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24歲少女勾結男友雇凶謀殺雙親:父母的控制欲,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

24歲少女勾結男友雇凶謀殺雙親:父母的控制欲,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

文首:作者|嬌嬌媽

1

《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

如果可以為孩子一鍵定製完美人生,

你會按下按鈕嗎?

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毫無猶豫地按下按鈕,

這樣孩子會一路順風順水,

讀好的學校,

有一份好的工作,

找一個好的伴侶,

按照他們規劃的路線,

穩穩噹噹地避開所有彎路,

最終讓孩子成為一個加強版的他們。

華裔女孩詹妮弗的父母就是這類典型的例子。

住在家裡就像是被軟禁。

如果沒有父母,生活會更好。

沒有哪一個人完全了解我,

也沒有哪兩個人合在一起能完全了解我。

這是詹妮弗在社交媒體上寫下的感受。

父母從小希望她出人頭地,

對她定下只准成功不可失敗的目標,

以至於成績下滑她都不敢告訴父母,

甚至要靠偽造成績單的方式,

讓父母覺得所有事情都還在他們的控制之內。

她謊稱自己被瑞爾森大學錄取,

實際上並沒有學校要她;

每天假裝出門上學,

其實是去圖書館消磨時間。

即便「上了大學」,

父母對詹妮弗仍然保持著一如既往的控制:

不準談戀愛、

不準化妝、

不準和朋友外出參加派對、

不準上除了專業課以外的興趣班......

22歲的她沒有去過任何朋友的家裡,

也從來沒有單獨度過假。

雖然詹妮弗內心很煎熬,

但表面卻不敢表現出任何憤懣與不滿。

當別人問時,

她總是回答說自己很好。

帶上」幸福面具「生活的詹妮弗活得很累,

24歲仍只能偷偷摸摸地做著父母不準的事情,

但她也不想改變,

更不願離開家獨立。

她說:

我曾以旁觀者的眼光來看自己,

直到自己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模樣。

這樣的生活一步步攻破詹妮弗的心理防線,

她就像輪子上的倉鼠,

總是忙於滿足他們的各種決定,

卻總是無法達成各種期待。

內心的掙扎,

再加上男友丹尼爾的攛掇,

她決定雇兇殺害父母,

殘忍的念頭一旦萌生,

便讓她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最終詹妮弗和男友以及兩名槍手因殺人被判監禁。

雖然這樣的極端個案很少發生,

但詹妮弗的童年叛逆經歷及父母寄予的教育方式,

值得家長深思。

2

和詹妮弗有著類似童年經歷的王猛,

也一樣是悲劇人物。

12年沒回家過年,

拉黑父母聯繫方式6年,

這是他對父母愛的捆綁做的最後切割。

從小成績數一數二,

以地級市理科狀元的身份考取北大,

畢業後去美國知名大學進修的王猛,

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但光鮮的背後卻隱藏著難言之隱的苦痛。

2018年年初,

《北大留美碩士萬字長文控訴父母「控制與傷害」》

一文在全網瘋傳,

王猛列出多重罪狀控訴父母多年來的操控。

年幼時,

父母把他關在家裡,

事情不管難易,

家裡人都會給他包辦好,

甚至連衣物都是按照大人的審美意願而買,

6歲前,穿女孩衣裙,

小學後,即便學校活動要求穿中褲,

父母也不準。

五年級的時候,

他去市裡上奧數班,

有次比賽後回來發現隨身攜帶的文件被人為弄壞,

原本不同意他外出的母親嘲諷道:

這下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王猛想過掙脫父母的操控,

但最後都被父母的「為你好」一一回絕。

升高中時,

他想到外面的高中,

但恰逢父母單位合併成一所中學,

即便學校很普通,

父母依然以「你太小不能騎車」、

「你受不了當地名校的競爭」的理由強制王猛留下。

以為去北京念大學就能掙脫牢籠,

但在父母的示意下,

王猛的大姨通過王猛同學打探他的一舉一動,

對他來說彷彿就像活在24小時監控的密室,

沒有自由可言。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而對於王猛的父母來說,

你首先是我的兒子,

你必須聽我們的話,

在我們的掌控之內,

然後你才能做自己。

從父母的角度而言,

這是為了王猛好,

在父母的庇護下他能少走多少彎路,

但從孩子的角度而言,

這是溺愛,

是蒙蔽雙眼的控制。

義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說,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

成人就開始壓制、束縛他,

可悲的是,

成人自己卻毫無察覺。

大多數父母都喜歡把自己扮演成上帝,

到頭來卻本色出演了控制欲極強的暴君。

3

《時代周刊》刊發過一篇關於「過度教養」的文章,

其中提到的過度教養即過度關照孩子的生活;

過度插足孩子人生。

讓孩子在溺愛的蜜餞下,

寸步難行。

如果父母能最大程度理解孩子,

同時不過度決定孩子的人生,

那麼孩子會擁有獨立自信的人格

及較好的人際關係和高安全感,

如果不能,

將會給孩子帶來一生的痛苦。

朱雨辰的媽媽就是典型的反例。

朱雨辰,

一名演員,

戲紅人不紅,

今年39歲的他至今單身,

不難想到他媽媽曾說的一句話:

朱雨辰的每段感情我都知道,

我都會去干擾。

感情如此,

生活亦如此。

每天早餐朱媽媽都會為他準備好果汁,

一天兩瓶,

必須喝完,

晚上要把空瓶帶回家,

證明他喝完了。

不讓他做飯,

甚至希望他忘記如何做飯,

也不讓他在外面吃飯,

拍戲時,

跟著他跑劇組,

兒子在哪,

她就在哪。

工作時,

不讓他接古裝戲和武打戲,

因為害怕朱雨辰被人打傷。

就連朱雨辰的微博也不能倖免,

朱媽媽會把朱雨辰發在微博上的話抄在本子上,

兒子不發微博,

她就心急,

甚至要挾

你要是不寫,

我就抄你博客去!

如今的朱雨辰,

已到油膩中年,

事業仍不溫不火,

每段感情都因母親的介入無疾而終,

身邊連個知冷暖的朋友都沒有。

39歲,事業無望,形單影隻,抑鬱寡歡…

這樣的人生,

想想就已覺得沉重和悲哀。

面對節目,

朱媽媽坦言,

自己在用整個生命來對待兒子,

但朱媽媽這份拿整個生命去付出的愛意,

太過沉重,

沉重到幾乎毀了兒子朱雨辰的一生。

從心理學上看,

朱媽媽的控制欲讓她認為

自己對朱雨辰有絕對支配權,

不允許意外或是其他差錯,

且對朱雨辰絕對佔有,

在思想和行為上都不得有違背她的意思。

這就是現實版的中國家庭親子關係啊,

愛與恨並存,

掙扎撕扯最終兩敗俱傷。

父母自始自終都認為自己的行為是為了孩子,

他們無法面對這樣的現實:

你的愛其實是傷害。

4

記得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寫道:

他不當皇帝後,

連怎麼開房門都不會,

因為以前都是別人服侍伺候他。

如今大部分的父母正做著同樣的事情,

伺候著許許多多的「小皇帝」,

他們不願承認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的事實,

他們愛孩子,

但同樣也在傷害著,

甚至他們也明白:

得體地放手才是最理智的愛,

只是他們做不到。

網友@斯坦在知乎上寫了這樣一段話,

值得家長們好好深省:

不是我離不開父母,

而是父母離不開我,

恨不得上大學都陪讀,

離開家去哪都跟著,

租房子也不允許我選,

想了解我的全部動向,

想遠程遙控我,

想附身在我身上從頭再活一遍,

我無比渴望兄弟姐妹,

不要天天盯著我,

不要過度保護我,

不要恨不得替我去活,

溺愛孩子替孩子包辦一切的父母,

是真的愛孩子嗎?

他們只是更愛自己吧。

我一直以為我長大了,

其實沒有,

我本可以長大的機會,

都被他們奪走了,

他們用我的生命來驗證他們的經驗,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啊,

再晚就來不及了,

活著多麼好,

我多想真真正正地活著,

父母什麼時候能放過孩子呢?

那些替孩子做了很多很多的父母都醒醒吧,

人生該走的彎路一條都不會少,

你現在不讓他走,

他未來照樣跌跟頭。

孩子其實什麼都做得好,

只是他從未有過機會。

5

正如紀伯倫在《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中所寫: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

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拼盡全力,

變得象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你是弓,

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懷著快樂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裡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

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你的孩子,

自他出生的那一刻起,

便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而每個迷失自我的孩子,

身後都站著操碎了心的父母,

希望你不是,

與所有父母共勉。

嬌媽說:

父母是愛孩子的,只不過用了他們自己的方式去愛,這樣的愛是沉重的。所有的父母都一樣,免不了地為孩子牽腸掛肚。擔心他餓了、累了、病了、摔了,擔心沒有自己陪伴在身邊,他是不是能被這世界溫柔相待,只是孩子終有一天會長大。

所以,請對孩子

少一些溺愛,多一些放手!

少一些責罵,多一些耐心!

少一些催促,多一些寬容!

少一些苛求,多一些尊重!

少一些期待,多一些鼓勵!

少一些控制,多一些關愛!

就如北大才女趙婕寫到:「我欽佩一種父母,他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親子關係不是一種恆久的佔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我們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貧瘠,又不能讓孩子覺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不僅僅是做父母,人生的許多時刻都應該懂得進退。」

註:本文所有圖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心理時間好課推薦

35堂實用的音頻課+視頻直播課

35期精緻實用

音頻課

永久回聽,學生和家長可終身學習

哈佛學霸講解超實用的學習法

收穫寶貴的學習方法

高效完成人生進階

僅需99元!!!

長按上方二維碼,即可訂閱課程

課程服務:大家可以關注公眾號「心理時間」(ID:xltime123),收聽課程,進行課程諮詢、查看課表。

隨時觀看:在「心理時間」公眾號精品課程的子菜單「已購課程」查閱課程,不限時間和次數。可以利用任何時間,隨時觀看,與家人分享。

哈佛學霸的學習法,學生必備進階攻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時間 的精彩文章:

劉強東事件:世道變壞,都是從小人狂歡開始的
親媽和女兒聊天記錄曝光,哈哈哈!看完想離家出走!

TAG:心理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