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漳州三角梅產業近幾年發展迅猛 年產值達15億元

漳州三角梅產業近幾年發展迅猛 年產值達15億元

中國日報11月18日電 11月18日上午,由農業農村部、國台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貿促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第二十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在漳州花博園舉辦。此次博覽會,三角梅展示為一大亮點。據悉,漳州市三角梅產值達15億元。

近幾年漳州市的三角梅產業發展迅猛,全市種植面積2萬多畝(含母木種植區),品種從單一傳統品種增加到近300種;從業人員從不到1000人增加到3萬多人;漳州全市各縣市區均有種植,生產企業達1000多家。

漳州是我國三角梅主產區,在福建省三角梅產業中所佔比重超過八成。在漳州,龍海市百花村三角梅種植歷史達百年以上,形成一些三角梅特色專業村,如龍海市龍虎庵村、新塘村和木棉村的三角梅年產值均已超過兩億元。

福建龍海九湖鎮木棉村的農戶決定著全國三角梅市場的流行色。該村的三角梅有中國紅、醬紫、橙黃、玉白、漸變,甚至一株多色。

據介紹,三角梅栽種容易培育難,起初不懂種植的農戶們除了聘請農藝師和農科院的教授講授控溫、施肥、嫁接等技術,還結伴尋遍國內三角梅產地,把在當地司空見慣的品種當寶貝一樣捧回做培育。經過幾年的摸索消化,從養殖跨界而來的農戶變得精通三角梅的生長習性。從2012年開始到現在,木棉村已有200多戶加入了三角梅的種植,產業的發展一下解決了全村的勞動力就業,甚至在銷售旺季一些種植場幫工難求。

廈門千日紅園藝有限公司是漳州三角梅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公司董事長王和法表示,目前,他們已在漳州、同安和海滄三地分別建立了總面積達800畝的苗圃基地,全部用於生產和培植三角梅。此外,公司還與8家種植規模達100多畝的花農、花企,建立了合作生產關係,通過生產培植不同類型和規格的三角梅產品形成產業鏈。王茂盛就是產業鏈上以小苗為主打產品的合作花農之一。

王和法介紹說,木棉村公路兩邊原本種植的都是喬木和花灌木。約在5-6年前,由於市場蕭條,苗農便快速轉型發展三角梅。從那時起,漳州三角梅種植面積成倍快速增長,並呈現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市場為導向的發展勢頭,逐漸向生產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和產品精品化、多元化方向持續發展。

漳州三角梅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解決了當地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還帶動了運輸、銷售、電商等產業的發展。「目前在木棉村、龍虎庵村、新塘村等村鎮,60%-70%的農民都在種植三角梅。

如今,漳州三角梅產業格局完整、分工明確,小苗、中大規格成品苗和母本苗生產種植趨向專業化、精細化。龍虎庵村、新塘村一帶為精品苗主產區,市政園林工程應用苗主要集中在木棉村一帶,而浮山村、溪坂村等地則是地被類袋裝苗主產區。三角梅火了,三角梅帶動了盆器、種植、運輸、銷售、電商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產業聚集效應讓一些村裡的山地值錢了,三角梅「扮靚」脫貧路。

今年4月16日,福建省花卉協會三角梅協會暨漳州市三角梅協會成立大會在薌城召開。首任會長葉俊興表示,協會成立後,將通過整合資源、抱團取暖,成為引領三角梅產業健康、持續和有序發展的重要動力和交流、對接的平台。目前,協會已吸收了420名會員。

據介紹,三角梅目前銷售市場已由本省銷往海南、雲南、貴州、廣西、四川、湖南、湖北、安徽等省外市場,並且出口到中東、印度、歐美等國家,是國內乃至全球最大的產業生產基地之一。

(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沙特就記者「失蹤」案發出警告:若受制裁 必將堅決還擊
現在大火的機器人保姆工作可能曇花一現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