,大家心往一處想了,勁兒往一處使了,開始高高興興和她「同框」勞動了。

「一轉一展」,打好轉變家長觀念「攻堅戰」

「向著快樂出發」,是王桂蓮的出發點。

在去小學化的路上,為消除家長怕孩子「摸不到風」的顧慮,王桂蓮按下了改革「快進鍵」,把孩子們的快樂擺上「改革頭條」:組織召開園領導班子會議,把國內外先進教育理念和《指南》的「條條框框」整理出來,在園裡颳起一場「頭腦風暴」。此外,還根據不同崗位,選送不同類型教師培訓,一起手牽手打好轉變家長觀念的「攻堅戰」。

圍繞家長觀念的轉變,王桂蓮舉辦講座、發放學習資料、召開家長座談會,直接改掉了家長拔苗助長的「壞脾氣」。

遊戲是王桂蓮化解家長質疑亮出的一張「底牌」。

在不足500平方米的操場上,王桂蓮採取一地多區的方式,開闢了以廢舊輪胎、長板凳、人字梯、單梯等材料為玩具的「運動場」,讓孩子們做平衡、攀爬、跳躍等練習。在王桂蓮的策划下,遊戲活動一個接一個地展開了。

在破解家園關係上,王桂蓮以班為單位,創建微信群,把家長一個個「請」進群,全程直播,全景展示,把每次活動圖片、視頻,及時上傳到群里。現在,這個「朋友圈」已打造成孩子們的「親情園」。

這些年,王桂蓮「朋友圈」的半徑越「畫」越大了。

2015年,縣教育局把三個鄉鎮中心幼兒園的幫扶擔子壓在她肩上;2016年,縣裡又把新城區岳陽幼兒園管理的任務交到她手裡。王桂蓮都伸出了熱情的雙手,很多得到王桂蓮「紅利」的幼兒園,都「奔跑」起來了。

暖春,在「破冰」中開啟。王桂蓮讓家園關係改善了,師幼關係密切了,保教質量提高了,州級《指南》實驗園牌子掛下來了,全省落實《指南》重點聯繫園牌子也掛下來了……

《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18日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泰州姜堰:嚴查教師參與有償補課
鄉村振興路 青年勇擔當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