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祖說「上善若水」,「水」為什麼能成為道教修行的象徵?

道祖說「上善若水」,「水」為什麼能成為道教修行的象徵?

道教之音網站現誠聘編輯,歡迎垂詢,一同傳播道教正能量。

「上善若水」是道祖老子指導人們修身養性、為人處世、治國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何謂「上善」?「上善」是老子理想中的聖人所具備的完美品德。道教聖典《道德經》八章中,老子形象地用自然界最不可少的、而最柔弱不爭的水之品性來喻聖人之德行,正是因為「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有「處眾人之所惡」之德,「故幾於道」。

水如大道,聖人如水,如水則無憂,如水則無怨,如水則無紛,如水則無擾,何也?重在無為,貴在不爭。那麼,我們又應該怎樣去效水之性、尊水之德呢?太上道祖提出了「上善若水」的「七善」原則,即: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一、修身養性之源:居善地,心善淵

居善地,從字面上解,是善於為自己選擇一個好的居住場所。但「處所」又是有多種解讀的。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有些人總希望自己青雲直上,孰不知,高處不勝寒,歷史上執重權、處高位的「風流人物」常嘆「伴君如伴虎」,戰戰慄栗而惶恐不可終日。試問:不甘處卑下,如何能讓人靜心修身養性呢?呂祖的「黃粱一夢」世人知之,但夢醒之人又有幾個呢?效水性而「處眾人之所惡」又有幾個呢?水隨方則方、遇圓則圓,甘處卑下、甘守低凹之處,才得以無傾覆之患。效水而行,水流善下,為人處卑下、居善地乃修身之第一要務也!

「居善地」一則是針對外部環境,二則敘述的是個人的心態。而要想修身養性,還須學會「習善淵」。人總是有私心雜念、七情六慾之煩擾,但若仔細去觀察水,卻會發現水靜時則清澈湛然。把自己的「位置」放低點,心胸開闊一點,像水淵那樣容常人所不能容也,如靜水一般沉澱自我的心性,以不動之心去看世界,萬物何以能產生煩憂呢!

二、為人處世之本:與善仁,言善信

道祖老子主張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遵循「仁」的原則。「仁」是我國傳統倫理文化的精髓,道家之「仁」與「慈」相聯結,是為「仁慈」之心。修行人雖然身處方外,卻保持著「常與善人」的慈悲、仁愛的心腸。正如水是孕育一切生命的源泉,因為對萬事萬物始終保持著希望,所以才能產生使之更善、更好的悲憫。

再談為人處世之第二要義:「信」。從文字結構來講:一個人說的話(言語)要算數,謂之「信」也,無「人」則「信」不立也。「信」的前提是「誠」,無誠之心,則無信之譽也。人與人之間,要以誠相待,以信為本,給人以厚道誠實之感,就如潮水的汛期一樣,如期而至,言談說話間不存在爾虞我詐的詭譎,由此才是為人之道。

三、治國平天下之本: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是老子「為無為,則無不為」之治國從政思想的具體表現,其主旨可總結為四個字,即「以柔克剛」。面對天下萬事萬端,君王不應該以嚴刑苛法去處理政事,而要效法「水」之「柔」,自然而然、順乎其然。從百姓各自不同的需求出發,做到以人為本、以民為本。正如《道德經》第六十一章雲「大國者下流」,治理大國應效仿大海一樣處下,由此才會實現百川歸海的偉業。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其關鍵在於水特有的柔弱不爭的性格,從沒有自恃、自是、自我、自矜的行為,可謂至善完美。故祖天師張道陵立教之初就把「不爭」作為修道之士的重要修行原則。

《老子想爾注》中提到:「聖人不與俗人爭,有爭,避之高逝。」對於一個真正的學道修道者來說,更應謹記「上善若水」,體行柔弱不爭的教義,知足、知止、寡慾、不自恃、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要為善自賞,常懷濟世利人之心。

「上善若水」之「七善」不僅是道祖老子指導人們修身養性、為人處世、治國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也將永遠是每一位修道之士的修持指南。

道教之音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分到,是該蓄養陽氣了
全真道人為什麼一定要受「三壇大戒」?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