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如何獲得心靈的安寧

如何獲得心靈的安寧

來源:道德真源《東方陽熹言道錄》欄目61篇

作者:東方陽熹

如何獲得心靈的安寧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一位同學對我說,他打坐時心總是靜不下來,不是胡思亂想,就是心煩意亂,問我是怎麼回事,如何才能夠使心靜下來。

我說:「平時別幹壞事、錯事,對不起人的事,再力所能及的多行善事,心准能靜下來。」

他說:「心外的行為與自心有什麼關係?」

我說:「心外的行為有哪樣不是你自心做的,又有哪樣不在你心裡裝著呢?」

他說:「心本來安定,我只要放下一切,就能夠獲得安定。」

我說:「理是這個理,那你打坐時怎麼還是靜不下來呢?你是放下了呢,還是沒有放下呢?」

他說:「我什麼都放下了,什麼也不想,但就是靜不下來。」

我說:「諸惡莫做,眾善奉行,才是入定的基礎。人的本性是至善的,人幹了壞事,是無法獲得心靈安寧的。因為人一靜下來,壞事的影子就會出來,擾得人心神不安。」

他說:「本來就沒有好壞善惡,都是人自心分別出來的。」

我說:「從心的本體來說,是這個理,但是人們若是違背了天地和人道的正常規律和法度,一定會感到良心不安,一定會遭受自然的懲罰。」

「評判天地和人道正常規律和法度的依據是什麼?」他問。

我說:「人們冬天穿單衣,夏日穿棉衣,就是違背天地的正常規律,人們一定會因此感到不舒服,不自在,也會生病。從人道上講,人們違背綱常倫理,喪失自己的本分,良心一定不會得到安寧。」

「佛道是一真的存在,人道是辨正的存在。佛道是佛道,人道是人道,佛道與人道沒有關係?」他反詰道。

我說:「此是錯誤的斷見。天道與人道是通著的,佛道與人道也是通著的。人道盡天道返,未有棄人道得成佛道的。王老善人說:『佛是人成的,今天不求人道,先求佛道,真是捨近求遠。』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他說:「那心靈的安定與行善事有什麼關係?」

我說:「心雖然是至善的,但是卻被私慾所障蔽,這個私慾就是我相,就是小我,小我不去,不能回歸大我。大我就是人的本性,此性是理天,是佛國,是不生不滅的,也是慈悲的,至善的,人我一體的。」

他說:「小我即大我,大我即小我,兩者本來就沒有分別,本來就是至善的。」

我說:「你說的不錯。經云:『菩提自性本來清靜,本來自在,本來解脫』,那你為什麼靜不下來,為什麼不自在,不解脫呢?心本來是至善的,你為什麼有時還幹壞事呢?」

他反問:「你說呢?」

我說:「人有三性,而不是一性。這三性就是物慾之性、氣質之性、至善之性。至善之性才是人的本性。物慾之性是純惡無善,一心為己的;氣質之性是有善有惡,變化不定的;至善之性是純陽無雜,永恆不變的。修行人只有把物慾之性和氣質之性都去除了才能夠返本還原,成佛成道。」

「只要剋制自己的慾望就能夠去除物慾之性,那麼氣質之性怎麼去除?」他問。

我說:「三性即一性,物慾之性,氣質之性都是那個至善之性變現出來的假相,因此去物慾之性和氣質之性的最上乘法,在化而不在去。」

他說:「怎麼化法?」

我說:「守住至善之性,剋制自己的私慾,去除自己的不良嗜好,物慾之性才能夠化除。氣質之性最難化除,這也是許多修行人不知道的事情。」

他說:「如何知道自己的氣質之性沒有化除?」

我說:「時善時惡,一會兒明白,一會兒糊塗,說翻臉就翻臉,說發脾氣就發脾氣,表裡不一,名不符實,這都是氣質之性在做怪。」

他問:「氣質之性與自心的安定有什麼關係呢?」

我說:「《理數合解》中是這樣解釋的:『氣天之陽,在人為魂。醒則營營而亂思,寐則夢夢而遊盪。氣天之陰,在人為魄。動則慾火燔灼,靜則魔狸昏沉。致使四門不閉,九竅下流,六欲賓士,七情紛擾,嗚呼!道心一點,幾微靈明,幾何不被其遮蔽,為其拖累,流浪生死,常沉苦海者哉!』」

他說:「我說自己怎麼靜不下來呢,原來是氣質之性在作怪呀。氣質之性怎麼化除呀。」

我說:「把我相、我執去除了,氣質之性就化了。」

他問:「什麼是我相、我執?」

我說:「就是小我,假我。」

他說:「大我不就是小我嗎?」

我說:「大我是無我無人,而又無所不包的,也是人我一體的,是慈悲的,平等的,無私無欲,純善無惡的。」

「完全去除私慾,把小我去除實在不是容易事」,他感嘆道。「有什麼快速的方法?」

我說:「從事公益,一心為眾生服務,氣質之性化除的最快。因為人在一心為他人的時候,是無我的。」

他說:「這不也是一種執著嗎?」

我說:「不盡有為,無為不顯。剋制慾望,就是有為,但不以有為的方式克制慾望,不就任其猖狂了嗎?從事公益,為眾生做事,開始時不免有些執著,慢慢的隨著氣質之性的化除,自己所做的一切就變成無為,變成自然而然的了。」

他問:「氣質之性化除後又如何?」

我說:「氣質之性完全化除了,自心就成純陽了,一點陰的東西都沒有了,自心也就徹底沒有了痛苦和煩惱,只剩真樂。」

他又問:「你每天什麼時候打坐,打坐多長時間?」

我說:「我從前是打坐的,現在不打坐了。」

他驚訝的問:「修行人都打坐,你為什麼不打坐?」

我說:「坐不是目的,坐是為了精神安定。人精神安定,又何須打坐。人有打坐求靜這一念,證明心已經亂了,不靜了。我不思靜,不打坐,表明目前我的心還沒有亂。」

……

注1:請參閱《學佛者為什麼要從事公益》一文。

注2:本人在此所說的「不盡有為,無為不顯」,是讓人們積功累德,去除人慾之意,此與佛經中所說的「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無關,為了避免大家產生誤解,特此說明。

如何獲得心靈的安寧

願您福慧具足,吉祥如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陽熹 的精彩文章:

錯殺無辜,祿盡人亡(圖)——道德真源
人體能量頻率的奧秘——道德真源

TAG:東方陽熹 |