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詞海溯源:「眾志成城」的由來

詞海溯源:「眾志成城」的由來

詞海溯源:「眾志成城」的由來

詞海溯源:「眾志成城」的由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一.「眾志成城」的由來

「眾志成城」一詞,出自《國語.周語》。說的是東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景王鑄大鐘的故事。周景王因為個人喜好行樂,於二十三年下令,把全國的好銅收集起來,鑄造兩口大鐘。單穆公勸諫道:「不可如此!大王兩年前因鑄大錢廢小錢,己經搜颳了民財,給百姓造成了很大損失,現在又要造大鐘,這不僅勞民傷財,而且用大鐘配樂,聲音也不會和諧的。」但周景王不聽,過了一年,兩口大鐘鑄成了,一曰「無射」、一曰「大林」。樂人獻媚稟告天子說:鐘聲和諧。景王對伶官(即宮中管樂舞的官)州鳩說:「鐘聲果然和諧啊!」州鳩深知景王鑄鐘給百姓帶來的苦難,他沒有附和景王,便回答說:「那還不知道呢。」景王問:「為什麼?」州鳩回答:「君王製作樂器,如果天下百姓都為之高興,那才可以稱為和諧。現在為了鑄鐘,搞得民疲財盡,沒有不怨恨大王的,臣不知道和諧在哪裡?凡百姓都喜好的事情,很少有不成功的;凡百姓都厭惡的事情,很少有不失敗的。所以,諺語說:『眾志成城,眾口鑠金。』如果萬眾一心,什麼事情都能辦成;反之,如果大家都反對,就是不怕烈火的金子,也會在眾人的口中消熔。大王在三年時間裡,耗費大量錢財做的兩件事情(即鑄大錢、鑄大鐘),恐怕至少有一件事情是要失敗的。」景王說:「你老糊塗了,懂得什麼?」景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20年),景王駕崩,大鐘所奏音樂並不和諧(見《國語.周語》)。而「眾志成城」、「眾口鑠金」卻從此傳播開來。

二.「古拍今震」說明什麼

「古拍今震」一詞形容的是拍馬屁達到了最高境界,至今也讓人震驚。拍馬屁能拍到最高境界的,從古至今不在少數,僅史書記載的,漢初就有兩個。一個是劉邦的保鏢周牒。漢朝建立後,幾個異姓王紛紛被劉邦以「謀反」罪消滅了。到陳豨造反時,己經沒有什麼親信大將可派,劉邦要御駕親征了。命令一宣布,周牒當場就哭得稀里嘩啦的,他說:「當初秦國攻破天下時,秦王都沒有親自出征過。可如今皇上卻要經常御駕親征,難道沒有人能替皇上分憂了嗎?」這番表白太貼心了,劉邦大為感動,認為只有周牒「愛我」。當即破格允許周牒今後進殿門可以大搖大擺地走,不必彎腰小步快行(「快趨」是進殿的規矩);殺了人也不判死罪。

不過,最牛的馬屁大王還是魯國薛縣(今山東棗莊薛城北)的叔孫通。叔孫通曾是秦朝的待詔博士,陳勝、吳廣起義後,各地紛紛響應,一時間烽火遍地。秦二世胡亥趕忙召集博士儒生討論當前局勢,三十多位不識時務的博士儒生上前說:「局勢很危險啊,國家就要完了,陛下趕快派軍隊去鎮壓吧!」秦二世聽了非常不高興,臉色立刻陰沉了下來。此時,拍技高超的叔孫通適時地跳出來說:「諸位的議論都錯了!如今天下統一,社會和諧,兵器己經銷毀,並鑄成銅人以示不復使用。況且,上有英明的領導,下有嚴格的法律,人人奉公守法,四方都來歸附,怎麼可能有叛亂呢?那明明是一些偷雞摸狗的小毛賊,無足掛齒,派公安幹警去抓捕歸案就行了,沒有必要憂心忡忡的。」秦二世聽後非常高興,喜形於色道:「說得好!」然後,二世又問諸博士儒生的看法,諸生或說是造反,或說是偷盜;於是,秦二世下令,說造反的儒生下獄,說盜竊的儒生罷官。而拍馬屁的叔孫通卻得到了帛二十匹、錦衣一套的賞賜,還升為博士。不過,會拍馬屁的叔孫通可不是傻瓜,他知道秦朝就快要完蛋了,下殿後,便回家收拾金銀細軟逃亡了。後來,叔孫通幾易其主,最終跟了劉邦。叔孫通最初穿儒生裝,劉邦不喜歡,他便改變著裝,穿起了短衣便裝的楚服(因劉邦是楚人),劉邦很喜歡。叔孫通為漢朝制定了宮廷禮儀,漢七年(公元前200年),長樂宮建成後,群臣按叔孫通制定的宮廷禮儀進行朝拜,劉邦高興地說:「我今天才知道當皇帝的尊貴了。」後來,叔孫通先後出任過太常及太子太傅。

通過「古拍今震」的故事,我們可以總結出拍好馬屁的幾個特點:第一.要看準局勢,了解對方需要什麼,不要拍到了馬腿上;第二.要感情充沛,要擲地有聲,要出人意料,標新立異才能有奇效;第三.要捨得用詞,要敢往狠里說,不要心虛,就像自己真是這麼想的一樣。有了以上三點,拍馬屁一定會大獲成功。

三.「打光棍」在江湖中含意

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打光棍」,就是俗話說的,沒有老婆的男人。而如今又演變成了,凡沒有結婚的的男女,都可以自稱為「打光棍」,分為「男光棍」、「女光棍」;並且還弄出個什麼每年11月11日的「光棍節」。可是,在過去的江湖上,「光棍」和「打光棍」卻是有另外的意思,而且含意很深。譬如在明末清初出現的「洪幫」(與「青幫」相對,民國時期兩幫合一,又稱「青紅幫」)里,「光棍」和「打光棍」都是表示很有骨氣的辭彙。「光棍」在洪幫的暗語里表示「反清復明」,如果說某人「打光棍」了,就表示其秘密加入了洪幫,參加反清復明運動了。據《洪門志》、《洪幫秘史》介紹,「光棍」的「光」,是「明」的意思;「棍」字析為十八昆,即十八省昆弟。「光棍」二字的含意為,大明王朝的十八省昆弟,勿忘大明江山。再一層意義是,「光」者明也,「棍」者直也,即,光明正直之人。

(全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計時器的前世今生
三醉亭與呂洞賓:三醉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