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煮茶好不好,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

煮茶好不好,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

煮茶好不好,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

在信仰「慢生活」的今天,煮茶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撿拾炭火,細心生火,縱然繁瑣,看著小火苗搖曳在清冷的日子裡,聞著陶罐、鐵壺裡飄出濃郁的茶香,嘈雜而潮濕的內心,總可以被熨帖地寧靜安詳。

有人說,煮茶濃度太高傷身。有些人說,煮茶更甘美,茶的內含物質可以最大限度浸出。有人說,煮茶溫度太高會使茶葉本身的一些有益物質喪失,營養價值大打折扣。有人說,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煮,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喝煮過的茶。究竟煮茶好不好,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煮茶,從飲食的角度,是種不同的食用方式,食用方式是取決於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的。首先,從便捷性來講,江南一帶,水源充足,泉水多,水質好,多是沖泡式飲茶;黃河兩岸,多鹽鹼地,水質不怎麼好,泡不出好茶味,有時會抹殺掉茶的一些優點,所以一般喝花茶以增加茶葉的香氣;而內蒙、西藏、新疆、甘肅這些地方,地表水少,不能像南方那樣地方便取水,且人口密度小,多是逐水而居,游牧而居,只有駐紮下來的時候才會去享受茶、水、食物,而且燃料的獲得也非常不易,所以有了酥油茶,產生了茶葉的煮食文化。

其次,從功能性角度上說,我還是推薦清飲,用蓋碗、紫砂壺等器皿沖泡。因為煮茶,水的沸點高,高溫會破壞茶葉的一些有益的內含物質,如維生素等。而且,煮茶也是有一定條件的,茶葉得耐煮才行,嫩度高的茶葉就不耐煮,像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的茶;耐煮的一般是第三葉、第四葉,這些木質化程度高的。但,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的茶,內含物質是最豐富的,本身營養價值是極高的;第三葉、第四葉,葉齡在15~20天左右的葉子,它本身營養成分低。這樣煮來,耗時,又沒有收穫飲用茶葉的最大保健功效,所以還是不推薦「煮茶」這種飲用方式。

很多人容易被煮後甜滑的茶湯迷惑,這是因為茶葉原料級別低,一些低沸點的芳香物質已經揮發沒了,高溫熬制,茶葉莖桿一些粗纖維里的糖分就會析出,湯質就比較甜稠。但如果出於把玩的方式,本著惜茶、愛茶、茶葉最大化利用的角度煮茶,這就跟茶葉功能沒關係,純屬一種趣味性的喝茶方式,不屬於消費的常態,也就不納入「煮茶」好壞的討論範圍。

煮茶(煮葉底),是對茶鞠躬盡瘁的詮釋和理解。煮茶,必須用冷水,緩慢的加熱,這樣才能在不同的溫度萃取茶葉精華,當然葉底可以拼配。湯沸則止,如此反覆數次,方可成一壺湯亮水清,口感層次分明,細膩甜香的煮茶。

通紅的爐火上,鐵壺開始冒著熱氣,這時便是倒出茶湯的好時機。蜜黃偏橙的茶湯從鐵壺中倒出,絲絲熱氣飄揚,端起茶杯湊近些許,烤茶的香氣馥郁,輕啜一口甜醇軟滑,茶湯中茶滋味濃厚,既有茶的自然香氣,又有茶葉經烘烤後的獨特香氣,還有青竹子的清香,三香交融,此刻忘了時間,只記得眼前這盞冒著熱氣的茶湯。

煮茶的方式上至朝堂,下至尋常百姓,已經在歷史的軌跡中存在百年。只是隨著喝茶的簡單化,這一方式逐漸被塵封。

而在雲南的眾多少數民族中,煮茶卻是日常生活。竹筒茶便是其中之一,將竹子與茶葉結合,放在火塘上以柴火慢煮,既能烤火、照明,又能喝到濃醇的煮茶。這一盞茶或許不再是簡單的茶,而是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即使生活艱辛,依舊對它飽含熱愛。

「秋雨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一盞老茶暖身心,三五好友話江湖」,這才是打開秋冬喝茶的正確姿勢,你覺得呢?(來源:茶事頻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茶文化 的精彩文章:

茶葉保健:保護胃,這是最全的科學飲茶法!
安化十兩茶簡介!

TAG:黑白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