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嘉興歷史上的名門望族,有你家親戚嗎?

嘉興歷史上的名門望族,有你家親戚嗎?

原標題:嘉興歷史上的名門望族,有你家親戚嗎?



氏族是人類社會最原始的血緣集團,嘉興境內古今姓氏的變動很大。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幾次人口大遷移,對嘉興氏族的發展均有極大的影響。4世紀初晉室東遷,河南新蔡干氏和河北容城許氏遷入鹽官。12世紀初,宋高宗遷都臨安,當時「扈蹕」南渡而遷入嘉興各地的氏族較多。隨著元明清的發展,嘉興的不少大姓和望族至今還在播衍。


據《嘉興市志》記載,在東漢時,江南已出現一批世家大族。像由拳、海鹽就有陸、顧、張、朱四族。陸、顧又是四姓之首,至三國兩晉興盛不衰。西晉左思《吳都賦》說,「其居則高門鼎貴,魁岸豪傑,虞魏之昆,顧陸之裔」。


嘉興歷來是人才輩出的一個淵藪,人才濟濟的望族的出現不斷引起世人的關注。所以早在本世紀三十年代,著名的社會學家、優生學家、民族學家和教育學家潘光旦先生就對嘉興一地的名門望族做了調查研究,寫出了名著《明清兩代嘉興的望族》,書中通過對嘉興望族血系分圖、血緣網路圖、世澤流衍圖的製作,統計出每個血系的世澤流衍到8.3世,嘉興的望族平均大約能維持200餘年,認為世家大族興廢盛衰的關鍵在於遺傳、教育這些祖宗的力量以及移徙、婚姻、夭壽的狀況。今擇要將一些名門望族作些介紹:

嘉興陸氏


據說本是戰國齊宣王少於通之後,以封地為氏。兩漢三國時期,即為江東望族,如陸績、陸遜、陸抗、陸凱等均為陸氏之名人。



陸遜


唐代開元年間,第三十八世陸齊望自吳郡吳縣(今蘇州)徙居嘉興,其曾孫陸贄(四十一世)為唐德宗朝名臣,陸贄之後裔稱為宣公支,系吳郡陸氏49支之一。


五代以來,宣公支之後裔遍布大江南北。在浙西者,以秀州12支為尤著。秀州12支中有曰汾湖支者,於宣公支為大宗;其別支曰竇巷支者,以所居竇巷裡而得名。


清代康熙以來,遍布嘉興城鄉之陸氏大抵為竇巷支後裔。現代學者陸祖谷、陸志鴻父子及嘉興辛亥革命人士陸志棠(初覺)等,均為此支族人。


宣公支後裔還有嘉善陸氏、平湖陸氏、海鹽陸氏、海寧陸氏、桐鄉陸氏。


嘉興顧氏


本三國時顧雍之後,世居於嘉興城鄉各地。另一支顧氏,原籍餘姚,清光緒年間遷居於嘉興。

另外還有海鹽顧氏,原居吳郡。唐代,第三十五世顧況始遷海鹽橫山。此後五十二世顧寅賓於元代再遷海寧州治大康里,至五十六世顧譚於明代自大康里復遷居海鹽橫涇里,其後裔遂世代為海鹽人。


嘉興朱氏


現在嘉興的朱氏已經不是漢朝會稽太守朱買臣的後裔。嘉興朱氏先世自下邱遷吳郡,明景泰四年(1453)朱煜自蘇州吳江縣盛澤三佳村贅於秀水(今嘉興)商河盪陳氏,從事農桑。


明代萬曆以後,朱姓子孫盛於科甲,如明代宰相朱國祚,清初著名學者朱彝尊均為其族人。其族衰於清代乾嘉以後。


另一支朱氏,相傳望出吳郡,先世居徽州歙縣之黃墩,始祖為朱瑰。其二十四世後裔一支朱長福遷居嘉興,其二十六世後裔一支朱昌彝遷居嘉善。此外尚有海寧朱氏、桐鄉朱氏。


嘉興吳氏


系出周太伯、仲雍,以國為氏。現在嘉興城鄉各地的吳氏來源有四,且為不同宗派。


鳳溪吳氏原居燕京(今北京),明代永樂年間吳祥由燕京徙居嘉興鳳喈橋。現今嘉興郊區鳳橋鎮一帶之吳姓即為其後裔。


秀水吳氏原居海寧袁花,明代中葉吳昭始遷秀水(今嘉興),遂為嘉興人。明禮部尚書吳隨即為其族人。


槜李吳氏原居安徽休寧,系南宋抗金大將吳玠、吳璘兄弟之後。明代崇禎元年(1628),吳伯元始遷浙江杭州。崇禎七年再遷居於嘉興東南之永豐里(今新豐、竹林一帶)。

另一支吳氏由來不詳,但世居於嘉興。清初,洛陽令吳源起即為其族人。


嘉興岳氏


南宋民族英雄岳飛之孫岳珂於南宋嘉定十年(1217)知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使,遂家居於城南金陀坊(今南門楊柳灣),是為岳氏嘉興支始祖。


南宋亡後,七世孫岳琳義不臣元,依岳飛墓而居;其妻程氏攜次子岳茂之回嘉興金陀坊祖居,改姓名為樂咸。岳茂之長子貴一遷居嘉興長水鄉,次子賢一仍居金陀坊。明洪武初複姓為岳,貴一之後裔遷回金陀坊祖居。此支之後裔盛於明萬曆年間,岳元聲三兄弟先後高中進士,均有政聲。清代岳鑒、岳鴻逵、岳鴻慶,現代外交家岳昭瓊及濮院岳姓等即其族人。嘉興岳氏奉岳飛為始祖。


嘉興盛氏


盛氏先祖為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北宋靖康末年扈蹕南渡,初居臨安(今杭州),傳至盛轅為元代提舉使,因贅於嘉興朱張穹壽家,徙居嘉興南匯廊下,為嘉興盛氏之始祖。


自第三世起,盛譽為聞湖西派,盛敬為聞湖東派。盛氏聞湖東派十傳至盛萬年,始遷居嘉興城北門,西派仍居鄉間(今南匯鄉盛家廊下村)。東派盛沅一房於清末又徙居南門金明寺埭。


明代盛萬年,清代盛楓、盛百二,近代盛沅等均東派之族人。


嘉興陶氏


陶氏原籍潯陽(今江西九江)。南宋建炎初,陶觀隨宋高宗南渡,奉命屯戍秀州抵禦金兵,遂家於嘉興城北涇橋,世代任武職。傳至陶菊隱,時值南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南侵,菊隱奉詔勤王起兵抗元,兵敗家毀。宋亡後,義不臣元,遂隱居於王江涇之雁湖。再數傳至清代,其後裔陶薰遷居於青浦金澤,薰弟陶甄分居於嘉善西塘。清末,陶模(曾任兩廣總督)一房遷居於嘉興南門報忠坊(今斜西街)。

嘉興高氏


原籍河南蕭縣。南宋建炎初,高世則扈蹕南渡,後賜葬於溫州。南宋亡,其後裔高文思避地蕭縣;文思之後裔高德於元至正十一年(1351)任職浙東宣慰使都事而還,徙居於浙江嘉興,其子高遜志於明初遷居竹林鄉間。高氏在明清兩代是「文宦之家」。


明代高道素、高承埏父子及清代高佑釲均為其族人。


嘉興譚氏


系出春秋譚子,以國為氏。南宋高宗時,河南譚詮仕督兩浙鹽運,宦居紹興。傳至譚定,於明代景泰年間避居嘉興胥山,始為嘉興譚氏。


自其第六世起分為兩大支:譚可賢一支,盛於明末清初而後漸趨式微,如明譚貞默、譚貞良和清譚吉璁等均為此支族人;譚可教一支,盛於清末與現代,如現代學者譚新嘉、譚其驤等均為此支族人。


嘉興聞人氏


原籍嘉興,宋以前即已世居。明洪武初年,因明太祖朱元璋注目江南富戶,舉族避遷寧波,有入餘姚籍者;聞人氏去掉姓氏中之「人」字,改為聞姓;直至明英宗正統初年,復遷回祖籍嘉興。


宋朝的聞人恪、聞人瑛、聞人銓等均為其族人。


嘉興項氏

原籍河南洛陽。自北宋靖康末年項晉隨駕南渡,遂入浙籍;此後其後裔居於嘉興。明初,項冠以商起家,富甲一方。明代中葉,項忠任兵部尚書,項氏科甲聯第,盛於明末,即以藝術品收藏而論,當時海內必推嘉禾項氏為第一。自清初以後,項氏漸趨衰落。


嘉興沈氏


嘉興沈氏來源有五:


竹林沈氏在宋乾道時由河南沈邱遷慈溪師橋。沈昌於元末避亂始徙居嘉興竹林,隱居不仕,享年98歲。後裔沈珉,曾捐造郡城「秀城橋」。清代嘉興名人沈可培、沈其昌、沈如浩等均為此支族人。


師橋沈氏原籍也在慈溪鳴鶴鄉師橋。明末沈文雄因避倭亂,徙居於嘉興縣蔣庄村,歷為「書香門第」。清代,其後裔之一房遷嘉興南門南幫岸。文雄之十世孫,即是現代傑出愛國民主人士沈鈞儒。


荒疇沈氏原籍鹽官。始遷祖沈用霖於明代成化年間遷居嘉興福星橋內,歷來以耕讀為務。近代著名學者沈曾植即為其族人。


另一沈氏原居松江,先世入贅秀水,其後裔如明代沈復、沈溫、沈啟原祖孫三世以富有著稱,沈德符著《野獲編》;入清以後,少著聞之人。


另一沈氏原居江都。元末,其後裔沈禮避亂徙居嘉興,其後人散居於嘉興城鄉。



沈曾植

嘉興褚氏


唐以前居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唐代其族人多散居河南各地。先世自宋代以來,落籍今杭州。明代弘治間,褚一江自崇德遷嘉興郡城而贅於嚴氏,一傳至褚庭槐入秀水籍,世居於嘉興南門。辛亥革命元老褚輔成即其族人。一說,明末褚琯遷居嘉興,入清後隱退,擅書法。


嘉興張氏


始祖張月岩。明代以來,其後裔遍居嘉興城鄉各地。清代張廷濟即其族人。


嘉興姚氏


宋代即為嘉興望族。宋姚悼、明姚綬與姚思仁、清姚放梅、近代姚慕蓮等均為其族人。今姚庄路一帶為其居住地。


嘉興錢氏


本吳越王錢鏐之後。一支先世為何氏,明初有何貴四者,以賦役事全家遣戍貴州都勻,其次子裕未彌月不能隨行,抱歸同里錢富一領養,承繼錢姓,世居于海鹽半邏村。六傳至明代萬曆間錢陞始籍嘉興,至其曾孫錢陳群於清初遷居嘉興郡城南門蓮花橋。明清兩代科甲不絕,如明代錢琦,清代錢陳群、錢儀吉、錢應溥等大臣和學者及現代數學家錢寶琮等均其族人。


嘉興李氏


來源有二:一是原籍今河北水平東南,先世隨宋室南渡入江浙,其中一派後隸籍嘉興。明代李日華、李肇亨父子即其族人。

二是先世本江陰人。明洪武初年,一派始遷居嘉興。清代李繩遠、李良年、李符等均其族人。



李日華


嘉善錢氏


本吳越王錢鏐之後。初居杭州,元至正間錢國馮始遷居嘉善。傳至明代中葉錢貞,族始昌大。明清兩代簪纓不絕,如明大學士錢士升即其族人。


嘉善張氏


系出汝南吳氏。明代,張源娶吳氏,無子,以舅吳東泉第三子吳晃為嗣,改姓名為張晃。現代學者張鳳即其族人。


平湖吳氏


源出汝南吳氏,以吳天全為第一世。南宋末,其十八世吳澤自安徽寧國移家於嘉興思賢鄉,宋亡,二十世吳王貞義不仕元,治別業於竹庄。至二十三世吳繼善於明代洪武初年遷居海鹽當湖吳家橋(今平湖勝利鄉吳家柵),至今該地仍為平湖吳氏聚族而居的一個村莊。


另外,吳王貞之弟吳鎮遷居於嘉禾魏塘(今嘉善縣魏塘鎮),為元代四大畫家之一。

海鹽張氏


系出宋張九成。明洪武初,張留孫自錢塘(今杭州)遷海鹽,其後裔為武原名門望族。明清以來,名人輩出。現代著名學者、出版家張元濟即其族人。


海鹽干氏


原籍河南新蔡。晉代,干寶任鹽官州判官,迎養其父干瑩全家於此;後因劉聰、石勒之亂,道阻不得回原籍遂定居于海鹽。其後世裔孫之一支遷建業(今江蘇南京),一支遷山東,一支遷回河南新蔡,一支遷河北。


海鹽干氏後裔分居於甪里埝、半邏、沈盪,以及杭州、嘉興、嘉善等地。


桐鄉勞氏


原籍山東樂安(今博興縣南),明初遷濟南府陽信縣。清嘉慶年間,十二世勞樹棠由陽信遷桐鄉,為勞氏南中支始祖。清末民初著名學者勞乃宣是其族人。


桐鄉陸費氏


原本姓陸,兼承外祖家費氏,遂為陸費氏。清代湖南巡撫陸費王泉、《四庫全書》館總校官陸費墀、中華書局創辦人、現代出版家陸費逵等,均為其族人。


清代初期,陸姓有一房遷居嘉興甪里街,今嘉興城內有此支之後裔,中和街有嘉興陸費氏之宗祠遺址。

海寧硤石吳氏


有四個來源:一,出自唐御史中丞吳公約,如明代吳默、清代吳嗣廣即其族人。二,出自宋刺史吳天球,如明代吳遵、清代吳作楫等為其族人。三,自海鹽澉浦遷來者,如清代吳儀洛、吳應和等即為其族人。四,自桐鄉洲泉遷來者,如清代吳育行、吳志行兄弟,現代學者吳世昌等均為其族人。


海寧查氏


原籍安徽婺源(現屬江西),系出春秋查子,以地為氏。元至正十七年(1357)查瑜因避兵亂遷居海寧袁花。自第三世,分南、北、小等三支,明清以來是「文宦之家」。


明代查約、查秉彝、查繼佐,清代查慎行、查嗣僳、查升、查揆等著名文入學者,及近現代著名人士查人偉、查猛濟、查濟民、查良釗、查良鑑、查良錚、查良鏞(金庸)等均為其族人。自第七世起的排字輩份為:秉志允大繼嗣克昌,奕世有人濟美忠良,傳家孝友華國文章,宗英紹起祖德載光。


海寧蔣氏


南宋初,蔣興隨宋高宗由宜興遷臨安,官臨安府儒學提舉,遂家錢塘,後遷居鹽官。


清康熙間,蔣雲鳳始遷硤石,其後裔分為4支,子孫繁衍成為硤石第一大族。尤以其二子仁基一支人丁最為興旺,清代藏書家蔣光照,現代著名軍事家蔣百里等均為此支族人。


海寧張氏


海寧張氏有3支:硤石張氏先世本姓陸,系出宣公支。明洪武元年(1368),陸均輔自嘉善贅于海鹽橫山張氏,承其姓。其後裔張德孺遷居硤石,為硤石張氏始祖。現代學者張宗祥即其族人。


海寧還有路仲張氏、半海張氏


海寧王氏


原籍開封。北宋靖康末,王沆避兵禍至江南,在鹽官長平鄉結草為廬。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追封王沆之祖王稟為安化郡王,召其孫王沆襲封,賜第鹽官縣治北,號安化坊,王沆為安化王氏南遷之始祖。傳至南遷十四世王信於明代成化年間自三官墩遷硤石。


近代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即其族人。


海寧陳氏


原籍渤海,宋太尉高瓊之後。明洪武初,高瓊第十六世孫高諒入贅海寧城東陳明誼家為婿,其子榮遂承外家之姓為陳氏,而以父之高氏郡望為郡望,故稱渤海陳氏,以別於外家原宗之穎川陳氏。


自明代中葉起,海寧陳氏始舉科甲;在清一代,海寧陳氏為海內第一望族,有「一門三閣老,六部五尚書」之譽。明代陳與郊、陳祖苞和清代陳之遴、陳詵、陳元龍、陳世倌等均為其族人。


(本文資料引自《嘉興市志》、《明清兩代嘉興的望族》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嘉興日報 的精彩文章:

戲曲家黃燮清與《倚晴樓七種曲》

TAG:嘉興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