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原來有這麼多問題存在,大秦帝國滅亡是必然的

原來有這麼多問題存在,大秦帝國滅亡是必然的

征伐之劍出鞘,世界留下傷痕;野心征服越多,收穫敵人更多;這是宿命的惡意,亦或是登頂的階梯;慾望的烈火熊熊灼燒,升騰與墜落紛紛眾生;歷史是一曲長歌,逝去靈魂構成音符;天地間,何人無形之手來撥動染血的時空琴弦。

大秦帝國為何迅速走向覆亡之路,其緣由甚多,我簡要列出以下幾點關鍵因素:

1.僵化的治國理念與法家價值觀

隨著秦皇掃六合、統一全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轉移。帝國建立之初,其第一要務應該調整法制和政策,從動員百姓征戰改為安邦定國和民族團結,以此安撫天下百姓。但是,秦朝繼續沿用戰爭時期的法制觀,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秦國之法,仍然沿用法家的治國理念,比如,法的政治觀,法的國家觀。因此,帝國滅亡很大程度上因為官員和皇帝沒有調整政策的意識。

可見,國家的價值觀必須基於國家人民的歷史凝結,國法的推行要以六國人民認可的價值觀做基礎。六國人民難以適應秦國嚴刑酷法,無法從國家政策中得到實惠,更不能凝聚起六國遺民的之心,民怨日益沸騰,只要稍微出現動亂,六國復辟勢力和革命力量便會迅速結合在一起,成為秦朝的掘墓人,大秦帝國的結果必然是走向覆亡之路。

2.高度集權的體制導致秦政權統治階層空心化

法家的價值觀應用於政治,使得皇帝集司法、財政、人事權於一體,權力缺乏制衡,高度獨裁專制;在地方組織上,秦朝極力瓦解地方宗族,以加強中央權力,但也同時弱化防禦外敵的能力。因此,秦朝看似無比強大,實則外強中乾,統治階層空心化,缺乏凝聚力。大秦帝國是大奴隸主和大地主結合的政權,所以法的理念在上層是很難推行,利益的鬥爭決定了上層之間的分裂,他們統治階級內部不團結,即宦官集團和權臣集團、軍功家族集團鬥爭激烈。從最高層的廟堂貴族,到最底層的江湖草莽,無法被中央實際控制。

可見,龐大的帝國危機四伏。儘管帝國面對造反勢力,仍有絕對優勢,但因上層統治階級的不團結,無法組織反撲力量。最終,大秦帝國湮沒於歷史長河中。

3.浩大的工程勞民傷財。

秦朝沒有採取安撫六國民眾的措施,反而大興土木,四處巡遊,封禪泰山,修復長城,開鑿靈渠,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墓,不斷的對外征伐,窮兵黷武,這些勞民傷財之事絕不應該同時發生於王朝的初期。

4.六國遺民缺乏對大秦帝國文化認同感

軍事強大的秦朝文化真空,國家的文教水平與政治經濟不匹配,使得國民對認同感的缺失,進而秦帝國與人民高度對立,引發一系列政治經濟危機,最終,人民起義揭竿而起,秦朝走向衰亡。

5.秦軍軍事策略的失誤

誠然過於嚴酷的政法會激起民憤甚至導致民變,但一個王朝卻並不一定會因此而滅亡,要不然歷史上也不會有如此多被鎮壓的農民起義。苛政也許可以導致民變,但民變不一定能摧毀一個王朝。秦軍的軍事部署不當也是導致了大秦王朝的崩潰關鍵因素。秦軍的將領將秦軍分散,並派出涵谷關四面主動出擊蜂擁而至的叛軍。殊不知叛軍士氣高漲,鋒芒畢露,正面交鋒必不佔上風。如果秦軍在前期兵敗後,能及時調整策略,退守涵谷關,以秦軍當時的實力就算關東六國之地丟了,也還可以保全關西的秦國故土,以待時變,奪回關東六國之地,重建大秦帝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百家爭鳴 的精彩文章:

轉發錦鯉的時候,你要知道它是如何成為中國網友的祥瑞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壞女人紋身的經典照片,現在看來也很酷

TAG:歷史百家爭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