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組建固態移動硬碟,萬萬沒想到,盒子介麵線都重要

組建固態移動硬碟,萬萬沒想到,盒子介麵線都重要

最近,負責視頻後處理的同事向我求救,有什麼方法可以安全高效把視頻素材帶回家加班。U盤就太扯了,A7M3拍的是4k視頻,小容量U盤hold不住,大容量的荷包不同意。至於老式的移動硬碟,他壞了兩個了。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作為掛名弟子,當然要給師傅跑跑腿。最終給他選擇了大容量SSD+硬碟盒子的方案。盒子嘛,給師傅孝敬一個不是事兒,反正剛好有一個沒開封的USB3.0盒子。

機械硬碟就是不抗震,而且速度還是和SSD比起來差遠了。

考慮到性價比,關鍵盒子我不收錢送的,於是同事接受了盒子+SSD的diy方案。

雖然這款比較老,但是同事就是喜歡金屬外殼,他覺得方便散熱。其實,2.5寸SSD的發熱量很低,倒是覺得M.2的散熱需要注意的說

反正他喜歡,還不如送他發揮作用。一開始覺得。USB3.0又不是不能用,湊合一下唄

忘記了是不是2016年的產品,那時用SSD做移動硬碟的不多。所以,這貨的設計完完全全是針對機械硬碟的。前面說了,鋁合金外盒方便散熱,而側邊同樣有大排的散熱口,還是考慮周到的。

因為定位是機械硬碟,所以對於抗震性要求很高。這盒子還保留著螺絲孔固定的安裝方式,還附送了螺絲刀。雖然比起免工具安裝的麻煩一點,但是親手把螺絲扭緊那一份安全感是難以言喻的。

反正安裝過程基本上是一次性的,事情不算多。

Orico的盒子加上sis矽統960GB SSD,估計比起幾年前的機械移動硬碟的容量還要大,速度就更加無可比性。不服?跑個分。

先來看看測試平台:

CPU:intel i9 9900k

主板:華碩Prime Z390-A

內存:十銓 DDR4 2666

硬碟:浦科特M9PE 512GB

顯卡:映眾 RTX2080

電源:海韻額定1050W

固態移動硬碟:Orico USB3.0盒子+Sis矽統 P120 960GB

這樣的配置不存在瓶頸吧?當然了,白天辦公我用的是i5 8250U的戴爾本本,同事的機器也不是i9,純測試。

測試前當然是給移動固態硬碟分區。習慣性我就一個盤,MBR模式分區就可以了。至於對齊分區到此扇區,就默認2048就行了,反正以前測試過,選那個區別都不算大。

前面的跑分不錯,就是不知道為什麼CrystalDiskMark6.0的跑分有點低。一般來說,持續讀取的數據一般是最好看的才對

不過USB3.0的帶寬就是5Gbps,理論介面速度就是480M/s,所以持續讀寫有4xx已經到底了,畢竟天花板限制嘛。

那麼,把天花板拉高一點的如何?當初放棄它,就是因為有了USB3.1的盒子。不過,需要注意的是,USB3.1的盒子雖然傳輸速度10Gbps,比起USB3.0高一倍

但是,現在玩文字遊戲的說。USB3.1 gen1也只有5Gbps帶寬,說白了就是3.0嘛,USB3.1Gen2才是完整的10Gbps

所以,很多老鐵買了USB3.1的盒子,並不比USB3.0強多少,其實不是盒子的鍋。而是因為很多所謂的USB3.1介面有有水分,不是Type-C就一定是USB3.1 Gen2,也不是TYPE-A就一定只有USB3.0.一切請參看說明書的技術參數,或者問清楚客服。

比方說,很多超級本的USB3.1介面不過就是Gen1而已

前面說了,Type-C只是一個介面形式,不是介面速度。玩過超級本用Type-C最狠的就是靈耀X,用的是雷電3,介面速度能夠達到40Gbps。當然了,蘋果的據說很厲害,家貧,沒玩過,不發表。

跑歪了,我們還是繼續看USB3.1的跑分吧。前面我特意貼了配置出來,就是為了強調華碩Z390-A的主板。

一般來說,中高端的主板有USB3.1 gen2介面是很平常的事情。

孔明先生多智近妖尚且謹慎,我這種庸人當然還是去官網看看參數靠譜。

實實在在,華碩Prime Z390-A是有四個USB3.1 gen2介面的,其中Type-C口以及三個藍綠色的均為USB3.1 gen2,也就是10Gbps全速。

這樣子就不會出現數據問題了。

然而這數據,怎麼回事?實力打臉了。

冷靜一點,好歹還是玩了多年DIY的人,理論是不會輕易出錯的,一定是打開方式不對。

本來想重裝系統試試的,無意中想起一個問題,測試馬上證實了。

方法好簡單,換一個數據線。這樣子USB3.1以及SSD的洪荒之力就完完全全釋放出來了。

我先後用了三條線,最坑的數據就是藍色那個數據線,那是智雲smooth4的充電線而已;最短的是三星T3移動硬碟的數據線,也是成績最好的;最長的是鎚子科技的快充頭的數據線,跑分也不行,沒跑完就撤了。

過往,不少人都知道,蘋果的機器數據線是不能亂買的,基本上便宜的都坑。其實,安卓也是,我買了不少低端數據線,只能充電而已。萬萬沒想到,其實Type-C一樣有這個問題的。線的長度是一方面,關鍵還是內里的用料。

不過,也就是我這種盒子多,愛折騰的才會瞎搞的,一般來說,盒子配的線都無問題。如果有,建議換一條貴一點的試試。反正PDD的線,我是送也不要的說。

至於盒子,建議一步到位買個USB3.1,反正貴不了多少,性能還是有明顯提升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山狐數碼show 的精彩文章:

為右手度身定製的吃雞滑鼠,腹靈G56拆解評測
等容雙腔新兵來襲,血手幽靈G530遊戲耳機賞析

TAG:中山狐數碼sh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