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漲姿勢!蘇州的大運河,原來有這麼多秘密

漲姿勢!蘇州的大運河,原來有這麼多秘密

原標題:漲姿勢!蘇州的大運河,原來有這麼多秘密


2014年6月,中國大運河文化遺產項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蘇州古城也隨境內的四條運河故道和七個點段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護城河上萬年橋


眾所周知,運河是人工水道,通常與自然水道或其他運河相連。除航運外,運河還可用於灌溉、分洪、排澇、給水等。

京杭大運河,以其跨越十多個緯度,通達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又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當之無愧的。可是,有關這條運河的歷史人文內涵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想講講運河蘇州段的歷史人文。


□ 陳其弟



大運河是春秋戰國時期


吳國爭霸的產物


京杭大運河可以說是春秋戰國時期吳國爭霸的產物。據史書記載,為了壯大自己,實現「逐鹿中原」的目標,吳王闔閭一登王位,就向伍子胥討教強國之策。《吳越春秋·闔廬內傳》稱,伍子胥的強國建議是「立城郭,設守備,實倉廩,治兵庫」十二個字。於是闔閭就命伍子胥「相土嘗水,象天法地」,建造闔閭大城。在以水鄉澤國為主基調的吳越大地上建城,如何解決水的問題是個中首要問題。披髮文身以像龍子」的吳地先民的治水智慧,與伍子胥的謀略相結合,便成就了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的闔閭大城。伴隨闔閭大城而誕生的便是被列入中國大運河項目的蘇州四條運河故道——山塘河、上塘河、胥江、環古城河中後三條的誕生。



據《吳越春秋》的記載,在最初建城時,闔閭大城的八門是均兼水陸城門的。既然古城的四面有八個水城門,那麼只能說明外城河是與城俱來的。而且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命伍子胥建吳國都城,迄今為止城址未移。也就是說,被列入中國大運河項目的蘇州運河故道之一環古城河的歷史,與蘇州古城同齡,確切的誕生時間也是「闔閭元年」,即公元前514年,也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


再說胥江,那是伍子胥建城時設計的蘇州母親河,也是蘇州古城的生命線。她既為古城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澄凈的太湖水,又是連接太湖前哨(南面是越國、西面是楚國)與吳國都城的重要交通線和供給線。伍子胥選定的水源太湖水,迄今為止仍是保障蘇州人民生活和生產發展的水源地。因此,胥江也是與蘇州古城同個時期誕生的人工運河。


據《蘇州山水志》記載,江南運河蘇州段的流向,「1955年前,流經鐵鈴關後,折東循上塘河流入閶門與外城河會合,再經胥門、盤門、南門,出覓渡橋至寶帶橋。」也就是說,在漫長的2400多年時間裡,上塘河及蘇州環古城河的西面和南面,一直是大運河的主要組成部分。1959年,蘇州實施彩雲橋工程後,在寒山寺西側開挖800米,大運河過鐵鈴關後,直線南下走橫塘,循胥江過泰讓橋流入古城河。這個時候,與大運河同齡的古老胥江(橫塘以東段),才與大運河合二為一、融為一體。1987年4月至1992年6月,在橫塘鎮南棄胥江另闢新河,折東經新郭北側、五龍橋南側入澹臺湖,至寶帶橋北堍與蘇嘉運河連接,繞過蘇州古城。從此,孕育大運河的上塘河、胥江、環古城河才徹底脫離了大運河,成為了「運河故道」,不再是大運河的組成部分了。



「最早」大運河段「邗溝」


是吳國開鑿的


眾所公認的「最早」大運河段「邗溝」也是吳國開鑿的。依據是《春秋左傳·哀公九年》的一句話:「九年秋,吳城邗,溝通江、淮」。唐代杜預對於這10個字的注云:於邗江築城穿溝,東北通射陽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糧道也。今廣陵韓江是」。


旁證還有兩則:


《國語》卷十九《吳語》:「吳王夫差既殺申胥,不稔於歲,乃起師北征,闕為深溝,通於商、魯之間,北屬之濟,以會晉公午於黃池。」韋昭解:「黃池,地名;晉公,定公午也。黃池會在魯哀公十一年」。


《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王夫差十四年春,吳王北會諸侯於黃池,欲霸中國,以全周室」。


從《史記》《國語》《吳越春秋》諸書的記述來看,這條邗溝無疑是吳王夫差時期開鑿的,時間是魯哀公九年即公元前486年,這個時間點正是被多數人認可的大運河「誕生日」。吳國爭霸是在邗溝開挖以後兩年的事情,說明在這場戰爭中運河是起到應有的作用的。


可是清代揚州學派代表人物劉文淇在其著作《揚州水道記》中說:「春秋之時,江淮不通。吳始城邗,溝通江淮,此揚州運河之權輿也。於邗築城、穿溝,後世因名之曰邗溝,一曰邗江。而由江達淮,皆統謂之邗溝」。認定「邗溝」是「揚州運河之權輿」,即長江以北揚州境內運河段的誕生日。


「揚州運河」誕生時間


不等於大運河誕生時間


「揚州運河」的誕生時間不能等同於整條大運河的誕生時間。因為在開挖邗溝之前,吳國在長江以南已經開挖了胥河。有志為證:


清光緒《高淳縣誌》卷三:「胥河,吳王闔廬伐楚,伍員開之,以通糧運。此固城湖之尾閭也。至五代時,乃作五堰。五堰在縣東五十里。」


朱偰編著的《大運河的變遷》中說:「春秋末期的吳國,在江南開了胥河(即現在江蘇南部東壩上下游的河道),在江北開了邗溝,它的目的是為了運兵運糧,對於開發江淮之間的經濟的確起了一定的作用。」


闔廬,一作闔閭,是夫差的老子,也是夫差的前任,胥河在闔廬時期開挖的,當然早於夫差挖的邗溝了。因此,將邗江的開挖時間定為大運河的誕生時間是站不住腳的。


胥河即胥溪,是伍子胥經闔閭同意後開鑿的,《運河名城無錫》(古吳軒出版社2008年12月版)說它是「太湖通向宜興的荊溪,經溧陽、高淳,鑿通了今東壩鎮至下壩鎮之間的一道土崗,通過石臼湖,到達安徽的蕪湖,進入楚國境內。這條運河全長450里,名之為胥溪。」


另據《運河常州》(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版)記載:這條運河出胥口而西,依託太湖、穿過宜興東仇、西仇、荊溪,進入溧陽南渡以西的瀨水古道,鑿開高淳固城湖同瀨水間的丘陵岡阜,從而溝通了太湖水域同蕪湖水域的聯繫,大大縮短了原來吳國必須經由長江而進入楚地的距離。


又說:1917年,我國近代著名地質地理學家丁文江經過實地考察後撰文說:「余意,中河(即胥溪河的中段)乃人工開鑿之河道,蓋就此河川穀之狹,河身之平直,及兩岸之黃壤高崖,均可證明此說之正確……而此河亦必屬世界最古運河之一。」



治黃兼治山東運河的


三位蘇州官員


大運河自元代全線貫通,至明代規模始大定,與黃河結下不解之緣。清中期為大運河的極盛期,至晚清而日趨衰落。在長達數百年的歲月里,無數仁人志士為之付出了聰明才智和艱苦勞動。蘇州水鄉,到蘇州為官者,總免不了要與水打交道。而熟悉水利的蘇州人,到別處異地為官,也往往能在治水上做出成績,名載史冊。就治理山東運河而言,蘇州就出了三位大家:徐有貞、盛應期、陸燿。


徐有貞(1407—1472年),是祝允明外祖父,平生深究經濟之學,凡天官、地理、兵法、水利、陰陽方術之書,無不研究。宣德八年進士。正統末年黃河決堤,北沖斷運河於沙灣,屢堵屢決。景泰三年(1452年)徐有貞任右諭德,擢為左僉都御史前往治理。他提出三條建議:置水閘、開支河、浚運河。先不急於堵決口,而是集中大量民夫,自張秋向西南開渠置閘,渠長數百里,上接河沁。經550日而工成。渠名廣濟,閘名通源,用以引水濟漕。凡旁出的支河,又築九堰,建閘以控制水位,九堰各長至萬丈。於是水不東出沙灣而決口堵,運堤成。東岸為大堰,築水門,又浚運河,自沙灣北至臨清240里,南至濟寧310里。景泰六年全部完工,晉陞為副都御史。七年,復出巡視河漕,奏免濟寧十三州縣河夫所負官債。又增建減水閘若干,以排水患。因擁護英宗復辟,封武功伯,官至大學士。


盛應期(1474—1535年),南直隸蘇州府吳江人,是御醫盛寅的四世孫。弘治六年(1493)進士,授都水主事,轄濟寧諸閘,累遷工部侍郎。嘉靖六年(1527年),黃河決沛縣,淤運道。工部尚書胡世寧等建議,運河之塞是因為黃河,假使運道不經黃河,則易防淤積。可於昭陽湖東岸滕、沛、魚台、鄒縣界選擇土堅無石之地另開一河,南接留城,北接沙河口。取其土厚筑西岸,為湖的東堤,防黃水漫入、山水漫出。隔昭陽湖在外,為黃河散漫地。盛應期用其建議,役丁夫98000人開渠,自南陽經三河口,過夏村至留城共140里。歷時四月,督工嚴急。後因流言免職,並停開渠。從此以言及改河為禁區。整個嘉靖時期,黃河共6次決口,沖壞運河。最後,在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之下,終於接著盛氏未完成的工程,開南陽新河行運而解決問題。


另一位曾為運河作出貢獻的人是吳江蘆墟人陸燿(1722—1785年)。《分湖小識》卷二人物云:「自幼寒苦,太夫人陳氏手制冥鏹,籍以撫養。既長,篤志於學,以古君子自勵。乾隆十七年壬申,舉於京兆。甲戌會試明通榜,考授內閣中書。遭父喪,服除,入軍機處,洊歷戶部郎中,出授山東登州府知府,調濟南,升運河道按察使、布政使,至湖南巡撫。」陸燿是乾隆朝「以清節為天下第一」的清官,他在山東任上,較多關注山東運河的治理,並撰寫了《山東運河備覽》。



乾隆《長洲縣誌》關於運河的記載


蘇州人編纂的


兩部運河專志


前文所述《山東運河備覽》是關於京杭運河山東段的一部水利專著,時任山東運河道的陸燿撰,乾隆四十年(1775年)成書。該書首載山東運河全圖並圖說4篇。沿革表、職官表,以年表形式分別記述元至元十六年至清乾隆四十年(1279~1775年)運河工程沿革和主管官員姓名,任職年份。這兩種表在有關山東運河的多種水利專著里未有先例,系此書新創。從南向北依次記述泇河廳、運河廳、捕河廳、上河廳、下河廳以及泉河廳、沂河廳等河段的水利工程和航運管理,尤其對嶧縣至臨清間49座單式船閘的啟閉運用,以及濟運水源、水櫃調節蓄泄等經驗教訓,記述更詳。輯錄前人論述黃運相關、運河大勢、經理漕河、疏浚泉源、清理水櫃、南旺大挑、加速漕運諸法等方面的著作,連同該書引用的有關文獻古籍多達80種。為研究山東運河、展示山東運河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還有一部《吳江運河志》,各種研究大運河的書籍和文章中不見提及。由明吳江人史鑒撰寫,詳細記載了吳江境內運河的來龍去脈、流經路線,及沿途集鎮、居民、橋樑等情況,以及歷代官員治理疏浚河道之事。




原載於2018年11月17日《姑蘇晚報》A16


攝影 :杭興微 倪黎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姑蘇晚報 的精彩文章:

海歸工作底薪6000,現在留學到底值不值?
浚縣淇門南街村四仙碑或是「全真七子」之一譚處端所立

TAG:姑蘇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