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匡胤傳位給弟弟後,他的子孫後裔受到宋朝的優待了嗎?

趙匡胤傳位給弟弟後,他的子孫後裔受到宋朝的優待了嗎?

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宋太祖趙匡胤駕崩,隨後他的弟弟趙光義即位,是為宋太宗。趙匡胤駕崩之時,他的長子趙德昭已經二十六歲,次子趙德芳也已經十七歲,按說都不算是杜太后所說的「幼主」了。所以,後世對趙匡胤傳位給弟弟乃是遵從杜太后遺囑「金匱之盟」的說法充滿質疑,於是便產生了「斧聲燭影」的傳聞,即趙匡胤乃是被趙光義所殺。趙光義對民間的傳聞當然很清楚,那麼他即位之後是怎麼對待對自己皇位構成威脅的太祖的兩個兒子的呢?趙匡胤的後裔在宋朝又受到什麼樣的待遇呢?

趙匡胤傳位給弟弟後,他的子孫後裔受到宋朝的優待了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宋太祖趙匡胤

我們先來看一下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光義即位之後曾經下旨將哥哥趙匡胤以及弟弟趙廷美的兒子全部尊為「皇子」(命太祖子及齊王廷美子並稱皇子,女並稱皇女),但不久之後就取消了這種稱號,並且,趙德昭和趙德芳的結局也都比較悲慘。


太祖長子趙德昭


趙匡胤傳位給弟弟後,他的子孫後裔受到宋朝的優待了嗎?

燕王趙德昭

太祖在位期間始終沒有給兩個兒子封王,而太宗即位的第一年就把趙德昭封為武功郡王,位在宰相之上(詔與齊王廷美自今朝會宜班宰相之上),但是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趙光義親征之時被契丹擊敗,並且一度與宋朝大軍失聯,群龍無首的宋朝部隊便有人想擁立趙德昭為帝。趙光義平安回來之後聽說了這個傳聞,他當然非常生氣,再加上親征之時遇到了慘敗,所以便沒有對出征的將士進行例行封賞。趙德昭是個厚道人,他覺得征伐契丹時雖然失敗了,但是大宋將士成功消滅了北漢啊,再說了,大軍隨從皇帝出征,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該賞的還是得賞。而趙光義聽說之後,冷冷地來了一句「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意思是等你當了皇帝再去賞吧!趙德昭聽說之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他回家之後便自刎而死了。


太祖次子趙德芳

趙匡胤傳位給弟弟後,他的子孫後裔受到宋朝的優待了嗎?

宋太宗趙光義

趙德芳曾經是離皇位最近的一個人,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寫到太祖駕崩當晚,宋皇后本來是讓太監王繼恩出宮找趙德芳來繼承大統的,結果王繼恩卻直接到了晉王府,所以晉王趙光義即位之後,宋皇后的命運也很不好。而趙德芳也在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去世,《宋史》對他的死記載非常簡單——六年三月,寢疾薨,年二十三。


太祖後裔

趙匡胤傳位給弟弟後,他的子孫後裔受到宋朝的優待了嗎?

北宋時期的中國形勢

太祖的孫子輩之中「不得其死」的就不多了,他們絕大部分都受到了宋朝的優待——畢竟他們對宋朝皇帝的威脅已經消除了。宋神宗即位之後曾說「創業垂統,實自太祖」,所以他下詔令「考太祖之籍,以屬近而行尊者一人,裂土地而王之。使常從獻於郊廟,世世勿復絕」,他是這麼說的,後世皇帝也都是這麼做的——幾十上百個太祖後裔中選一個出來,封個安定郡王還不是芝麻點小事!

趙匡胤傳位給弟弟後,他的子孫後裔受到宋朝的優待了嗎?

南宋時期的中國形勢

但是到了南宋,事情發生了兩次轉變——第一次是趙構建立南宋之後想起了神宗皇帝的約定,於是開始尋找太祖後裔,但是發生了「燕、秦二王后爭襲封」的情況,在經過一番爭論之後,決定以趙德昭的後裔襲封安定郡王(燕王親,太祖長子,其後漢襲封)。

趙匡胤傳位給弟弟後,他的子孫後裔受到宋朝的優待了嗎?

宋高宗趙構

第二次轉變的影響就比較深遠了——宋高宗趙構唯一的兒子趙旉在「苗劉兵變」之後不久夭折,而趙構本人又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只能找養子了。在大臣的建議以及趙構本人的迷信心理驅使之下,趙構決定在太祖七世孫「伯」字輩(論起來是趙構的侄子)中挑選繼承人,選中的那一位就是後來的宋孝宗趙昚,而此後南宋的皇位便一直在太祖後裔中傳承。


而趙構在選擇皇子的時候,大臣們的進言也側面給我們描繪了北宋末、南宋初年除了安定郡王之外的太祖後裔的現狀——昌陵之後,寂寥無聞,僅同民庶;遭時多艱,零落可憫!即他們的地位已經差不多和平民百姓沒什麼區別了,又在「靖康之變」發生之後顛沛流離,生活得非常凄慘。

趙匡胤傳位給弟弟後,他的子孫後裔受到宋朝的優待了嗎?

宋孝宗趙昚

由此可見,宋太祖趙匡胤傳位給弟弟趙光義之後,他的兒孫並未像杜太后當年所說「並汝之子亦獲安」,而是兩個兒子相繼「不得其死」,子孫後裔「掉落可憐」,只有到了南宋情況才發生轉變。

參考史料:《宋史》《涑水記聞》《三朝北盟會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通論 的精彩文章:

漢昭帝派人到匈奴請李陵回國,並保證他的富貴,李陵為何拒絕了?
名垂青史的飯桶宰相——落魄時向強盜討酒喝,強盜說他有宰相氣魄

TAG:國史通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