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時能生產數百艘航母,為何現在卻不行?除了技術還是政治因素

二戰時能生產數百艘航母,為何現在卻不行?除了技術還是政治因素

在以前我國沒有航母的年代,對於擁有航母簡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每當看到書上說著二戰中美日之間的海空大戰時總是讓人不由得的吃了一驚:多年前他們就有那麼多航母了?然後便開始自卑。其實不然,二戰時能夠生產數百艘航母,現在卻不行的原因在於此航母非彼航母,除了技術因素以外更多的是政治因素。

一直在二戰前,航母都不是艦隊的核心,甚至航母只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浮動機場——這裡指沒有自主性,航母派出飛機僅僅是為了為主力艦隊打掩護。但是隨著英軍空襲塔蘭托後被日本依樣畫葫蘆炮製了空襲珍珠港,這下又把美國人打醒了,一時間世界三大海軍強國都在以航母為核心開展戰術。從結果上看,美國人的生產最為成功,一共生產了二十多艘航空母艦與數百艘護航航母與輕型航母。英國人由於拮据,僅僅生產了幾艘裝甲航母,還是得靠賤賣軍事基地換來的輕型航母。日本人則是一直在生產,從未不被擊沉。從技術上,英國的航母技術十分之高,但是由於工業能力問題未能大展拳腳。只有國力雄厚的美國才能放開手腳敞開建。日本航母的某些經驗足以提示後人,即不要設置艦島在左側,裝甲航母很好用。從政治上,英國當時作為世界老大時早幹嘛去了?不造航母?這很正常。英國是一個巡洋艦上的殖民帝國,不同於美國將眾多戰艦包括航母放在夏威夷,英國的殖民地極多,主要靠巡洋艦來防衛。但英國連殖民地陸上的機場都沒配備足夠的飛機,又談何專門造航母用來在殖民地之間運飛機呢?!因此英國雖然發起了塔蘭托驚醒了世人,但其國力和習慣難以糾正,俗話說的「才不配位」。

回到今天,今天的英國才剛剛下水第一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由於歐盟內部愈加強的獨立意識,英國才重新開始了航母的建造。而美國自不用說,以前的航母只是航母,而現在美國的航母是大棒和美國總統第一時間要找的和平衛士,在政治意義上航母的作用比二戰大得多,威力也大得多。但是在數量上受限於現代航母的造價和軍費的縮減,世界上目前的航母數量是有限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鏡曉先生 的精彩文章:

領先15年?日本新下水潛艇有何過人之處?專家:存在一致命缺陷
小國也有航天夢?紐西蘭小型火箭難用於洲際導彈,民用更有市場

TAG:水鏡曉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