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酈波曾多次講杜甫,但「義重錦官城」這個話題是第一次

酈波曾多次講杜甫,但「義重錦官城」這個話題是第一次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自古文豪皆入蜀,一出夔門便成龍。

「四川人不出去不行啊,文豪也必須來蜀地遊歷一圈。」這是著名文化學者酈波對蜀地的感慨。11月19日(周一)晚,酈波將登上「名人大講堂」的講台,解讀杜甫與他筆下的錦官城。他將標題定為《義重錦官城》,據酈波透露,這個題目和話題,以前從未講過。

「之所以以此為題,主要是在成都講杜甫,會有更多的思考。」酈波說道。這句「義重錦官城」化用杜甫《春夜喜雨》中「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一句。春天的夜晚來了一場令人欣喜的雨,悄悄滋潤著萬物。這是杜甫人生中最愉悅的時光之一。酈波提到,他的演講將從杜甫的三首詩歌講起,以小處著眼,最後落到一個「義」字上,去探尋杜甫與成都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

「此前第一期李敬澤講杜甫,是從宏觀的角度。我作為學者,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將從微觀的角度去剖析杜甫。可能稍顯學術,但一定會是讓觀眾聽得明白的語言。」酈波說道。

酈波曾經多次講過杜甫。他解讀杜甫著名詩篇《戲為六絕句》,其二最有著名,云:「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酈波稱杜甫不輸李白俠氣。「從性格的角度而言,大多數人可能最喜歡李白,其次才是杜甫。但其實杜甫除了詩律精細,除了詩風沉鬱頓挫之外,他也其實是有幾分豪俠、豪爽氣的。」

酈波欣賞老杜身上這種直言不諱的豪氣,也看到了他詩歌中的唯美纖細。一句「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成就《佳人》一代名篇。酈波說,「這不僅是一種遺世獨立的狀態,一種唯美,更是一種氣質、精神與態度,所以這一聯一出即成千古佳句。」

誠然,世人皆稱的「老杜」常以深沉的姿態出現,提起他的詩,人們會用「沉鬱頓挫」,提起他的人,總想到「憂國憂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然而詩聖杜甫也有別樣的一面。

在成都的四年間,他留下了兩百餘首不朽篇章。除了為人熟知的《春夜喜雨》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外,「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無一不展示著他在成都的安穩與閑適。

杜甫幸而有成都,讓他飄零的一生有此四年安逸歲月;成都幸而有杜甫,草堂詩篇成就燦爛輝煌的錦官城。在酈波看來,成都是杜甫心靈、也是中國文化的救贖地。11月19日晚,著名文化學者酈波教授將在四川省圖書館首講《義重錦官城——杜甫與成都,儒家與華夏》,揭曉此「義」為何,成都又在救贖什麼。

作為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品牌文化活動之一的「名人大講堂」,每月設置一位四川歷史名人「主題月」,邀請2至3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於周一晚固定在四川省圖書館星光大廳開講。

2018年11月為「杜甫月」。擔任首場主講嘉賓的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李敬澤,於11月5日晚在四川省圖書館星光大廳,做了一場名為《萬古江河鳥飛回——杜甫與中國人生》的人文演講。封面新聞對李敬澤的演講進行了全程視頻直播,全網共計130多萬人觀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到洛帶玩耍的朋友們 這場客家山歌秀實在不容錯過
「相約廣元·情定昭化」 女兒節舉行萬人相親大會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