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什麼是「天台五時」?

什麼是「天台五時」?

佛教中經常說「天台五時」,這個「五時」,就是把釋迦牟尼佛一生的講經說法,大致分為五個階段,這個判教方法,是天台宗智者大師依據《涅槃經》分類的。今天我們就簡單了解一下佛四十九年說法的這個基本過程,看看到底什麼是「天台五時」:

一,華嚴時:最初三七日說。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靜坐入定,夜睹明星後,當下大徹大悟,覺悟成佛。但他當時並沒有出定,而是在定中將他所悟到的境界統統講了出來。他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些什麼、都接觸到了什麼,全都說出來了,一共講了三七二十一天,他講的都是什麼?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大方廣佛華嚴經》。

這個二十一天,是我們世間的時間,但在定中,時間空間就都不存在了,沒有先後,沒有遠近。那他在定中有多長時間呢?很長很長,可以說是無量劫,因為他在定中講的內容太多了。龍樹菩薩在龍宮看到的《大方廣佛華嚴經》那個原本,一共有多少呢?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個大千世界就是十億個銀河系,十個大千世界就是一百個銀河系,是一百億個銀河系的微塵那麼多的數量,就這部經要全部拿過來,恐怕整個銀河系也裝不下呀!據說這個原本還分為上、中、下三部,上、中兩部的內容,凡人接受不了,所以龍樹菩薩就只拿了下部,下部有十萬偈,龍樹菩薩也只是拿回來下部的八萬偈,到現在流傳下來的,最完善的唐譯八十華嚴,也只有四萬五千偈而已。

因為這個階段,是佛在定中講的,小乘學者看不到,聽不到,所以小乘佛教的同學們並不承認這種說法。

二,阿含時:十二年。

小乘佛教認為佛講經是從這裡開始的。釋迦牟尼佛在華嚴會圓滿出定後,接受了凈居天人的請法,從此為我們這個世間眾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他從鹿野苑開始弘法,走過很多地方,到處講經說法,這個階段一共講了十二年。這十二年講的都是《阿含經》,所以叫阿含時,《阿含經》分為四種:《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增一阿含》。

《阿含經》屬於小乘的經典,相當於佛教的小學內容,這個階段不講太複雜高深的東西,像佛教常講的「八識」,這個階段只講到第六識,剩下的末那識和阿賴耶識都沒有講。這個階段佛主要普及一些基礎的教育,倫理了、道德了、因果了,都是說這些,為將來學大乘做基礎。

三,方等時:八年。

基礎打了十二年之後,釋迦牟尼佛就開始講方等了,方等屬於大乘,相當於升級到中學階段了,前面通小乘,後面通大乘,屬於一個過渡階段。方是方便,等是平等,眾生平等,與佛無二,諸法平等,無有高下,事上雖然有區別,但理上都是平等的,這都是指一切的大乘經典的教義,所以叫方等。像《楞嚴經》、《維摩詰經》、《無量壽經》、《大集經》等很多大乘經典都是在這個階段講的。

所以說佛陀教學,也是有次第的,跟我們現在學校一樣,從小學開始,一步步往上提升,最後到大學、研究所。佛陀是希望每個弟子都能跟著他一直學,直到學到博士生畢業,拿到最高學位,證得佛果的。小乘佛教證到阿羅漢就算是圓滿了,不再往上求學了,但這只是小學畢業,他不知道上面還有中學、大學、研究所,小學畢業他就滿足了,所以佛假借維摩居士之口呵斥小乘,讚歎大乘,以激勵小乘學人不要滿足,應該繼續求學上進 。

四,般若時:二十二年。

佛陀這段教學的時間最長,這才是佛真正最想講的話。相當於現在的大學階段,這時候完全講真格的,都是諸法實相,不再繞彎子了,講的都是佛知佛見,大實話,是證得佛果以後的境界。一開始不能講這些,這些是大學的內容,眾生見解狹隘,成見很深,聽不懂。現在已經講了二十年了,小學、中學的都講完了,大家的基礎打得差不多了,心量拓開了,智慧也打開了,這時候講大家就都能聽懂了。這階段講的主要經典有《摩訶般若》、《光贊般若》、《金剛般若》、《大品般若》、《大般若經》等等。

所以這時候講什麼?「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般若》講的,學佛學到最後學什麼?不是為了讓你學佛教知識,不是為了讓你學清規戒律,也不是為了讓你止惡修善,而是讓你學看破,學放下,不但煩惱、習氣放下,不但惡的要放下,善的也要放下,連佛法都要放下,這才是般若智慧。

五,法華涅槃時:八年。

佛在最後八年講《法華經》,在佛陀臨滅度之前的一日一夜說了《大涅槃經》,《法華經》如大破敵軍,《涅槃經》如收拾殘兵,這兩項合併,正是佛陀說法的一個最完美的結局,所以這一階段叫法華涅槃時。

法華是純一實相教,一乘佛教,最真實究竟的佛法教義,這就是佛暢所欲言,再沒有一點隱藏的了,把佛法最核心的思想都說出來了,所以有「成佛的法華」之稱,這時候的弟子就相當於從上大學升到研究所了。正是因為有了前面的那些基礎,這時候佛才可以直言不諱了,所以佛在這個時候說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必定成佛」這些話,就是為大家授記,只要好好修行,你們將來都決定成佛。

《大涅槃經》相當於佛的遺囑,把佛在四十九年間所講的說法,從頭到尾的再略說一遍,同時沒有講到的內容再補充一下。這部經也體現了佛的慈悲,怕中間有插班的或者剛來的同學,前面四時的課程沒聽過或者沒聽完,這時候再重新講述一下佛四十九年講法的內容,能夠讓後來的弟子對佛法有個全面的了解,不至於跟不上班。

這就是佛講經說法的五個階段,叫做「天台五時」,從這上面也可以看出佛教就是教育,並且是最完美的教育,佛陀是最偉大的老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雜談 的精彩文章:

什麼才是真正的修行?
為什麼說「口為禍福之門」?

TAG:國學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