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心理「陷阱」:孩子需要遠離的抓娃娃機!

心理「陷阱」:孩子需要遠離的抓娃娃機!

作者:筱泓

圖片:pixabay

去商場購物時,看到商場大廳的角落裡,有個孩子躺在地上,打滾哭嚎向媽媽要錢。

站在一旁的年輕媽媽,臉躁得通紅,對孩子吼道:都已經玩一百多元了,你夾不到怪誰呢?

原來是孩子玩抓娃娃機,玩到捨不得回家,然後媽媽忍不住,他哭著還要繼續玩,說是沒有夾到娃娃。

天涯上有人問:

我家孩子每次看到抓娃娃機,就得玩,每次200元,不花完不回來,怎麼辦?

有人說:

在KFC里,有個阿姨說她家女兒每次玩娃娃機,都得花300多元,一周玩兩次,兒童節一天玩了500多元……

為什麼孩子一旦玩上了抓娃娃機,往往就會欲罷不能?

1

日本一位媽媽,為了玩娃娃機,兩天花光三個孩子的教育費,總額達到160萬日元(約合9.2萬元人民幣),她對記者說:「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為何那時會有花錢拼下去的念頭。」

隨機獎勵強化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有一個著名的經典實驗:

把小白鼠放進斯金納箱(特製的籠子)里,只要小白鼠按壓槓桿,就能得到一粒食物丸子。

但很快的,「按壓槓桿=食物丸子」的「遊戲」,已經吸引不了小白鼠了,小白鼠只有在飢餓時才按壓槓桿。

斯金納就改變了方法,把獎勵變成了隨機化。小白鼠按壓槓桿時,有時沒有任何東西,有時一按壓就掉進來好幾粒。於是,小白鼠瞬間多巴胺分泌飆升,就不停地按壓槓桿,難以停止。

這便是心理學上的變換獎勵原則(Variable Rewards)。

心理學認為,多巴胺分泌讓人興奮,隨機獎勵比率會強化行為,會更容易讓人著迷,最終導致上癮行為。

抓娃娃機的背後,就是使用獎勵隨機化心理刺激,讓人慾罷不能,孩子無法抵擋誘惑。

成就感

朋友的孩子媛媛,曾有一度也迷上抓娃娃機,每次放學經過商場門口,都要拐進去花個二三十元,閨蜜曾特意帶她去玩具店買,但她興趣缺缺,連瞅都不瞅。

每個孩子心理,都有想要圓滿地完成一件事情的需求,這是他們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

抓娃娃,對孩子而言,不僅是「得到娃娃」的活動,更是一種能得到獎勵的遊戲。

通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娃娃,會有「體現自我價值」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讓孩子體驗到開心情緒,潛意識裡,「玩抓娃娃機=快樂」這種「因果」關係便得到增強,繼而便容易導致「上癮」。

美國著名神經學家大衛·林登博士說,某件事物或某件事情讓大腦獲得愉悅體驗,人便容易上癮。

當孩子玩抓娃娃機覺得很有趣,大腦便分泌多巴胺讓孩子體驗到開心情緒,大腦還會把這種感覺跟造成這種感覺的「原因」連結起來,多次體驗後,「玩抓娃娃機——快樂」這種「因果」關係便得到增強,繼而便容易導致「上癮」。

愉悅帶來的刺激

在孩子的眼中,抓娃娃機是一種大型玩具,在玩的過程中,不僅有隨機獎勵的心理刺激,還有因為獲得玩具的成就感,操縱機械的快感、下一次就能抓到的未知刺激,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動力,促使他們欲罷不能。

昨天晚上,我帶著小桂圓去看電影,在影院大廳里,看到一群孩子圍著抓娃娃機又笑又叫,每一次抓取到玩具時,他們就更加興奮,驅使他們繼續行動,希望抓取更多……

他們目光里,充滿了渴望抓到娃娃的熱切興奮,一旦抓住就更興奮,越興奮,越高度自信,總以為下一次也會這麼容易得到;

沒有抓住娃娃時,「扳本」心理、未知刺激,也會讓孩子繼續玩下去——「再來一次說不定就能抓到了」;

看到別人抓到玩具,也會想「別人行,我也行」;

尤其是當他們有「我差一點點就抓到了」的念頭,往往就更加執著痴迷……

那天晚上,電影開場了,幾個孩子被媽媽喊去看電影,他們戀戀不捨地離開娃娃機,對媽媽要求:等看完電影,再來抓。

為什麼孩子會念念不忘?

因為蔡格尼效應。

知名心理學家蔡格尼(Bluma Zeigarnik)說:當人未完成某件事情,這件事情就會一直盤旋腦海,甚至影響人做其他事情的情緒和效率。

2

去年,網上曾流傳一則視頻,武漢的胡博,在9個月內成功夾走約3000個玩具娃娃,引來網友紛紛請教秘訣,但胡博說:夾娃娃只是娛樂,很容易上癮,如果不適度,花錢會如流水。

在美國《並不是你在操控抓娃娃機》的科普短片中,讓我們看見娃娃機,其實是被人為操控和設定的。

短片中有幾個大型抓娃娃機的使用說明書,其中有一頁是抓取力量的部分:

抓娃娃機想要獲得利潤很容易,只要輸入硬幣的價值、商品的價值和預期的利潤水平,機器就會自動計算出什麼時候應該使出全部力量。

就是說,如果你要花50美分玩這個遊戲,而裡面的獎品價值為7美元,假設商家設置了每個獎品都要獲得50%的利潤,那麼爪子就會被設定成每21次會出現一次「竭盡全力」的抓取。

正如《玩具總動員》里的對白:

「誰是這台娃娃機里說了算的人?」

「爪子!」

3

如何讓孩子遠離抓娃娃機呢?

破壞愉悅迴路

閨蜜芳的孩子,航航剛讀四年級,曾有一段時間,也迷上玩抓娃娃機。

芳向我求助後,我就出了一招,讓她回家跟孩子說:

「可以每天給五十元玩抓娃娃,但每次玩完,必須寫200字的《玩抓娃娃機的感想》,每天不能寫重複,要不然就不能玩。」

航航非常高興,從此之後可以正大光明地玩了,於是就很愉悅地答應了。

一開始他每天都興高采烈地去玩,回家後就開始絞盡腦汁地寫感想,芳負責檢查,一旦發現他敷衍應付,就讓他重新寫。

沒過幾天,航航玩抓娃娃的興趣直線下降,不到半個月,突然提出不玩了,理由是:為了不到二十分鐘的玩抓娃娃,得花一個小時寫感想,不划算。

讓航航每次玩完抓娃娃機,然後寫《感想》,是在破壞孩子「玩抓娃娃機=快樂」的愉悅迴路,既然玩抓娃娃也不愉快了,他就會幹脆利索地放棄。

父母的陪伴

心理學家哈洛,曾做過一個實驗:

他為新生的嬰猴,準備了兩個鐵架子,一個裡面是鐵絲媽媽,一個是布料媽媽,地上還有許多玩具。鐵絲媽媽的胸前掛著奶瓶,布料媽媽沒有。

結果發現,小嬰猴只有在餓的時候,它才會去鐵絲媽媽身上吃奶,吃玩後會迅速爬到絨布媽媽那裡會。

這一實驗證明:幼小的動物雖然需要食物,但隨後的需要就是對撫養者的依戀,後一種需要超過玩具的吸引。

雖然這個實驗的對象是猴子,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 它對人類嬰兒同樣適用。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我們的陪伴,勝過世間一切最好的玩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燒腦的10道智力題,答對5道就很聰明了,你家孩子能對幾道?
孩子遇到困難時如何正確引導?你了解嗎?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