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科學家:系外行星遠比以前認為的要多得多,甚至比系外恆星還多

科學家:系外行星遠比以前認為的要多得多,甚至比系外恆星還多

文/姿勢分子

(不要走開,文末有彩蛋)

1990年,人類第一次確認發現了系外行星,知道了我們在宇宙中並不孤獨。

這個消息讓全世界人都興奮起來,科學家們也紛紛加大了尋找系外行星的科研力度。

近些年來,科學家發現的系外行星越來越多,大大提高了人類找到第二家園的可能性。

儘管如此,人類目前確認發現的系外行星,也只有幾百顆。而待確認的行星,有三千多顆。

可是,和人類發現的恆星相比,這個數字還是少得可憐。僅僅是地球上肉眼能看到的恆星,就有近7000顆(當然不是城市,還要天氣晴朗,而且是南北兩個半球的夜空加在一起)。

2016年,歐洲航天局繪製了他們的首張「銀河系地圖」,其中精確定位了超過10億顆恆星。今年四月他們繪製的第二張「地圖」,定位和恆星已近17億顆。

而根據科學家的推測,銀河系大約有2000億~3000億顆恆星,簡直像海里的沙子一樣多。

有人會說:為什麼銀河系有那麼多恆星,行星卻那麼少?

實際上,這只是人類觀測技術的限制導致的結果。

隨著這些年來系外行星發現數量的增加,科學家越來越認為太陽有行星這件事沒什麼可吹的。行星,不是一顆恆星的頂配,很可能只是恆星的標配。

2009年,NASA發射了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專門用來巡查宇宙,尋找系外行星。經過近10年的觀測,開普勒的工作成果十分顯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現大量的系外行星。

不僅如此,開普勒望遠鏡的觀測結果,也給了科學家很多的暗示。

根據現有的觀測數據以及其他的理論及推測,科學家認為,銀河系內質量和太陽差不多的單顆恆星,幾乎都至少「配有」一顆甚至數顆行星。

這意味著,人類推測出來的系外行星數量和之前相比,完全有著本質上的差別。擁有行星的恆星並不獨特,甚至反而是沒有行星的恆星才是宇宙里的怪胎。

這也是符合科學理論的。

根據推測,恆星的形成都是由一個含有巨量的氫的星雲在引力作用下形成一個恆星盤,然後凝聚成恆星的。

在這個凝聚過程中,自然會有一部分物質由於離質心太遠或者其他原因,並不能被完全吸收。而這些物質也會凝聚到一起,形成新的天體。

如果這個天體足夠大,或許會形成另一顆恆星,和前面那一顆形成雙星系統。或者質量不夠大,就會形成行星,圍繞那顆恆星公轉。

另外,就算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么?太陽系擁有8顆行星和上億甚至幾十億顆小天體,其他恆星很可能也會有這樣的組成結構。

總之,目前的各個證據都在指出,銀河系內的行星不僅普遍存在,而且很可能遠遠超出了恆星的數量。

基數的劇增,會讓小概率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大提升。銀河系有這麼多行星,其中類地行星也一定不少。其中,擁有地球環境的星球,相信也不在少數。美國搜尋地外智慧文明研究所的負責人大衛·布萊克表示,這或許「會增加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或許是大量的生命」。

這個消息,讓很多對地外生命開始失望甚至絕望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或許,我們地球只是宇宙的一個村子。某一天,可能有一群未知的生命來到地球,告訴我們:哎呀,你們還不知道自己有鄰居?快來和我們一起玩吧~

嗯,那一天我就會被嚇死了。

文末彩蛋: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是NASA在2009年發射的太空望遠鏡,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專門用於搜尋系外行星的工具。因此,很多最近我們發現的「超級地球」,都是以開普勒開頭並加以編號。9年間,開普勒太空望遠鏡一共發現2662顆系外行星。這個數字應該不會增加多少了,因為就在2018年10月30日,NASA宣布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由於燃料耗盡,並且由於它被置於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里,沒有維修價值,所以退役。

(人山人海,相遇不易。創作艱辛,如果您覺得小編這篇文章還可以,請點擊關注,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快陪我一起探索有趣的科學世界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求知之者 的精彩文章:

發達國家的人均能耗已經開始降低,那我們為何還要研發戴森球?
地球上毒性最強的幾種蜘蛛,黑寡婦險墊底,狀元的威力有多大?

TAG:科學求知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