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地下長城」鑄就抗日豐碑(弘揚民族精神、奮鬥精神)

「地下長城」鑄就抗日豐碑(弘揚民族精神、奮鬥精神)

原標題:「地下長城」鑄就抗日豐碑(弘揚民族精神、奮鬥精神)


  在河北保定市清苑區冉庄村,始建於1959年的冉庄地道戰紀念館靜靜地坐落在這裡。近幾年,每年約有150萬遊客慕名而來,聆聽地道戰的故事。


在約20萬平方米的地道遺址保護區內,如今仍保留著20世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環境的風貌。那些牲口槽、鍋台和石頭堡,以及地道中的卡口、兵工廠等,讓人彷彿置身於戰爭歲月。

「撫今憶昔,每每想起那烽火連天的日子,最感痛快的就是抗日軍民利用自己創造的地道,重擊日寇的那一幕幕。」在已故老兵劉政的回憶錄中,戰區人民的智慧和英勇不屈的精神,是戰爭留給他最寶貴的財富。


1937年7月,盧溝橋的炮聲響起,日本侵略軍開始向華北地區大舉進犯,中國大片國土淪喪。盤踞華北各地的日軍對佔領區居民實施殘酷統治、無恥掠奪和血腥鎮壓。1939年7月23日凌晨,保定冉庄被日軍燒成一片火海,民房損毀700多間,13人被殺害,11人被抓走。


為躲避和抵抗日寇,冉庄人民開始在自家室內、房前和院落中挖建各式隱蔽型洞穴,以藏匿婦孺或財物,鬼子來了,跑不及便鑽入其中,如同地窖,當地人稱「蛤蟆蹲」。然而,儘管隱蔽,只要鬼子一發現,便只有死路一條。


一次次血的教訓讓人民愈發機智,創造了第二代隱蔽體。原本孤立的洞穴開始演化為洞洞相連、洞下有洞、多層掩體、多口出入,如若敵人發現此洞,便可從其他洞口出走,以便更好地實現掩護。

此後,當地的游擊隊和民兵開始挖掘「戰鬥型地道」。相對之前,新地道增添了射擊孔,用於打擊敵人。冉庄地道根據戰爭的需要,隨戰隨挖,最後形成了以十字街為中心的4條地道主幹線和向四面八方延伸的支線24條,全長達16公里。


據劉政回憶,地道內設有地下指揮部,有油燈和指路牌,還設有多道陷阱。陷阱口上蓋有帶活動圓軸的翻板,如敵人走在上邊,會立刻翻下去淹死,或被槍尖刺死。地道與13眼水井相通,既可通氣又可取水排水。在總指揮部附近,設有儲糧室和休息室,不遠處有廚房、廁所等設施。


如此一來,地道具備了幾大特點:一是「三通」,即高房相通、院落相通、地道相通;二是「三交叉」,即明槍眼與暗槍眼相交叉、高房工事與地堡工事相交叉、牆壁火力與地堡火力相交叉;三是「四好」,即好打、好鑽、好藏、好跑;四是「五防」,即防破壞、防封鎖、防水灌、防毒氣、防火燒,以便民兵發揮村落戰、地雷戰、地道戰相結合的特點,以極小代價製造敵人的重大傷亡,實現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劉政曾回憶道,有一次,日偽敵人以600人的兵力直撲冉庄,氣焰特別囂張。「當時,我們只有20個民兵。在村邊工事稍事抗擊後,便誘敵進入村內。當一群日偽軍竄到十字街口的火網圈時,民兵一齊開火,敵人便一個個應聲倒地。活著的敵人東張西望,卻不見人影,便端著機槍盲目亂掃。就這樣,600多名日偽軍在不見對手的情況下,拖著死屍、架著傷員,狼狽地逃走了。」而這一仗,也以「20勝600」在當地傳為佳話。


以冉庄為起點,地道戰在華北平原逐漸推廣開來。位於河北南部的邯鄲市峰峰礦區,至今也保留著規模很大、保存完整的抗戰地道,即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遺址,其主巷1626米,復巷304米,支巷達13666米。

如今已是92歲高齡的董伏吉,曾在抗戰時期擔任自衛隊隊員,他回憶說,那時候日軍為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既瘋狂地掠奪峰峰礦區的煤炭資源,又經常到佔領區「清鄉」「掃蕩」,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儘管如此,山底村人民自製了作戰地雷,在村中構築工事,依託地道,成功粉碎了日寇的數十次「襲剿」,殲敵近千人,為扭轉當時戰局、擴大敵後根據地發揮了重要作用。


「先烈們前赴後繼,他們堅強不屈、英勇獻身的革命精神,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依舊閃爍著光芒。我們要向遊客講述好這段地道戰的故事,讓人們銘記歷史、不忘國恥,同時也要讓更多人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為了祖國美好的明天繼續奮鬥。」冉庄地道戰紀念館館長周明慧說。

作者:史自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 的精彩文章:

鷹擊長空 炫舞珠海
中國近代百貨第一人(百年僑領(12))

TAG: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